如果最低工资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丹麦、瑞典、芬兰、奥地利、意大利没有最低工资制度。
越南有最低工资。
是不是可以推论以上欧洲国家富裕程度不如越南?
如果不能认同这种结论,那么为什么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韩国/日本的最低工资比较,就能代表他们的富裕程度?
说到工资,我也了解过一段时间。
各国/地区工资/收入的统计口径其实都有很大区别。
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养老金口径/上班族口径/现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可支配收入等多种统计方式。
平均工资有税前/税后/加奖金前/加奖金后等多种统计方式。
前后的差距最大可以到1倍。
就拿日本来说,养老金口径的可支配收入有14-15万人民币,到了上班族口径可支配收入就只有10万人民币了,而到了全口径可支配收入就只剩下8万人民币了。
不管比工资还是比收入,受制于口径区别,多数情况下你拿日韩和中国比出远超人均GDP的差距,都可以鉴定为:口径差别。
所以与其拿工资和收入比较民富,不如看实际购买力。
你不能说有一个富人,挥金如土,但每天都吃咸菜疙瘩住地下室吧?
台湾的问题就在于,各种收入、工资、人均GDP数据比较都很亮眼,台湾人也很执着于比较这方面的数据。
可以一到具体的购买力领域,很可惜,都一塌糊涂。
作为发达地区先行指标的工业购买力,台湾的人均汽车销量、人均家电销量均低于大陆。
台湾是一个临近热带的小岛,夏天气候炎热潮湿,照理说空调销量总应该远胜于大陆吧?但我查了一下大陆2022年的空调销量和人口都是台湾的60倍,也就是两岸人均空调销量是相等的。
跟台湾气候相似的广东,空调人均购买力远胜于台湾,你就可见台湾工业品的购买力吧。
还有人吹嘘台湾美食便宜,然而无论是人均蔬菜、水果、谷物、肉类消耗量台湾均不如大陆。
柳叶刀2019年各地区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中国大陆是175.7厘米,台湾省仅173.5厘米,比大陆平均身高矮了2.2厘米。
比工业品你还可以说是品质台湾更胜一筹。(bz4x表示不服)
比食品你说大陆食品黑心,但怎么解释台湾这身高?
高工资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而不仅是为了名义上的高工资而高工资。
台湾显然没有做到,甚至购买力比较时,台湾人也不会去计算实物的销量,而是用IMF的PPP选择性gc,PPP的计算公式还是人均GDP和物价之比。
所以又回到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台湾高工资高、低物价,台湾人却不爱吃肉、不爱买车,台湾明明气候如此酷热,台湾人却不爱吹空调,是因为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