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财新网发布的新闻: 《2023年一季度浙江省火化遗体数同比增长72.7%》?

- 4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有答主,声称,国外不把新冠当回事了。
这可不符合现实。
比如新西兰:
新西兰,一直在报数据,并且,会报重复感染的病例。
2023年7月12日的时候,新西兰卫生部官号,开始呼吁拜访朋友、活动、聚会之前,可以先做一下新冠检测。
你没看错,这是7月份的呼吁。 这是评论。 「不要把新冠带进聚会」,去之前做一下检测。 真当以为国外不当回事吗?
不不不,他们共存不是裸奔,公共卫生从未停止呼吁一定的措施。
再比如美国,强调小孩子2岁就可以带口罩了:
你会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的?
答:这是2023年4月27日,美国CDC的指南。
美国CDC今年的指南,「保护您的孩子免受新冠、流感和其他疾病的侵害」 美国CDC的建议:戴口罩上学 美国CDC写道:「新冠病毒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保护您孩子的健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美国还有针对弱势群体,指引戴口罩的视频指南:
防护新冠,保护自己的安全 并且有写道有的人戴口罩,有的人不戴口罩,但这没关系,你可以戴口罩。
美国的共存,不是裸奔!
不是干涉他人的防护,干涉他人戴口罩!
美国是这样的,民众自己怎么样对待管不着,但公共卫生有义务有责任告知正确的公卫常识。
美国从未停止科普新冠的危害,从未停止研究,并且2023年还在呼吁戴口罩,而且还出了作运用空气净化器的指南!
新冠页面,如何用空气净化器的指南,指导换气多少次。 谁说美国不当回事的?不要骗人,不要只看到美国自由的一面。
美国的卫生与公共服务部,2023年公开说「重复感染增加住院与长新冠的风险」。 美国还有很多很多长新冠的研究:
美国NIH研究人员:「新冠感染会损害 CD8+ T 细胞反应,这种影响类似于早期其他病毒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比如丙型肝炎或艾滋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受到长期损害。」 美时代周刊:「感染新冠会削弱你的免疫系统」 看看,美国共存,和有些人鼓吹的共存,是一个样吗?
就你们裸奔、否认新冠的危害、否认新冠损害免疫系统,动不动贩卖恐慌的那个样,配和他们的共存,相提并论吗?
美国的新冠最小化爱好者都戴口罩,你们呢? 美国淡化新冠的人,都不至于像你们那么离谱,人家还戴口罩!
不要贴金了,你们的共存,和国外不是一回事,笑。
瞧瞧,人家台湾省都知道学点好的,翻译的书都有了,台湾都知道与长新冠共存了!
你们呢?
只说他们不当回事了,绝口不提人家公卫是有底线的,是不否认长新冠的,不否认损害免疫系统的!
所以,
我说,新自由主义们,到现在还不懂他们错在何处。
错的不是你们向往放开,共存在英文里的意思是没办法的办法,这本身是中性选择。
你们的罪是骗人、撒谎,骗感冒,骗没有后遗症,骗没事的,骗都是无症状,骗群体免疫,骗没有第二波,骗病毒消失了……
「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
可以打在包装盒上,打在公共场所。
新冠有害健康,
却不能说,你说了就让不要出门。
人们不能容忍在公共场所闻到香烟味,
但可以容忍在公共场所吸到新冠病毒。
而新冠病毒的危害明明更广泛。
控烟,但不能控新冠病毒。
有人控烟,那叫爱护健康,那叫有素质。
有人控冠,那叫不合群,那叫lockdown爱好者,然后诅咒不要出门了。
与香烟共存,有责任有义务公开有害健康。
与新冠共存,没责任没义务公开有害健康?
我的同胞们,
祖国保护了我们三年,从新冠那里,为无数人夺回了三年的寿命,真的已经尽力了。
没办法的办法之时,我也默认放开是可以。
但我们千万不能去裸奔,我们需要守护公卫底线。
请睁大眼睛,保持我们民族的智慧,为自己与身边的人,尽量去维护健康。
让那些离开的人不会白白牺牲。
他们的牺牲,应该让你们吸取到教训,这真不是感冒。
请一定要保持智慧,不要被带偏。
在一定的防护下,好好生活!
编辑于 2023-07-17 19:1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林优里 - 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上一个问题炸了,不过反正我的回答是直接抄另一个回答的。
没事,到明年增长率就没那么高了。
德国 22 年死亡人数比 21 年多出了 3.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奥密克戎毒性是否被低估? - 知乎 (zhihu.com)
根据联邦统计局周二(10日)公布的数据,德国去年有106万人死亡,这比2021年足足多出了3.4%。
这比2021年足足多出了3.4%。
看来超额死亡也就只有3.4%而已嘛,完全可以接受嘛!
这就是”与病毒共存“的精髓之一——
随着不断的共存,baseline也在不断提升。
2020和2019相比,增加了很多。
2021和2020相比,增加了就少了。
2022和2021相比,增加了就只有3.4%了,完全可以接受嘛。
就和房价一样,一开始5000一平米。后来2万,3万,惊呼“翻了那么多倍”,到5万一平米的时候,只翻了一倍,涨幅就放缓了,7万一平米比5万又只涨了40%,也完全可以接受。最后到8万一平米,只涨了15%,实在是涨的太少啦!
房子,太便宜啦,不能让房子太便宜!
买8万一平米的便宜房子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同样的房子只要5000一平米呢?
德国的死亡人数同理。
慢慢的,慢慢的,随着感染次数越来越多,感染频率越来越快,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人们的承受能力,也会不断的提升。这,就是共存的精髓。今年增长72%,是因为2022年一季度的中国过于在乎人权,没有让病毒肆虐,导致死亡人数的基数太低。
到明年,虽然死的人可能会更多,但是死亡人数的增长率会降低,这样就可以证明共存的正确性。
以后,慢慢的,慢慢的,随着不断的共存,感染次数越来越多,感染频率越来越快,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承受能力,也会不断的提升。这,就是共存的精髓。
编辑于 2023-07-17 18:4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还是不注名好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前天晚上和朋友夫妻吃饭,女士提到,十多年前她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在学校的某老师手下打过一阵工,此后再无联系。今年1月初,她看到学校发了一条讣告,与那人名字相同,不敢相信,急忙求证,果是此人,年仅42岁。
她说,她的熟人里还有另外一个也在同期去世,年仅39岁。
今年3月,我一个表嫂二阳后去世,50岁。
同是3月,家人的表哥去世,53岁。
人生不易,且活且珍惜。
发布于 2023-07-17 20:39・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无夜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于小宝她爹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a10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个时刻只有反贼才对超死数据感兴趣
问题是现在知道这些数据有啥意义呢?什么?你们要做科研?你们不是一个个都满腹经纶,遍读文献吗?不知道国际上的指标?还用得着煞有其事这算那算吗?一句话你们不就是想道德绑架,外加上兴风作浪吗?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灾难和战争是不能避免的。知道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死多少中华男儿吗?难道死很多人,抗战不打了?国共合体了?人民志愿军不跨过鸭绿江了?该做的决定无论代价有多大,也咬着牙一定要做。这是管理者的职责。只有一群无知者和反贼才利用数据做文章。这也是有些数据不能在这个时刻公布。因为很多反贼不怀好意。让历史评价是否功过吧。
看着天天满员的京沪高铁线,我们知道放开之路尽管艰难,但阻挡不了普通人向前的脚步。而躺在普通人脚下和滚滚车轮之下的是清零派割舍不掉的噫语和执念。
编辑于 2023-07-17 21:5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许颖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严重的超额死亡。
如果最严重的12月下旬到1月的40天,同比超额死亡应该是超过150%的。这也符合我在北京身边的中等样本的数据(人数几千人)。
实际上看北京11月份的疫情数据,就会明白,不采取停止经济活动和城际往来的做法,显然是清不了零的。
在这个阶段就应该明白,未必能够在想定的时间放开,需要做准备:紧急分配退烧药、发放血氧仪、准备药物;半强制接种疫苗和加强针;宣传未来有控制不住可能性。
编辑于 2023-07-17 20:5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观澜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大惊小怪。
自新冠被人类发现之后的七八个月,以英美为代表的“人类灯塔”就率先解放了新冠——让新冠获得了自由传播的权利。
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才在某一时刻因为某些原因或主动或被动或半主动半被动地放弃“负隅顽抗”,让新冠在自己的过境内得解放,中国内地是 2022 年 11 月的 20 条开始有解放新冠的明显趋势,12 月 7 日的新十条则是“假装挂 D 挡实际挂 R 挡踩油门”,终于不逆行了,挂倒挡飙车,一个月时间的战绩追上“人类灯塔”两年的共存,这就是让歪果仁闻风丧胆的中国速度。
这种状态下,超火化个七成,又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吗?选择共存,就意味着选择牺牲生命。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当新十条出炉,经历过两年半动态清零的我们,但凡有点判断力,就应该知道,大波疫情要来了,如何闪避,早就被教育过好多次了,竟然还有人觉得,“放开了就安全了”“共存了就没事了”,咋的,国外走过的坑,你看不到吗?既然你看不到危险,危险就会看见你。
或许有人说,新冠防不胜防。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新冠可防可控可治可死。去年那波幸免于难者中,大多数并非具有什么超凡体质,也没有注射过什么“先进疫苗”,就是单纯地物理防护做得好,戴口罩、洗手、通风、消杀、保持距离这些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经验上都对的防护措施,做到位了,几乎不会破防,破防还是因为细节上有漏洞,或者家人有漏洞。
就说微信公众号上的著名大 V 和菜头吧,明明防护漏洞一大把,还说什么“就是会感染”。
你看他的自述,快递一顿狂喷,喷快递时戴口罩了吗?房门外是否有气溶胶?快递包装拆开后,快递消毒了吗?
又浑身上下一顿喷酒精,鞋子消毒了吗?实际上,衣服远比鞋子安全。再说回衣服,酒精等消毒液只有喷到了所有可疑位置,才会安全,喷酒精不喷到湿,就是点阵,就有死角,谁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喷到湿啊?当然啦,我从来不喷衣服,我都是直接洗,或者用消毒水泡。
很多人就是被和菜头这样的言论给误导了,正常的思维应该是查缺补漏,而不是认为自己已经做到完美了。
编辑于 2023-07-18 00:05・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看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