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大的转变在于:对于他人行为的包容程度。
25岁之前,我总觉得那些行为举止怪异的人就是异类,在生活中恨不得离这样的人越远越好。
写东西的时候,在评论区出现和我观点不一样的人,都会和他深入探讨几句。
尤其是遇到那种观点明显不符合正常人思维逻辑的,我总是想要用自己的逻辑去说服他们。
但后来我慢慢发现,他们是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的,你根本没办法说服他们。
即便是你再清楚不过的事情,甚至就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事情,你连身份证都祭上,也没办法让他们相信。
所以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看似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上,其实我们生活的维度是不同的。
你认为的正确,是你基于绝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得到的真理。
这个真理,它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
即便适用,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
即便是每个人都能认同,也要等到他有了足够的年龄和阅历之后去认同。
所以你去说服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摧毁别人认知体系的暴力行为。
比如一个家境优渥、有学历有颜值有修养的小姑娘,她就是要跟一个小混混私奔。
你说服得了她么?
不可能的,就算是她父母把她吊起来打,也只是强迫她屈服而已。
在她没有被这个社会按在地板上蹂躏之前,她还是会认为自己无比正确。
因为如果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话,她就不会选这个小混混了。
所以在25岁之后,我在评论区和别人对线的时间明显减少,甚至有时候连看都不会看。
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我甚至会在内心默默认同一下:
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如果出现那种带有极大攻击性的言论或者明显反智的言论,我可能会直接拉黑,一句话也不会说。
其实你在互联网上说服一个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包括对于一些热点事件的分析,即便是你说的完全正确,最后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你的正确,那些攻击过你的人也不可能低头。
他们还是会像前几天的某个热点事件一样,死不认错,被打脸之后也只会说一句——
小女孩没有受到伤害,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么?
所以,遇到意见不一样的人,尊重祝福,最好是以徐丽娟的案例激励她。
公众号「毒舌一条城」。
关注后回复“1”可加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