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593034 亿元,同比增长 5.5%」,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 28 个点赞 👍
先说结论:数据稳了,经济惨了,就业很弱。
地产暂时还没有看到复数的迹象,受到打压和国外的需求不足进出口很弱,固定资产投资也一般,就是消费数据暂时还行,就业数据不太乐观,特别是年轻人。
今年目标两会的时候新的总理宣布2023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2022年当时的总理宣布的目标是5.5%左右)。
完成情况:2023年上半年是5.5%,全年5%非常有希望;2022年只完成了3%。
拆分数据来看一下,就会发现经济惨了。
首先看下全年热搜第一的房地产板块,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很明显的地产拖累经济了。
再看看去年表现非常亮眼的进出口数据,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01016亿元,同比增长2.1%。可以发现今年如果想依靠外需拉动经济,非常困难,如果仔细看下6月份的数据就会更加明确。6月份,进出口总额34883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19898亿元,下降8.3%;进口14985亿元,下降2.6%。
都说我们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那么今年投资也是不太行的,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地产太拉跨。
唯一对比去年大幅恢复的就是消费了,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经济现在很弱,毕竟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
今天数据一公布,股市大跌啊。
之前一直都以为今年经济会爆发式的增长,实际情况看下来,复苏还是很弱的,目前的弱已经成为事实了。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1.3%,创历史新高。
从这个就业数据来看,证明很多企业或者行业,都遇到了阶段性的困难,导致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的就业难度很大。
发布于 2023-07-17 11:47・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娓娓道来886 - 16 个点赞 👍
我国2023年的GDP全年预期增长目标是5%。上半年就已经增长5.5%了。全年可能可以达到6%。
2023年全年GDP大概19万亿美元,人均GDP1.35万美元。但麻烦的是,现在的失业率应该是多年来最高吧。
编辑于 2023-07-17 10: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江湖之远 - 13 个点赞 👍
- 今年GDP增长大概率在目标之内,不会显著超出。
年初的时候,大把国际金融机构对我国今年的GDP增速预测都是6%左右,远高于我国自己设定的目标。
二季度GDP增长了6.3%,比国际金融口预测的7.3%下跌不少,本月各大机构应该据此再一次调低中国今年的GDP增量预测了,但调低后也会在我国年初设定的“5%左右”范围内,算是承认年初预测错误。
2. 国内消费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最显著的是旅游收入:
旅游是今年上半年的消费最热点,但7月13日文旅局公布了上半年的旅游收入,金额是2.30万亿元,这和2019年上半年的2.78万亿元相比差距还狠明显。
今年上半年旅游已经没有限制,甚至因出国旅游还没完全恢复,比2019年基础更好。但实际收入依然有很大差距,说明市场消费能力的确在下滑。
3. 下半年应该不会有强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
实际最近已经有很多下半年政策吹风了,按照西方财经媒体总结,主要是还是“延长房地产支持措施、广泛支持出口、延长了电动汽车购买的税收优惠”这三招。
这三招对刺激消费没多大作用,但应该足够保证完成今年的增长目标了。
发布于 2023-07-17 10:3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8 个点赞 👍
6个事大家要知道:
1、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但是青年失业率也高达21.3%,,美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失业率也就才25%,那会如果没有二战给美国输血,现在可能就是德克萨斯国和纽约人民共和国之类的国家了,美国可能早就没了。
2、2023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7.1743,但是在2021年这个数字是6.4512,所以按照美元计算的话,我们的GDP可能是负增长的;
3、中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俄国人讨了便宜却反手把中国买了,因为俄国人拿人民币去兑换美元,但是70人民币换881卢布,然后可以换10美元,但是10美元可以从黑市上换2000卢布,然后套现150人民币。
这是网上的说法, 我也不知道真假,但是看起来好像有一定的道理。
相当于70人民币走一圈变成150块,那这多出来的80块,是谁在买单?
4、朱元璋曾经下令让太阳站住不许下山,现在不排除也有人让GPD跑快点必须要增长到5%以上,因为年初就是这么规划的。是啊,GDP毕竟是人算出来的东西,这东西听命令听指挥不是很自然的事情么?
5、作为GDP最大推力的房地产在2022-2023年大幅度预冷,大量房企倒闭。最近,富力地产都要申请破产重整了。
6、外贸是GDP的第二推力,2023年6月中国货物出口同比降12.4% 贸易顺差收窄25.9%;按美元计价,2023年6月中国出口增长-12.4%,进口增长-6.8%
编辑于 2023-07-18 10:20・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田中水滴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淡饱当肉 - 4 个点赞 👍
上半年5.5%低于预期。下半年4.5%岌岌可危。下半年cpi还是正的。更难完成目标了。
这几个月就是年末圣诞节需求的最终确定了。现在看起来完全扑街。其实是有需求,但是不下中国单。
可想而知,明年一季度将干倒所有乐观判断。今年一定好过明年。
发布于 2023-07-18 10:0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何晔 - 1 个点赞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今年的风向,貌似是完全的变了。如论事就业还是收入,乃至大家都想法,跟以前不一样的现象,出现的越来越多,可能年级稍微大点的人,可能还会回忆起并不遥远的90年代中期,而年龄小一些的人,就完全是陌生又诡异的感觉。
最大的反常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都格外现实了,学生更卷了,老人更省检了,年轻人和中年人,那就是尽量不消费了,不婚恋了,不生W了,而在群体来说,那就是感觉变了,在农村出现了N管,在城市就是必需品物价有涨有降,通胀通缩并行。
微观来说就是滞胀到了,大家工作不太好找了,收入也大大的降了,就算没有降,也没有任何增长了。
宏观来说,那就是各行各业,第一二三产业都不景气,无论是生产加工,轻工业制造,还是普通的商贸经贸,以及进出口,乃至街上的小服务业,就是餐饮、酒店住宿、生活服务、旅游等,都在下降!
你说葱省淄博烧烤火了?那毕竟是个个例,从广度来看,全南slave的文旅,还没有完全回复。
灵活就业也开始不香了,快递外卖网约车,在今年的失Y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历越来越高,单价越来越低,甚至东南地区还有过那个啥,越来越卷;而自媒体短视频直播带货,红利期已过,现在是正本清源大浪淘沙的过程,普通人没什么特殊的能力去做这个,也挣不到钱了。
年轻人也是如此,毕业生们就Y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都明白编制的香,所以都去考公考编上岸,就连985/211甚至海龟,都去卷小县城的上岸位置。然而这又开始清退编外的,虽然正编的有部分扩大,但是约束解不了近渴。
甚至前几天都说了,当前16-24的失Y率都到了19.6了,这个数字很那个啥啊!而有些行业,例如教培前些年已经被抹掉了,至于支柱的D产行业,今年在短暂的热了一下之后,又陷入阴跌温凉了。
至于其他的消费产业,例如汽车,大宗以及大规模文旅,还是没起来,大家爱手里都缺钱,除了周宫子和鲶鱼公主。
这是不寻常的表象和信号。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做了,就算幸存的也大多开始减薪减人,不断收缩,失Y人员增加。那么就有了新的特征。
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失Y没有出现在口罩三年,而是今年成了就Y最难的一年。甚至东南沿海地区,例如包邮区和长三角等地,作为经济最强的前沿,以及一些一二线,也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所以今年出现了十个新的特征!
1、街上送外卖、送快递和网约车越来越多,还出现了许多年龄大、有学历的人,甚至还有许多女性从业者,然而单价收入越来越低,卷的越来越厉害(就Y率不足,被迫灵活就业)。
2、药店、地摊、小餐饮越来越多,但是同质严重,没有特殊竞争力,存活期甚至不足三个月,成本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低(咩有就Y渠道和承载,只能被迫创业,但是风险越来越高)。
3、做直播卖货的人越来越多,而有数据说其实90%的人不挣钱,而13%的从业者在赔钱,但是大家还是趋之若鹜(宣传的风口让更多人进入,但是行业已经在正本清源,所以也是越来越卷)。
4、城市里许多第三产业的公司,都已经不在招聘,很多公司还开始部分辞退裁员,剩下的要么降低工资,要么工资不涨降低福利。很多生产性的企业工厂,招聘人数大大下降,计件工资也开始下降,就这样36岁以上的都也不要了(就Y岗位进一步收缩,大家挣不到,经营和生产类企业都在收缩)。
5、买F的人,明显比之前几年少了很多,甚至二手F都有价无市(大宗越来越谨慎,D产支柱火热不在)。
6、当前的人,花钱越来越谨慎,没必要的肯定不花,可花可不花的也不画了,必须要花的也要紧身的花,货比三家;毕竟挣不到多少,积蓄在口罩三年也耗的差不多了,家里老婆孩子要吃饭,父母养老要吃药,水电暖气网,炒米油盐茶,红白喜事人情世故,全都要花钱(消费大规模降级)。
7、物价飘忽不定,生活必需品,有的涨价有的降价,整体子消费是通缩的,可是又表现为滞胀,米面粮油,肉蛋奶鱼,水果蔬菜,衣服鞋帽,针头线脑,无不如此(停滞和慢慢的L曲线持续)。
8、很多商业区出租的写字楼空置,之前的租户公司倒闭破产或者退租揍了,甚至菜市场都有许多店铺是空的(创业低迷,企业生存艰难)。
9、外M订单是,开年后也是断崖式下滑,从业人员的用工数量也在大规模减少(进出口也开始拉)。
10、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躺平不上班或者只能自由职业者,要么依靠父母混吃等死S,更多的人是控制口袋,缩减开支,不敢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花钱了。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恋爱不结H,结H了也不要娃,就算已经要了,也不会因为放开,要两个三个。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现在去年年终岁末转换了版本,现在看上去大行情在复苏中,但实际上各行各业基本都在大洗牌。
对于个体来说,35岁变得愈发突出。35的只能毕业,甚至上岸的都不香了,之前上不了岸,还能干个编外的在岸边晃悠,现在也开始清编外了,本以为开年后会是好开始,没想到却是大环境持续L形,消费萎靡,就Y拉了,收入不稳,看不透今年的行情。
下一步会如何?没有人说的准了。
正因为当前的事和大家都预期有太大的差异,让大家都迷茫了。
还是那几句话,给点几个建议:
不创业,不投Z,不折腾,多存钱:形势不好,就算没有zhai务,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要保证现金流和一定的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而创业投资腾,要么烧储蓄,要么烧D款,别这样搞。普通人没资源没人脉没信息差,在这个卷成都dog的时代,那就是送人头,千万别折腾。低调,在低调。
身体才是那啥的本钱,保证健康:健康才是生存的第一要素,身体健康才有走下去的成本。虽然时代灰暗,但是还要保证自己健康,少熬夜,少烟酒,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证休息。在这个时代,熬着了,抗过去了,别人倒下去了,自己才能成为最终胜利的人。
苟住别浪,保住工作:看2023这样子,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现在有工作还能按时发薪的,如果不是大牛大咖不缺饭碗的普通人,就现别换工作,生存下去才是第一定理,别折腾,别得瑟,不要浪,苟住。
搏一搏,单身变摩托,往死里卷:如果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那么无所谓,但是许多社CHU有老婆孩子,有老人要养,那没办法,就只能去卷了,那就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往死里卷,还是能有点收获的,比别人多点收益,就多点底气。没办法,川建国说得好,人生就是这样,众生皆苦。
保持学习,兼职高点副业:有闲余时间,可以学点技能,做个兼职,虽然累,但毕竟能多挣一点,改善下生活,配音,剪辑,协作,策划,自媒体,电商,直播什么的都可以,多挣点是点。
躺平了,爱咋咋地:这个适合单身年轻人,如果确定今后不结H,不要W,那就简单了,父母一般也有老保,完全可以躺平了,咱也不做蛋糕了,也不指望分了,虽然生活质量可能不太好,但是轻松多了。
有能力的,华润万家:不装了,摊牌了,谁让咱们投TAi技术差,投了如此艰难的南slave,有能力的,就多学点技能,无论是基本的例如电焊,挖机,还是高级的例如生物技术,计算机,编程等,在好好学学外语,可以润出去。虽然外边这些年也在下降,但是整体还是比南slave强点的。北欧罗坝,西欧罗坝,大漂亮,袋鼠,枫叶等,都可以,还能吃几十年红利,毕竟就算那边的洼地,对比南slave也是天花板。
越是这时候,越是需要静下心思考,提升思维认知,保持良好积极心态,才能不被淘汰。
谢谢各位赏脸,
辛苦大家来下卫星号“一坨杠精PRIM”,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文章不能通过。
就能看到全套的避免割韭菜,不交智商税的内容。
真的谢谢你们给面子,
谢谢
发布于 2023-07-18 11:31・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一坨杠精PRIM - 1 个点赞 👍
行业差异,如果当事人从事的是第一产业:农业,乡村振兴与县城经济,农村供销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最好的入手时机。
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对外出口不振,外国人没钱消费,造成我们国内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产能过剩,滞销卖不出去。基本盘是好的,基础打好了,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产业:各类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服务业,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在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后劲不足。
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各类食物,肉类果蔬的供给安全,各类轻重工业制造业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要加快进度落实到位了。
发布于 2023-07-20 09:4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敬往事一杯酒 - 0 个点赞 👍
数据再亮眼,也救不了绿油油的股市,市场反应就那样。
是不是经济增长复苏一眼就知道,每天早上看着A股跌,晚上再看美国佬股市一次次再创新高 你说气不气,我怀疑统计局局长念错剧本,统计的是美方数据
发布于 2023-07-17 22: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独有啊 - 0 个点赞 👍
一个国家GDP是三个市场主体:政府、企业、个人所有产出的总和,又可以从投资、外贸、消费三方面来分析。如果把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就可以看到经济的大概面貌。
1、同比5.5%,这个数据大家都拆解过很多了,22年基数低,所以同比意义不大。
2、投资,除去房地产外,制造业、服务业持续回暖,但集中在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市场最活跃的中小微企业投资谨慎,直接影响就业市场。16-24岁年轻人失业率上涨的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3、外贸,欧美订单开始向其他国家地区转移,中国订单下降,我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出口,还没有完全抵欧美订单下滑,外贸企业相对艰难。
4、消费。社零总额上涨,像服装、食品消费单价下降,报复性消费结束之后,消费能够持久还待观察。
5、政府开始调整部分政策,争取释放政策红利,如:房贷利率可以市场化调整、浙江除杭州外放开户籍限制,阶段性放开对平台的管控。
6、企业开始分化,基础资源向央企聚集,体力活交给民企,微利交给中小微。
发布于 2023-07-18 11:2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江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暖心国的暖心事 - 0 个点赞 👍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GDP一直在增长,但自己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提升?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第二季度GDP增速6.3%,上半年整体增速5.5%。
看到这个成绩很多人非常疑惑,明明大家身边很多人打工、做生意最近都不太顺利,路边的店铺也不太景气,为什么还能有这么高的增速?难道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这事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今天我就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首先说第一个原因,行业差异。
最近我看到两个新闻: 一个是特斯拉上海工人季度奖金突增到1.5倍月薪。
另一个是特斯拉普通工人月薪能超过1万。
与之对应的则是网上很多裁员、毕业即失业的消息。
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件,谁也没有造假,但反馈出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以前网上有一个著名的提问,在中国月薪一万到底容不容易?
底下的答案也是两极分化,在一线城市和互联网大厂工作的人,他们认为月薪一万还是挺简单的,他身边的人就没有低于这个收入。
但从事传统行业和非趋势行业的人,他们则认为月薪1万真的太难了,周围全都是月薪三四千的朋友。
这种现象叫做幸存者偏差。
人们受限于信息渠道的闭塞,往往把自己看到的现实当作世界的全部。
就像你去高铁上问大家有没有买到票,去高校里问考大学容不容易,去体制内问大家工作稳不稳定,肯定得不出一个真实的答案。
根据国际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什么GDP会增长5.5%?因为41个工业大类里面有26个在增长。
其中汽车、化工、电气机械、铁路船舶、黑色/有色金属这几个行业更是处于高增长阶段,在这些行业工作的人,他们很有可能涨了工资。
但是在纺织和食品加工行业工作的人,则能明显感受到赚钱越来越难了。
这是行业差异决定的,每个行业所处的周期不同,有的是朝阳产业,有的是夕阳产业,自然不可能赚钱的难度都一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在房地产和教育培训行业工作,就算GDP增速超过了10%,你会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吗?
除了行业差异,还有第二个原因,产业差异。
对中国经济进行剖析可以分为三大产业。
第一大产业:农业。
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有一些补助和支持,如果你从事的是农业,那么大概率感觉还可以。
第二产业:工业。
都说现在工厂效益不行,这是事实,但有一点我们都清楚,那就是工厂不太可能在市中心,一般都在乡镇和郊区,这就导致城市居民如果不是特意去工业园观察,很难直观的感受到工厂效益到底行不行。
工业的衰退传达到生活领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步骤是外贸订单减少—工厂需求变低—裁员降薪—失业人不敢消费—传达到消费领域,一直到最后一步,整个社会才能真正感受到原来大家真的都没钱了。
而且,现在上面有重点在保工业领域的就业问题,具体怎么在保,后面我会具体分析,但有一点我们得清楚,那就是工业的基本盘目前还是托住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糟糕。
第三产业:服务业。
这是大家感受最明显的领域,因为工厂倒闭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
但服务业一旦开始萧条了,那表现出来就明显多了,常去吃的那家饭店倒闭、常去逛的那家服装店转让了、常去理发的理发店关门了,常去消费的洗浴店招牌都没了……这些细节对市民的冲击极强,一眼就能看出生意不好做了。
现在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基本也是这个领域,大家手里没钱,不去外面买东西,外面的店铺难以生存,累死累活全给房东打工了,那自然生意会做不下去。
但上半年之所以还能维持住5.5%的增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尽管这波报复性消费并不持久(因为口袋空空),但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今年五一的出行人数是新中国历史之最,打破了多项历史记录,全国到处都是人,这对经济的发展是很大的助力。
看完上面的分析你就清楚,如果你所处的产业不同,你看待当前经济的感觉肯定是有差异的,三产感受最直接,二产略有延迟,一产感觉变化不大,所以大家才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当然,除了行业和产业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经济增量的分配问题。
5.5%的增速并不是分配给全体国民,很可能你的实际增速是-50%,但有人的增速是100%,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简单说明,现在经济不如当初,上面想要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那就必须从三个领域下手。
一个是出口,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很多企业出海抢订单,但无奈的是全球经济下行,欧美的老百姓口袋里也没钱了,他们缩减了自己的需求,导致我们工厂收到的订单减少,所以上半年出口成绩并不亮眼。
第二个是消费,让大家去多买商品,让企业增加订单,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想法是很好的,也发了很多消费券,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效果并不明显。
这两个领域上面没办法强制决定,毕竟你不可能拿枪逼着其他国家购买,也不可能强迫老百姓去消费,这不现实。
所以剩下操作空间较大的领域就是投资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国增速3.8%,但民间投资下降0.2%。
这说明什么?说明是国字号在带头投资,通过基建的方式创造需求,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大家可以观察下自己周边,疫情以来,是不是自己生活的城市新修了很多公园、桥梁、景点?
这些项目一旦开动,就需要人工,也需要工厂提供原材料,所以前面我才说工业领域有上面在托底,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但是这样做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字号的项目一般是给到国企和央企、或者个别大私企在做,他们承接了这些项目,利润还过得去,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参与到这个经济循环里面去,自然也就没有吃到红利,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眼睁睁看着经济在增长,但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
我们也不要吐槽合不合理,你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就清楚了,公司的老板更在乎的是整体业绩有没有增长,而不是个别人工资有没有涨,因为他管不了那么细致,如果强行给所有人定一个薪酬数字,那就又成了计划经济,所以只能先分配一次,然后再观察哪些人需要帮助,再进行二次分配,比如扶贫、退税等方式。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只看到GDP在涨,却还没有感受到收入的增长,所以才会出现数据和感受不一致的状况,只有等到收入也开始涨了,大家才知道数据增长的意义。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枫冷慕诗”。
这是原文链接,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
发布于 2023-07-18 20:11・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枫冷慕诗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知不觉 - 0 个点赞 👍
重磅消息,国内上半年GDP出炉,同比增长5.5%,好多人一看,内心都很激动,觉得还不错,下半年大A应该能稳了吧,毕竟今年全年的目标是5%左右,上半年就做到5.5%,超额完成小目标了。
不过先别忙着高兴,虽然这份成绩单不错,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今年国内经济的期中考试题目难度有限,注意是“同比”,也就是和去年同期相比,想想去年上半年啥情况大家应该还没忘记吧?那会大流行还没有结束,水深火热的!当时的第二季度GDP增速跌到0.4%,所以整体基数特别小,今年同比增加5.5%,这就等于说你家孩子去年生病了,成绩一落千丈,今年跟去年比起来提升几个名次,那岂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此外这份成绩单如果分科目来看,也挺有意思的。咱们的第一产业农业同比增长3.7%,这个很好理解,去年农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数波动不大,第二产业工业和制造业增长了4.3%。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长6.4%。很显然,服务业恢复的势头比我们传统的支柱产业,也就是工业制造业要明显快一大截。这个从国内上半年爆火的淄博烧烤、贵州村超也能看出来,住宿、餐饮、旅游都迎来了一波报复性的消费。不过总的来说,成绩单还是不错的,今年3月咱们制定的全年GDP增长目标是5%左右,按照目前的数据粗略估算,下半年只要能维持4.5%左右的增长,基本也就能完成全年总目标。
而且最近陆陆续续出来的几个信号,平台经济座谈会开了,官方定调平台经济为创造提供了新引擎。央行对着房地产也明确表态,允许银行和借款人友好协商变更存量房贷力率,国家统计局的话更是掷地有声,我们现阶段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总的来说就是拼经济,齐心协力拼经济,这么多路口都开绿灯,咱们经济的油门是不是能够踩下去了呢?
所以这会是大A的底了吗?
发布于 2023-07-18 20:48・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大瓜歌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春九 - 0 个点赞 👍
有的会议,不要听过程。
最后十分钟的总结发言里,都有重点评语,“符合预期”,也就是满意的意思。
发布于 2023-07-19 17:38・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小黑与八戒 - 0 个点赞 👍
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度上半年,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数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定恢复向好的过程中。为了更直观的让投资者们了解上半年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现将几个关键指标的近一年半详情,制作成图表供参考。
发布于 2023-07-20 04:39・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爱投资爱生活 - 0 个点赞 👍
首先哈。要知道,这个数字,实际上低于发布前各方预期至少0.5%。大部分机构的预测都在6以上。为什么大家这么乐观,也不是觉得经济有多好,而是同比对比的同时期是去年疫情封城最混乱的那一段,年初显示广深莞来了一趟一周封城,然后四月是上海超过一个月的反反复复。所以和这个时期对比,应该是比较高的增长才对。所以大家预期都不低。当然,这个不低也只是相对的。
结果是最后出炉的结果,比大家预测的还低。
资产负债表衰退来的又快又猛。我知道很多朋友反对强刺激,我也不算支持强刺激。但是不刺激,不代表无所作为就干看着大火延烧。只是,看舆论准备和理论准备,大刺激已经在路上了。
发布于 2023-07-20 08:24・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季伯达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天轮回 - 0 个点赞 👍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单个数据的价值意义不大,我们可以对比前几年的同期数据对比分析。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猛然一看,两者皆有增长,但去年二季度同比数值仅为0.4%,因此,今年二季度的增速是放缓的。
这点从环比也能够看出来,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8%,是近十年次低,仅高于2022年。
宏观数据解读
【东证期货】上半年中国GDP累计同比5.5%,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
虽然与咱们自己比,数据不及预期,但与全球相比,增速还是较为领先。
从主要经济体已经发布的数据来看,即便考虑到二季度的情况,上半年总体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在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快的。
另外,帮助上半年增速5.5%的结构有所优化:
- 从需求看,去年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而今年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
- 从生产来看,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今年的服务业大幅增加。
从第一张图也能看出,除了餐饮服务业,信息技术等和租赁商务服务贡献位列二、三名。其中:
- 消费总体呈现较快恢复态势,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 随着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
-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去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经济0.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消费仍然是“主引擎”,也将是下半年的重点发力赛道。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付凌晖也回答了一些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来分享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缩?
目前及下阶段都不会。
通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随之下跌。
从价格本身来看,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总体回落。
- 从下阶段来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价格应该是平稳的;
- 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的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持续,但是车企的短期降价促销的影响有望逐步消除;
- 从服务价格来看,需求稳步扩大,价格也将稳中有升。
综合上述因素,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青年人失业率何时下降?
从下个月(7月)情况看,由于青年毕业生、年轻人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有可能还会有所提高。
一般随着毕业季过去,年轻人逐步找到工作,从历史规律来看,8月份以后,会逐步下降。
下半年房地产投资走势如何?
需求看,政策是“房住不炒”,这将减少投机性住房需求;供给方面,该爆的雷几乎都落地,接下来市场也将趋于稳定。
从中长期来看,目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还在下降,竣工面积在增加,施工面积整体下降,未来看,房地产投资还会处于低位运行。
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会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下半年增速应达到多少?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全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如果按照全年5%增速倒推,中泰证券推算出下半年GDP增速同比增速至少要达到4.6%。
考虑到目前经济复苏动能放缓的趋势,简单假设下半年工业增速降至3.0%(上半年3.8%),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降至7.0%(上半年8.7%),对应的GDP增速为4.7%。
从这个测算结果简单判断,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难度并不算大。
但从潜在增速看,现在CPI已经到0, 证明目前增速远远低于潜在经济增速;从政策工具看,不管是货币、财政还是各种市场化措施,都有很大空间。
但想要完全切实的达成目标,压力也是同时存在的。
至少需要消费企稳回升,房地产止跌。因此,政策和信贷或将进一步放松,增加市场的活力。
宏观数据解读
发布于 2023-07-20 10:2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发现报告官方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滚滚游侠 - 0 个点赞 👍
民营经济不敢投资了,老百姓不想花钱了。疫情过后以为会报复性增长,可经过疫情大家都不敢投大件了。可能只有支出没有收入那段时间让部分人印象深刻,不想再面对这种情况,不愿意背负贷款了。
不过也不能说大家不花钱,只是不花大钱,比如房子,车子。但吃喝玩乐花的挺痛快的,都憋疯了,大学生特种兵旅行我觉得就是憋出来的,可以走动了有点时间就要折腾。演出演唱会也火爆,我也是其中参与者,有点时间就想出去玩,就想去看演唱会,因为担心又有点什么这些又没有了。
一直在说趋势向好,可个人觉得总体是信心不足的,民营企业和普通个人都在观望,等待。中央才出了稳民营的文件,个人觉得用处不大。现在情况确实很紧急了,再没有有效措施提振信心,一旦失速,只会加速下滑。希望国家闯过这个险滩,还是希望国泰民安,大家安居乐业的。
发布于 2023-07-21 13:3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听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