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烂的片,bug上面长了个剧,编剧有一种文盲的美,角色有一种弱智的美,台词有一种英译中的美,剧情有一种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美,特效则是毫无美感丑的出奇。造型还行,妲己很漂亮。别人十年磨一剑,封神是九年磨一坨。但凡有点常识不至于一点常识没有。
这里先吐槽一个点:
四伯侯私下开小会,姬昌起了一卦卜算纣王继位的具体情况

首先,众所周知,姬昌是被纣王在牢里关了七年后才慢慢磨出来的《周易》,在此之前没有六十四卦,更别提六十四卦的爻辞。这里姬昌还在好好的做着他的西伯侯 ,请问他是怎么对着三伯侯背出一段《周易》里的原话的?未卜先知算到了自己未来会写的书?三伯侯竟然也没有表示一点质疑?
这就相当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在藤野先生的课堂上站起身说,“很喜欢《故乡》中的一段话,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而且,这里姬昌算到的是天雷无妄卦的六二,字面意思的确是“不劳而获”没错。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然而这个卦本身是偏正直、阳刚的,六二很多时候也是指子承父业。比如无缘无故的继承遗产。这里如果解读成纣王没有为了抢皇位而“劳”过也是通顺的。
这里直接用这卦给纣王盖棺定论,实在很没有道理。哪怕观众有上帝视角不会细究,但你这逻辑立不住,这就相当于鲁迅当众背自己写的书,然后竟然还背错了。
而且姬昌的神算人设非常简陋,我们的周易创始人原来是个古文翻译啊?哦,忘了在这部电影里姬昌根本没被关七年,几个月就放出来了,那么《周易》彻底流产了是吧。
四伯侯也是卧龙凤雏,四个人凑不出来一个完整的大脑,挑个空地就开始大声密谋,每个人想什么说什么毫无城府,明明有四个人却被姬发一个人干翻,外面连个侍卫都没有?
西伯侯把卦辞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就开始下结论——啊,这卦是指不劳而获,所以背后另有主谋啊。是谁我不说,大家懂得都懂。
北伯侯一拍小脑袋:另有主谋?我就说纣王是主谋!
东伯侯一拍桌几:我准备回乡砍【纣王】,你也来砍一刀吧~
这种大声密谋必然寄,然后姬发从角落里跳出来,一阵混乱的交战镜头过后,突然镜头切换到四伯侯面圣。。我看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他们被姬发一网打尽了。。
那么问题来了,原著里这段是四伯侯被纣王残忍谋害,凸显纣王残害忠良的形象。但是电影里这段到底想表达什么?想表达四伯侯跟纣王卧龙凤雏菜鸡互啄你们大商活该完蛋?四伯侯的谋略水平不如高中生就不说了,我寻思这里哪怕真是个好皇帝,遇到这种情况也必杀四伯侯不可吧?这剧到底想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纣王形象啊?纣王后来烧祖坟我都感觉像是一种对愚蠢人类的愤怒发泄了?他只是想要拥有杀爹的自由他有什么错?
然后顺带引出第二个槽点
2.纣王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原著相关负面剧情为什么都删了?
酒池肉林?在小池子里与妲己玩玩水罢了。生活似乎很简约朴素。
挖眼炮烙姜王后?不存在的,妲己一簪子秒杀姜王后,纣王跟看傻了一样一点动静没有,王后死的甚至很体面优雅。
残害忠良?谋反之心已经天地可鉴了,杀了只是正常的政治斗争。但是纣王竟然任用姬发??没有连坐和诛九族??超过了百分百九十的皇帝捏。
酷刑严刑?没有,本片中最残酷的惩罚是,“哈哈 我让你杀了你爹”/“哈哈 我让你吃了你儿子”,总的来说离不开父子关系了,此处呼叫弗洛伊德给编剧进行一个精神分析。连伯邑考肉饼那个稍微有点水平的酷刑还是抄的原著。。
回忆一下,纣王在大殿上为了开封神榜而一刀捅死的侍卫,似乎是他在本电影中唯一亲自杀过的人。。
没写完存一下。随口吐槽
还有这个稀烂的美术特效

我当时在电影院看到这个画面,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吓晕还是笑晕。。

而且这段当时台词过得飞快,大概是让每个神仙每人说了一句话
“我来吧”,“不还是我来吧”,“上次就是你去这次还是我来吧”……x12。最终还是谁都没去,让姜子牙一个新人去了。
我当时就陷入了沉思
请问这是对中国的买单的一种嘲讽吗?“我来请吧”,“上次就是你请,这次还是我来请吧”
如果这段是反讽,那它不够好笑;如果它不是反讽那可就太搞笑了。。。
说到姜王后就顺带吐槽一下太子殷郊
前一个镜头是姜王后被杀,后一个镜头就转到殷郊气势汹汹的冲进妲己的屋子里想杀掉妲己,名义是“为母报仇”
我就奇了怪了,观众有上帝视角知道姜王后的确是被妲己杀掉的,但是你殷郊是怎么知道的?姜王后不是本来就是政治斗争失败于是想要自裁吗??纣王也不至于蠢到把妲己杀了姜王后这事昭告天下吧??
所以四舍五入就是:殷郊听说自己母亲自裁之后,立刻断定全是妲己的锅。。请问编剧是想要塑造一个无勇无谋的男二形象吗?太子代替母亲来玩雌竞?
别说殷郊了,比干也是一套脑回路,正派人物一个个都认定苏妲己是迷惑纣王的元凶,所有角色共用一个残缺的大脑。本电影中苏妲己对外界没有展现出任何恶劣的德行,完全不像原著中那么穷奢极欲残酷无情。所以正派角色的脑回路不能解释一下吗?为什么要通过降低正面人物的智商来衬托出苏妲己的无辜?
所以改编原著改编了个锤子,特意去掉一部分剧情避免这部电影太有逻辑?保留了一部分糟粕?
苏妲己一不求荣华富贵,二不爱血腥暴力,甚至连人话都没讲过几句,人家就是一只无辜的小动物。最兽性的一面体现在伯邑考吹完笛子之后人家开心的在雨里跳舞转圈圈,编剧洗白美女是洗的很开心,问题是这样显得其他仇恨苏妲己的角色像弱智一样。。
最后自以为是的搞个反转,啊什么苏妲己只是纣王的工具啊,真正的恶是纣王的野心啊,不会觉得立意很深刻吧。。你反转了但不多。。
所谓犀利的社会批评说白了就是观众看完后会恍然大悟啊原来我还有这么愚蠢的一面,封神似乎是想要搞这种效果,但实际上观众看完后只会觉得卧槽角色里怎么没有一个正常人啊?更何况“乱世美人背锅”这个概念早就不新鲜了。封神甚至没把这个平庸的概念讲到及格线以上。
3.这个b电影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所以纣王想成为全天下的王到底有什么错?编剧到底是想批判弑父这种行为还是想批判野心这种品质本身?
弑父这个东西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只要你动机合理就可以被酌情视为大义灭亲,所以我一直在等待纣王诠释自己的杀人动机。电影里目测那个商王的确老糊涂了,纣王送他归西其实具有合理性,甚至是为百姓着想的。这里如果想圆可以有一万种解释来圆。
然后剧情来到姬昌跟纣王对峙,姬昌开始输出空洞的大道理,什么你杀了你爹你就不要怪你的儿子杀你blablabla……
这时候纣王急了,说,“你根本不知道我爹是怎么对我的!”
然后呢?然后没有然后了。
于是银幕前的我急了,纣王你倒是把话说完啊,你爹到底是怎么对你的???
明明可以有一万种解释,但导演偏偏选择了最差劲的一种,不解释。。最大反派的心路历程都被砍了,我请问你们电影篇幅都用来干什么了?有空表演那个裸体猛男剑舞,就不能多给人家纣王两句台词??
4.角色侧面塑造基本为0
尤其是姬昌游街啊,那叫一个凄惨,老戏骨发挥了他精湛的演技,毫无疑问令见者伤心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
原来姬昌在设定上是那种游街过程中会被人人喊打的类型吗?原来哪怕在电影那个阶段,“造反罪”也依然会被百姓深恶痛绝吗?
那我观看这段剧情只能分析出来一件事:
纣王在本电影中深得民心,姬昌没有原著中圣名远扬的设定,百姓看起来甚至跟姬昌不太熟。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七年监禁的高光剧情被删除后姬昌已经被削成普通神棍了,游街之后姬昌的形象彻底变成只会种地的普通人了。你但凡在游街中途整点剧情我都视为导演努力过了,可惜没有,就平平淡淡的扔菜叶子砸鸡蛋,把姬昌换成姜子牙也毫无违和感。
从头到尾姬昌用到的手下、势力、组织只有三个,前两个是他儿子,然后就是他随手救下的一只中式绿巨人。我寻思着这个西伯侯当与没当好像没有任何区别?哪怕设定姬昌是个农民也没有任何关系?那难怪这破电影这么强调父子关系,请问这个世界观是有什么父亲只能任用儿子的强制设定吗?
哦,难怪当时四伯侯开圆桌会议被姬发一个人四杀了,原来是四伯侯的儿子被当成质子所以没有侍卫了捏。
全剧中唯一一个展现出来领袖素养的角色是伯邑考,为数不多的正常人。死掉的理由相对正常体面。
姬昌本来可以,但后半段不知道是编剧放弃治疗了还是怎么样,自从游街之后姬昌整个角色不仅人设上垮掉,而且陷入了一种拖电影时长的状态,仅剩的台词是“环……还……”,让人怀疑姬昌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而且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被雷震子带着大风车吱呀吱扭扭滴转,还在大雨天里在地上躺着淋雨,这都能活?这都能活?导演让雷震子飞两圈可能是出于一个炫耀特效的目的,而我只关心姬昌脑浆有没有被摇出来。你让这种人后续成为周文王我是难以想象的,何况这个演员是真的口齿不清,求求导演别折磨演员和观众了,用配音吧,就这个电影的质量也不用费劲听原声。
姬发和殷郊是两个让我没有任何印象的主人公。
5.电影核心思想
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有,但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所谓“你不是谁的儿子,你只是你自己”,说白了就是西方几十年前在玩的那套“be yourself”。
然后这个思想被导演特么寄托在了姬发身上
我们回顾一下姬发的剧情哈:
诶,我帮我义父抓我爹,我爹让我背叛我义父,我到底要认哪个爹?
诶,我义父要杀我爹,我爹一顿嘴炮让我认清自己。
于是我姬发幡然醒悟,诶,原来我不是谁的儿子,我只是我自己。
然后我就杀了我义父。
然后我姬发快马加鞭疾驰,回到了我真正的亲爹身边,赢!!接下来几部我估计要拥护我亲爹走上人生巅峰,大家请拭目以待。
你做自己做了个锤子??你这不还是在真爹跟假爹之间二选一吗??脱离亲缘关系了吗??
啊,拥抱自由,拥抱我成为别人儿子的自由!
导演是怎么敢把姬昌那句劣质鸡汤当成核心思想来宣传的??
哦对,忘了导演为了洗白纣王跟妲己这对怨偶还给比干降了个智,把被冤处死改成主动找死了。
还有特效的问题,比干背对着观众往胸口划拉了两下,嘶哑吼叫了一阵子,然后掏出一只七彩玲珑的发光腰子的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幕非常幽默。
什么都洗白只会害了本电影中的正派角色。姜王后、比干一个个都是自动寻死,原著中是为大商奋斗到最后一刻,电影里大商还没完蛋呢就急着重开。就连太子殷郊都是自首,我还能说什么呢?
概括一下纣王完蛋的主要原因:
1.杀了自己的爹,惹怒了上天降下天灾。
2.杀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全军都是自己儿子的人,殷郊脑袋一掉之后叛乱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3.搞完伯邑考姬昌之后竟然没有杀了姬发,留下祸患结果被姬发含恨反杀。
无关紧要的要素:
1.有野心,想要成为全天下的王。
2.跟一只漂亮的狐妖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