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传郭帆导演探班封神的视频里,有强调郭帆乌尔善都是当年去美国学电影的。
似乎想用这个话术建立乌尔善是郭帆为代表的“中国新大片导演”的好感,并以此拉拢观众进场。
郭帆之所以是“中国新大片导演”的领军人物, 并不是突破了什么技术,填补了什么空白,而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敢大大方方搞“中国叙事”的大片导演。
技术是西方的,但人文审美是中国式的。
在过去隐隐“奉西方正朔”,以西方的价值为价值、以西方的审美为审美的中国大片中,相比《英雄》《无极》《夜宴》以及今天的《封神第一部》处处模仿西方而流露出的审美不自信,《流浪地球》简直是一股清流,是在拨乱反正。
乌尔善比郭帆少的不是电影技术,而是中国审美。
开口就是还原中国历史,打造中国神话,讲述中国故事。
其实他们心里,一点中国的影子都没有。
为什么他们的电影台词很尬,因为你要把台词换成英语它就没那么尬了。
为什么他们的电影演技很尬,因为他们有些演员是在模仿外国人演戏。
如今影视作品里许多年轻演员动辄给出一个拽拽的表情,那都不是东方式的,而是《特洛伊》、《环太平洋》、漫威电影式的。
中国历来的大片审美,问题都出在这里,都是试图以西方的审美为正统,给中国观众塑造“正确”的当代审美。
我是非常看不惯的。
编辑于 2023-07-20 06:59・IP 属地广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