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剧情道具合不合理,就说这标题,考虑到最近芯片新闻,暂缓播出应该的,真播出来我反而怀疑制作组是“低级红高级黑”了
《马经·中国芯片Ⅱ》
(《马经·中国芯片Ⅰ 》详见链接:如何评价睡前消息492期?)
《我的中国芯》暂缓播出还算好的,还有更惨的同类电视剧《纵横芯海》,黄晓明主演的人物原型已经被抓了。
最近几年中国产业升级的重点是芯片,所以文化领域也来凑热闹。9月末,有一部黄晓明主演的电视剧《纵横芯海》制作完成,但从经济基础来看,这部电视剧可能要大幅度修改才能公开上映了。
《纵横芯海》的总顾问是陈大同,1977年高考生,中国第一代半导体博士,剧组声称,相当一部分情节也来自陈大同和其他半导体精英的真实经历。
现在陈大同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决策委员会的独立委员,同时也是元禾璞华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这个“元禾璞华”基金是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的子基金,拿了国家的钱。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前辈,陈大同不仅对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有影响力,在其他很多企业也有职务,比如说在A股上市公司北京君正做监事,还是江波龙公司的董事,有义务出席各种重要会议。
从9月份开始,就有股民发现,公开场合找不到陈大同了。北京君正的半年报,得不到陈大同的确认。江波龙公司宣布,自己联系不到陈大同,但请媒体不要瞎猜。10月24日, 北京君正被逼无奈,宣布陈大同监事无法保证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性。
与其同时,《纵横芯海》剧组仍然在高调做宣传,我很好奇在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打假的浪潮中,这部电视剧最后会以什么形态播出。
——《睡前消息·芯海翻船》
事后证明陈大同被抓了,然而去年7月中国芯片大基金和企业高管大批被抓,可不止一个陈大同
2022年7月集成电路国家大基金被大清洗,7月上旬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调查。7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原司长、紫光集团前总裁刁石京被调查。7月17日国家芯片大基金管理公司原总裁路军被调查。7月30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高管丁文武被调查。,其他被抓的高管不计其数。证明芯片国家队过去几年的发展总路线是错误的。
——《睡前消息·芯片团灭》
拿国家钱拿了至少350亿造芯片的紫光不仅没能拿出明显贡献,自己还倒欠2000亿破产重组了。
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每年消耗外汇最多的进口商品几乎都是集成电路芯片,价值远远超过石油、铁矿石和先进武器。2014年10月,中国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一期募集资金1000亿,希望用国家投资引导产业升级方向,弥补中国和西方差距最大的高科技弱点。
2015年2月集成电路大基金向紫光集团下属企业投资100亿元,是大基金第一笔重大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紫光集团从大基金一期拿到了300亿投资,
2019年,各大国企再次组织了第二期集成电路大基金,总额2000亿,二期基金的第一笔重大投资又给了紫光集团下属企业紫光展锐,总额50亿左右。
紫光集团在大基金体系内处处受宠,可以说身上寄托了中国芯片产业翻身的希望,甚至是整个中国经济走出停滞的希望。但紫光集团不仅没有对中国芯片产业做出明显贡献,自己还在今年7月背着2000亿债务进入了破产重组状态。走到这一步,大基金和紫光要是不交出几个高管承担责任,中国就显得太没有规矩了。
——《睡前消息·芯片团灭》
而且紫光本来是清华校办大型国企,只用了5年就稀里糊涂就被赵伟国私有化控制
紫光集团原来是清华紫光,听名字就知道是校办企业,和清华同方一样属于边缘化的国有资产。但刚刚失联的董事长赵伟国并不是国资代表,他首先是个人企业北京健坤投资公司的老板。健坤公司拥有紫光集团最多的股权,所以赵伟国当了紫光董事长。校办企业紫光必然是经历过一次国资改制,才被赵伟国控制的。从私有化过程来看,赵伟国的操作,要比当年联想玩得更花。
2004年,赵伟国果断放弃国企大好前程,跳出来搞民营企业。仅仅5年之后,2009年赵伟国的健坤投资公司收购了紫光集团,这时候的紫光集团已经包含了紫光、同方等一大批知名清华校办企业,我们完全不知道赵伟国从哪里筹集资金,用什么程序合法收购了自己工作过的大型国企。
——《睡前消息·芯片团灭》
赵伟国只用了很少的钱就撬了国家芯片大基金上百亿的资金控制了规模数十倍于自己的企业
在每一轮投资中,赵伟国都是实际控股方,大基金只是跟投的小股东。对于长江存储公司的500多亿资产,大基金的发言权和债权人差不多,承担的风险却远远高于债主,完全无法解释自己的投资逻辑。赵伟国不断地用一家壳公司去控股另一家资产全是现金的公司,国家大基金心甘情愿地当一个出钱多、风险大,发言权少的小股东。对此我只能说,大基金的负责人看起来像是第一天来中国投资的菜鸟。如果用同样的逻辑去炒A股,再多的钱也会被獐子岛的扇贝卷走,变成大股东的个人海外资产。
——《睡前消息·芯片团灭》
赵伟国看完了,轮到曹山
2017年,武汉东西湖区政府花了大力气引进弘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壳骗子公司
到目前为止,武汉政府和弘芯公司,都不再介绍项目的运行状态。但结合以往的公开信息看,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武汉弘芯公司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壳骗子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造芯片,唯一的目标是套取国家产业扶持基金,如果能吹出一个神话,找社会资金接盘就更好了。类似的骗局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比如陕西的坤同公司,淮安的德淮公司,武汉这个骗局也多半还有后续剧情。
——《睡前消息·武汉弘芯》
弘芯公司号称要那1250亿造芯片,实际一块钱都没出,直接匡了武汉政府150个亿
弘芯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总部位于武汉市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20亿。从股权结构来看,武汉东西湖区政府持股10%,认缴资金2亿。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另外90%的股份,认缴资金为18亿。
湖北省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早,存储芯片、光通信芯片和卫星导航芯片等领域有一定优势。比如说长江存储,芯动科技。但是,因为缺乏上游晶圆制造能力,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的产能一直不能充分发挥。湖北省和武汉市一直都想要引进芯片制造龙头企业。整合已经形成的上下游集成电路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2015年,湖北省成立地方集成电路基金,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三级财政出资,总规模300亿元。弘芯公司投其所好,号称要做先进晶圆制造企业,至少有一部分官员真心相信它是湖北集成电路产业的希望,所以很容易就拿到了土地和贷款。
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武汉弘芯公司实际到位的资本仅有2亿元,恰好是武汉东西湖区拿出来的2亿。占股90%的北京光量蓝图公司实缴资本为0元。这家北京光量蓝图科技公司,是2017年11月2日才成立的,只比弘芯公司早几天,注册资本正好也是18亿,同样没有实缴。它的所有人是李雪艳和曹山。
可以说,武汉弘芯名义上是民企主导,李雪艳、曹山两个人用空壳公司的许诺拿走了主要股权,实际上全靠武汉市两亿国有投资运行。而且这两亿资金还不知道花道什么地方去了,现在连施工单位的几千万工程款都拿不出来。
按照弘芯公司自己的说法,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分两期,一期投资520亿,二期投资760亿元,合计1280亿元。到工程停工的时候,政府的投入远不止这两亿,包括土地出让、银行贷款在内,目前已经花了150亿。就算土地可以收回,总有几十亿的损失。
——《睡前消息·武汉弘芯》
弘芯号称拥有国内“唯一能生产7纳米芯片的光刻机”,实际上直到倒闭跑路都没开封过
弘芯的这台光刻机作为宣传工具高调出场过后,就被闲置了,直到被用来抵押贷款的时候,设备还是未开封状态。说明弘芯公司并不真打算造芯片,只想给媒体传达一个造芯片的概念。从这个细节看,就算弘芯公司拿到全部1280亿资金,恐怕最后还是要破产跑路。
——《睡前消息·武汉弘芯》
曹山骗完武汉又跑去骗济南和珠海,还准备再去贵州骗他个几十亿
弘芯公司自称拥有有大陆唯一7纳米光刻机、总投资上千亿,结果全靠政府的2亿资金运行,现在连厂房都烂尾了。当时马督工提到,发动武汉弘芯项目的关键人物曹山,后来去了济南成立了泉芯公司。
2018年底,弘芯成立一周年,曹山再次找到沈文林当合伙人,他的主业是健身房、家电批发。这两个人合股成立了逸芯珠海公司。逸芯公司又先后分出云芯、天芯和泉芯,其中云芯在贵州、天芯在湖北、泉芯在济南。济南政府不想比武汉的芯片项目落后,直接把泉芯列入 “腾笼换鸟”重点工程,专门从济钢农场收回了39公顷土地,把用地性质变更为工业用地,特批给泉芯公司。
泉芯5.1亿实缴资本,全都是济南市政府掏的钱,曹山一分没出。今年8月,武汉弘芯事件传遍全国,济南这才意识到泉芯项目是大麻烦。为了避免烂尾,政府只能赶紧想办法找人接受。
刚才提到,曹山还有个云芯项目,从股权关系看,股东包括少贵州经营地方债项目的平台,希望西南地方政府不要给曹山投太多钱。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还有成都格芯差点完蛋,幸亏三星接手。
成都的格芯项目就曾经有0元出资大股东,也差点把整个项目拖垮,但负责人的资本渠道多,还有格罗方德公司带来的真实技术经验,所以三星愿意接手项目,还帮格芯在德国建厂。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还有河南郑保华的泷芯,两年投资12.6亿美元,成果只有一圈围墙,几台挖掘机
郑保华据说在中海油驻伦敦分公司工作过,2003年,他跑到美国加州注册了华诚电子公司,一年后又注册了森邦集团,基本上是空壳公司,然后回国宣称要造芯片。
郑保华的第一个项目,是2005年在烟台成立的泷芯公司。当时这个项目号称一期投资12.6亿美元,精度0.18微米,月产3万片,拿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发改委的批准。两年后,这个项目的建设成果只有一圈围墙,买了几台挖掘机当摆设。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郑保华再接再厉,到处忽悠地方政府,甚至又坑了山东一次
除了山东,郑保华在沈阳、天津、郑州、成都、浙江金华,贵州息烽县都忽悠过地方政府。之前的90年代,郑保华还在海南临高搞过项目。1996年,郑保华和三亚文旅开发老板井欣合伙,在临高马袅成立 “和邦炼油厂”,制造了一起国有资产纠纷。6年后,井欣转卖三亚文旅项目股权,成功套现3.3亿。
2006年,郑保华邀请东营市市长到美国考察访问,2007年成立山东东营中联国际公司,号称要投46亿,造0.13微米芯片。这个项目完成了厂房,甚至还从英特尔买了一批设备,最后烂尾。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郑保华现在拿着骗来的钱给自己的美国豪宅交税,岁月静好。
郑保华现在下落不明,但他在加州的豪宅还在正常交税。2006年和他一起去美国考察的东营市长张建华,2018年被纪委发现问题,立案调查,最后判了13年。法院认定,从2006到2011年,张建华滥用职权,给项目提供特批,收了737万贿赂。不知道这里有多少钱来自郑保华。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除了以上几个之外,“中国芯骗”全国泛滥,河北最惨
曹山前面有郑保华的榜样,身边还有很多同行,信心应该还是很足的。最近几年,全国的地方政府都热衷于造芯片。今年3月份,集微网统计过,从2016年到2020年初,全国27省一共上马了301个省级半导体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3万亿,至少有38个项目已经暂停。这里面最惨的是是河北省,30%的项目已经停下来了。
最近几个月,河北省还在不断爆出新问题。10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石家庄的河北昂扬微电子科技公司停转。这个项目自称要造第8代大功率IGBT芯片,现在只有个烂尾的办公楼。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曹山从19年骗倒22年居然还没被抓
武汉号称总投资上千亿的“弘芯”项目,号称拥有全国唯一的7纳米光刻机,骗了政府资金之后烂尾了,留下150亿的债务。但同一个主持者曹山,转身就到济南成立了“泉芯”项目,拿了济南高新区的钱,成立了泉能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国资委注资60亿。这个曹山在贵州还有一个云芯项目,但直到2022年的今天,我不仅没听说曹山被抓,连他的真实身份都没人纰漏。这可能不仅仅是统一社会信用制度能解决的问题。
——《睡前消息·中国芯骗》
曹山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愿意相信曹山的人很多,不比当年相信陈进的人少。所以曹山在武汉搞了弘芯,在济南搞了泉芯,在贵州搞了云芯,最后全部烂尾,糟蹋了起码几十亿资金。现在我们不知道曹山人在哪里,受到了什么惩罚,甚至连曹山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
——《睡前消息·汉芯骗局》
曹山说完再说陈进
陈进骗了国家天文数字经费研制的汉芯一号号称国际先进水平,居然是用砂纸打磨掉外国芯片商标冒充的
到了2003年,陈进拿出汉芯一号样品,邹世昌、许居衍等知名院士,再加上“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严晓浪一致给出高评价,认为“汉芯1号”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也完全过关。
在高规格的汉芯发布会上,验收组当场测试了指纹识别等功能,宣布中国芯片产业进入新时代。而陈进也因此拿到长江学者称号,申请了几十个项目,十几亿国家投资,快速把产品升级到汉芯四代。如果不翻车,陈进可能很快就要成为院士。
2006年,有人在水木清华bbs爆料,说陈进的所谓科研就是造假。举报者拿出最可靠的证据是产品形状都不对。按照陈进申报材料,汉芯一号应该有208只针脚,但是演示的芯片却只有144针。这份确凿无疑的证据迫使交通大学展开调查,最后承认2003年验收的汉芯是假货,是摩托罗拉的原厂芯片打磨掉商标冒充国产样品。
——《睡前消息·汉芯骗局》
汉芯事件直接毁掉未来数十年的中国芯片发展
汉芯事件的处理结果沉重打击了国内的芯片研发领域,连续好多年,社会舆论都分不清谁是科研带头人,谁是骗子。从2008年开始,芯片进口价值连续十年超过石油,但一直到2014年,中国才成立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2018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第二年中国才发起第二期集成电路基金。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陈进可以算是最近几十年中国破坏力最强的骗子。按苏联笑话,他如果参加阅兵,位置应该排到核武器后面。
——《睡前消息·汉芯骗局》
骗局暴露后陈进居然也没被抓
2006年汉芯造假事件暴露后,上海交大做了调查,最后的调查报告承认造假,把还没分出去的科研费用要回来了。但是陈进没有受到任何刑事处罚,之前消耗的科研经费也不需要赔偿。他可以带着这几年赚到的工资奖金,再加上送出去的人情,低调享受富裕生活。现在查询工商信息,可以发现陈进还在芯片行业默默赚钱,岁月静好。
——《睡前消息·汉芯骗局》
马逆老朋友正威也说造芯片,然后造了一堆毛坯房
正威还宣布自己的产业园要搞产业升级,比如说造芯片。但从正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新闻报道来看,或者厂房空着,或者还是搞铜加工。比如正威浙江(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园、甘肃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现在就还是铜杆铜线加工厂。今年7月份,正威集团唯一的上市部分,正威新材公司发公告说要收购铜川市的天健九方公司,准备做毫米波芯片,但8月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天健九方的工厂调查,发现还是毛坯房。
——《睡前消息·基督董秘》
池州正威中华芯都项目从2011年就号称要造芯片,结果一查参保人数只有1人
池州正威中华芯都项目从2011年就号称要造芯片,算是在芯片行业起了个大早,但现在工商信息显示的参保人数只有1人。正威南川电子信息产业园只有一条施工简讯,没有竣工的喜报。还有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园、兰州电子信息产业园、保定汉玉集团总部、威海滨海新区高新材料项目,都在短暂的辉煌之后没了消息。
——《睡前消息·基督董秘》
这次冤大头轮到铜川了,骗了铜川6000万号称能造爱尔兰先进芯片,实际上只能造几块钱的淘宝级芯片
铜川市政府期待芯片卖出去就立刻还钱。没想到,这个项目从头到尾只有铜川市政府投了钱,其他股东只花钱,不投资。直到正威的王文银宣布要收购天健九方,铜川国资也没拿回6000万,所以今年铜川市出台文件,加强投资管理。正威新材现在宣布搞芯片,按科技公司的方式炒股价,把编好的故事拿到铜川市骗了6000万政府投资。完全是因为地方干部好面子,故事讲到2021年还没破。
——《睡前消息·基督董秘》
另外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研制失败
02专项的任务分解到各单位,上海微电子集团负责开发核心设备光刻机,之前和国家商定的目标是2021年搞定28纳米光刻机。虽然距离世界顶尖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也只有十年差距。如果能搞定,大多数中低端芯片都可以在国内造了。
现在已经11月了,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还没有消息,倒是上半年的评审会传出来的消息不太乐观。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今年搞定28纳米光刻机的目标失败了,上海微电子没通过02专项的国家验收。
去年,中国电子学会发表过一篇文章,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情况。大多数我们能在媒体上看到的喜报和突破,都集中在实验室,生产应用领域全面落后。预计2031年到2033年,国产光刻机才能带着整个产业链开始推广,之前我们必须承认美国有足够的技术筹码来逼我们让步。
——《睡前消息·萌弟忘了》

就这形势你放一个名为《我的中国芯》的电视剧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