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专家冯旸赫在乘坐网约车时车祸身亡,滴滴是否涉嫌向境外组织传递信息?

- 8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就算滴滴把数据提供给了美国,美国是如何做到在他乘车的短短几十分钟内就把一辆大货车精准的投送到他的车前面坐等追尾的?是用C-130运输机空投的么?
再说都是同一个滴滴公司,既然他平时生活在长沙,美国为什么不利用滴滴公司在长沙下手,偏得等到他到了警力更强、视频监控更发达的北京出差时下手?是他平时在长沙生活时还是在外地临时出差时更容易下手?
早在1976年2月18日,美国总统福特就签署了第11905号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所有情报机关在国外从事刺杀活动。
1981年12月4日,美国总统里根在第12333号行政命令中对此再次重申。
所以,从1976年起,美国情报机关没有在海外从事过政治刺杀活动,毕竟这是一条红线:
合着CIA这是和他个人有多大的仇,宁可违反美国法律也要干这种足以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的事?
粉红应该不知道什么叫莫斯科规则吧?大国之间在情报活动的底线上都有默认的游戏规则,比如不能对对方的间谍进行暴力袭击,不能制造对方国家的伪钞,不能刺杀对方国家的官员和科学家等。在粉红们眼里,现代情报活动还是遵循丛林法则,想杀谁就杀谁。如果各国情报机关都可以任意刺杀外国科学家,那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应该早就被杀光了吧?
粉红们理解不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你可以刺杀对方国家的科学家,但对方国家势必也要刺杀你的科学家进行报复。而培养一名科学家很不容易,双方是在玩一场浪费自己宝贵资源的无聊游戏。所以双方会确定下来不能刺杀对方科学家的游戏规则。同样的道理,你发现了一名外国间谍,你可以直接把他刺杀了,但对方国家也会刺杀你的间谍。培养一名间谍也不容易,所以国家之间最后会形成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反间谍工作的游戏规则——你可以逮捕外国间谍,但不能直接刺杀。粉红们竟然还在以三岁小孩的思维看待成年人的世界里的游戏规则,以为国家之间一切都只能靠杀人来解决,令人不禁汗颜。
事实上除了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出于自保刺杀过伊朗核科学家和给伊拉克造超级大炮的布尔以外,世界上极少发生一国情报机关刺杀他国科学家的情况。当今世界的各个大国都干不出这么low的事来。你想在科技上压过对方,好好培养你自己的科学家就得了。你刺杀别的国家的科学家,人家就不会刺杀你的科学家来报复么?这跟你刺杀你自己的科学家有什么区别?连一向以海外刺杀活动闻名的俄罗斯情报机关都没有干过这种事,只是刺杀在国外的变节特工和反对势力。不知道粉红们是如何得出“一国情报机关会在非战争状态下刺杀对方国家的科学家”这样的结论的。
再说情报机关在搞刺杀活动时,首要的原则是不可追查性,也就是不会留下让人追查到自己的线索。
所以俄罗斯间谍会选择把神经毒剂抹在刺杀对象的车门把手上,因为神经毒剂又没有编号。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会用雨伞枪发射蓖麻毒素弹丸,这样就不会留下普通枪支的子弹上的膛线和弹壳底座上的编号。
粉红们的思路可倒好,你弄个大货车来撞车,难道大货车没有牌照么?北京的道路上没有视频监控么?别人不知道是哪辆大货车撞的么?由车查不到司机么?抓到司机后还撬不开他的嘴么?撬开他的嘴后还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干的么?
这整个行动完全没有不可追查性可言,哪个国家的情报机关会这么傻?
再说了,如果是外国情报机关策划的刺杀,那肇事司机为什么会到案?
正常来讲,如果他是外国间谍或者外国间谍雇佣的人,他是断然不敢留在现场接受调查的。外国情报机关要么事先让他买好机票,行动结束后立即逃往海外,要么把他杀了灭口,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大活口?留着他将来在记者招待会上指证自己?
编辑于 2023-07-18 21:0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黄金大亨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戒烟室主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tevenJo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