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个回答

是什么让 90 后、00 后重拾起了父辈们的持家传统?如今爱存钱与父辈们有何不一样?

麦兜都行
3个点赞 👍

这个时代划分其实有问题,毕竟九零后的父母有可能从六零后到七零后都有,但零零后的父母可能就七零后到八零后,中间七零后这个群体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毕竟其实相对于八零年代的人来说,他们成长在一种无所适从的社会里,因为什么都在变,你想想改革开放是哪年,而他们又目睹了些什么?

至于所谓的父母的持家传统,就令我发笑,毕竟中国这么大,一个北京的普通孩子跟贵州山沟里的普通孩子家里的持家传统一样吗?一个父母都是高官的孩子跟一个农村的普通少年的持家传统能一样吗?你让我说什么呢?

真不是我本人故意要消灭或者质疑这个问题,而是九零或者零零后的父母,他们其实已经是参与变革的一代,在他们的身上那种原始的小农经济的逻辑烙印已经非常淡了。注意啊,我说的是传统小农经济,逻辑是什么呢?少吃一口,多攒一斗,把粮食存下来,卖成钱,退可以备灾备荒,进可以扩大再生产,买地(生产资料扩张)或者给孩子娶媳妇儿繁衍下一代(劳动力扩张)。

你说九零后和零零后存不存钱我不知道,我没数据,但我知道他们一定很痛苦,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获得易掌握的生产资料。他们作为生产力没有生产资料,那么生产率与生产资料二者无法相互作用的话,意味着他们只能在城市里坐着等就业,如果就不了业的话,要么啃老,要么活生生的等饿死。

你看这两年的青年就业率,我们就拿统计局数据来说,20%出头,你琢磨琢磨,这些孩子如果就不了业,家里再给他们一点压力,他们会不会抑郁,会不会精神病?会不会一时想不开自我了断?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甚至于走极端?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自从某二流报纸强行试图让大学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失败之后,有一个词被创造出来,并持续被提及,叫做全职儿女。其实上面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现在社会安排不了这么多想要至少是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劳动力。怎么办呢?回家找爹妈去吧。

知乎上总有人说我这个人写回答极端且激进,但您各位细琢磨一下啊,经济高速发展是谁说的?开放之后稳中向好是谁说的?治理水平极大提升是谁说的?结果遇到了问题,就这?把大学生把九零后零零后这个包袱甩给家庭?它他妈就这么治理的是吧?它经济就是这么发展的是吧?这他妈不就是个乐子吗?

现在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其实极为恶劣,都不只是没有保障体系,而是不仅不给你钱还要从你身上捞钱。零零后还好一点,才20多岁嘛。九零后大一点的33左右了吧?爹妈该养老了吧?你说他不攒钱怎么办呢?出点儿什么事眼睁睁的看着老人就这么走吗?

我在其他回答里其实说过年轻人顺应经济大周期做空人口再生产的一系列领域,包括不限于恋爱(可能谈无结果恋爱)、结婚、生育。这是基于经济理性的选择,同时也是这些年轻人与长辈存钱的区别——他们拒绝进行任何意义上的再生产。

编辑于 2023-07-20 20:07・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陆仁贾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