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讽刺的差异却让90、00后重新和父辈一样存钱,父辈存钱的原因是苦惯了,年轻人存钱的原因是怕过苦日子。
年轻人现在的消费和工作稳定性直接挂钩,身边很多朋友如果是在体制内工作的,敢把房贷月供拉到平均月收入+公积金的85%,如果是非稳定性收入的,过去不敢加杠杆,现在还在提前还贷去杠杆。
如果不谈房产方面的巨额开销,其他方面的消费也是同理,未来越是不明朗的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存钱。
如果说父辈存钱和年轻人存钱有什么共同点,那其中必然有对"成家"浓烈或淡薄的渴望,父辈攒钱是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年轻人虽然很多人表现的对成家没有迫切的需求,但是内心对这种阶段性成长多少有些内心的企盼。
不过比起父辈的生娃无非是家里加双筷子,现在的年轻人不攒到一定程度的物质基础,基本不考虑成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年轻人真的很"悲凉",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很多男性特别"痛恨丈母娘",总觉得部分女性和她们的妈妈非常物质,一定要有房才能结婚。极具讽刺的是,现在很多年轻男性不这样了,考虑的问题是即使婚强行结成了,在这种环境下生下来的孩子只会是...........,凡是话题涉及到孩子,很多父母会一下子沉默,套用一句网络俗语"在你否定我之前,我已经先否定我自己了"。
以前很多男生没有房子但是想和自己喜欢的女孩成婚,引发了很多社会热议,现在一想到孩子和房贷,不少男生直接连喜欢的女孩也没了兴趣,往出租屋一躺,爱咋地咋地吧。
现在年轻人很多人处于一个很有意思的状态,独身+不稳定工作+出租屋,能攒下钱且安全感不断增加,一旦有了其他方面的任何开销比如购房、谈对象、家庭开销,立马整个人仿佛绑定在随时会沉的船上那般缺乏安全感。
发布于 2023-07-18 20:14・IP 属地江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