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个回答

是什么让 90 后、00 后重拾起了父辈们的持家传统?如今爱存钱与父辈们有何不一样?

麦兜都行
3个点赞 👍

最直接的还是投资渠道的匮乏。

改开以来已经四十多年了。但对于普通居民而言,投资渠道还是很匮乏的。

过去二十多年,房地产是一大投资渠道,大量的个人,无论是从投资角度,还是从自住角度,都事实上参与到一个全民火热的住宅投资项目中。

居民自住房的比例很高,但股市的发展,却一直不够顺利。股市募集资金,融通资金,股权融资,利润分红,这一套基本制度的运行,不够顺畅。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不够稳健。股市和债市,向对应的投资者都太少,而收益率和资金规模又紧密相关。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父辈是挣钱,存银行,银行低息存款,对国企低息放贷,对民企严格审核高息放贷。

不愿意存银行的,往往偏偏喜欢走民间借贷的路子。所以,不时就会出现什么非法集资,高利贷,金融诈骗。

到了80后与90后,其实也没什么差别。表面上看是孤注一掷,买房买车,高负债。好像不在勤俭持家了,好像在超前消费了。但实际上内核从来没有变,从来都是为了持家。房子是自住,也是投资,车子是消费,但也是基本的交通工具。房车贷款一背上,衣服不舍得买,外卖不舍得点。又哪里来的潇洒和挥霍。

对于普通居民的日常居家生活而言,勤俭持家,从来都是以一贯之的,存钱也都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时间太长,消费时间闲暇时间太少,乃至于对于社会新闻,对于资产投资的了解时间,同样太少。

很多人,抱怨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往往会抱怨企业假账,政府监管不利。但最为根本的,投资者教育是不完善的。因为广大的工薪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没有时间,没有闲暇,没有精力去了解投资。当信息是空白的情况下,又和谈胆量来投资呢。无论是股票,企业,报表,还是机构投资者,都需要居民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没有闲暇,没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一旦有一点投资意识,往往会被骗得倾家荡产。

90后和00后,比父辈们更好的一点,大概就是金融知识更加丰富,学习能力更强。当房市的投资价值下降,银行的存款保持低位的情况下,年轻人们,可能会更多的将资金投向金融市场,投向股市和债市。

但人类社会发展到如今,社会财富的主要掌控者,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的选择,才最终决定资产配置的状况。


当然,就业的不稳定,工作的不稳定,未来的婚姻的不稳定,社会福利的缺乏,都会使得年轻人尽量存钱,减少消费,储蓄倾向会上升。但年轻人的储蓄上升,只是经济体系的小变量,力量微弱。

发布于 2023-07-18 13:01・IP 属地四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常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