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个回答

网络上对华为与小米的争论本质是什么?

Hxlee
387个点赞 👍

看了部分回答,说的云里雾里,其实根本没说到点子上。

小米和华为唯二的不同就是,华为比小米规模大得多,经营的时间久得多。所以具体到网络上的争论,无非是新势力和老势力互相看不顺眼。

再说直接点就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和迷信权威的人之间的冲突。

我们就拿小米的杂货铺和华为的家居生态来说。15年就有争论,当时情况未定这非常正常也非常正确。然而到现在Hi-Link基本没了,支持鸿蒙的家用电器你不专门搜索都搜索不到,所谓的智慧屏也几乎没做起来。而米家这个生态几乎可以买到任何你想要的家电,电视多年国内第一、空调快干到TOP5,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品类繁多,小家电几乎可以满足一切细分需求。A-iot部门一个季度的营收都突破200亿人民币了。

就是在这样一边倒的情况下,依旧有大量的人觉得华为的智能家居吊打米家,而且拿出来的证据居然是一套四万块起步的全屋智能方案,他们全然不顾中国居住环境和相应的电器设备。

如果这样都没有争论,那年轻一代恐怕真的没有希望了。

手机上的争论其实是最多的,当我们每次拿出硬件参数对比的时候,他们会干什么?会拿出国产、自研、设计、产品力来反驳,而当两个都是国产的时候,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寻找它不够国产的地方,然后竭尽全力去脑补自己吹得这个东西连矿石都是国产的。

所以啊,这就是理性和狂热,思考和迷信,独立和跟随的区别。

在这里我可以很猖狂的说,我认识的所有米粉,他们对产品都是有自己理解的,对产品的功能以及使用场景,都是有深入研究的,只需要短时间的培养,他们都是产品经理的好苗子。

但是在华为粉丝身上,我见不到这些。大部分华为粉丝对硬件没有丝毫概念,对产品使用也有明显不足。

技工贸和贸工技只是特定于九十年代的产物,因为当时的国内市场几乎没有,1996年12月,全国电话网总容量才突破1亿门。而到了2010年以后,中国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电子信息工业体系,不同时具备技术和品牌,没法做大公司。

华为早就不是技工贸了,如果是技工贸,那么采购的地位必然是非常高,但我们都知道采购在华为是什么地位。同时,技工贸本身就有一个重大问题,营销部门的话语权非常低,活下来的所有技工贸类型的企业,最终都是零部件供应商,而华为不是。

小米也不是纯正的互联网企业,硬件产品只有营销能互联网化(营销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但不包括具体的硬件开发,它只是正确定义硬件开发的手段),不可能整体互联网化,乐视和360手机的落幕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我们争论没关系,争论的时候要有共同的出发点,比如讨论P60和小米13,你要是默认去掉5G去掉制裁,那就很容易沟通。(不讨论5G约等于不用管制裁了,就是讨论产品本身)

如果出发点一样,根本不会有这些争论。当然,在网上看到的争论,通常都是营销。

发布于 2023-09-10 05:43・IP 属地广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ssertp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