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社会形态。
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3者正在发生矛盾和冲突,在不断斗争和磨合之中,在不久的未来,至少会有1个发生改变,或者崩溃。
当今生产力的状况,主要是生产过剩和消费萎靡共存的矛盾。
过去是外向型经济,乘着经济全球化的便车,国内通过人口红利、产业化集群优势,负责给全世界生产低端和廉价的商品,换取国外的资金、技术,形成经济发展的循环。
国外,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各国拉升原材料成本,想着从经济全球化中捞一杯羹,加上国际冲突和国外地局势动荡,美国的国家战略从反恐转为大国竞争,带来经济制裁、科技制裁、军事围堵对抗等,经济全球化的局势出现恶化,出口下滑。
国内,贫富差距过大和不断加深,有钱的数量极少,几乎只消费奢侈品,而缺钱的数量极多,生存压力大和储蓄避险,导致国内的总体消费量在不断走低。生产的大量工业产品,国内消费不动,烂在自己手里,出现倒牛奶、炸楼房等去生产力的现象。
在人治环境下,人是极大的不确定因数,过去的集体化、下乡插队、计划经济、凭票供应、知青返乡、改革开放、价格闯关、下岗、全民下海、入世、接轨、金融危机、楼市爆发等事件,从农业人口超过8亿到现在的不足2亿,从人口过剩到现在的人口负增长,从物资绝对匮乏到供不应求再到现在的生产过剩和消费萎靡等现象,这是上限高、下限低的经济生产模式。可以消耗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凝聚力,迅速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做出绩效形成正反馈,但非常依赖领导者的主观能动力、判断力和训政水平,容易滋生贪污和腐败等问题。
在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不足的时候,把人治转化为法治,兑现依法治国的承诺,实事求是,不去追上限,而是保住社会发展的下限,才是更优的选择。
发布于 2023-07-18 03:34・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