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几百年来根本就没有变过。
如果他们援助你,是因为你有利用价值;如果他们不理你,那是因为你没有利用价值;如果他们已经对你不耐烦了,说明你已经快要失去利用价值了。

奇怪的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依然有很多人迷信西方的政治正确。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为了保卫上海拱卫南京同时阻止日本本土调往中国的军队从上海登陆,蒋介石决定在上海打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这场被称为淞沪会战的战役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其中有部队之间协调不力以及关键战区投降怯战的主观因素,也有失去制空制海权及器不如人的客观因素。
但是这其中蒋介石蛇鼠两头,将相当大的一部分期望放在西方国家调停上,也是造成淞沪会战失败,将80万抗战志士陷于险境的关键因素。
在淞沪会战中,蒋介石多次发出往暂缓攻击的命令,导致日本军队占领了先机,而在后期,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日军有包围部分中国军队的可能下,蒋介石又迫于国际形势一而再的要求军队死守。最后淞沪战场的中国士兵撤退时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数十万军队挤在一起毫无秩序的撤退,而日军的战斗机则在中国军队的头顶上肆无忌惮的投弹和扫射,造成了大量伤亡。
这就是蒋介石将80万军队当做筹码拿到布鲁塞尔当赌注的结果,最后不仅带来了战场上的失利,还带来了政治上的失败。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最后也这个会议连谴责日本都做不到,只是要求日本停止敌对行动。
泽连斯基在“民主斗士”光环加身后,也迷信于西方的政治正确,自认为只要扛着民主的大旗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殊不知泽连斯基“携6国相印”周游于列国之间获取坦克大炮等军事装备不是因为皿主滋油,而是因为乌克兰那时候有利用价值。

但是现在美国得到了欧洲的资金和产业,欧洲得到了人口,所有的国家都获得了能够获得的东西,俄乌冲突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状态,而泽连斯基也逐渐失去了利用价值,“民主光环”燃烧殆尽的时候泽连斯基是该考虑考虑乌克兰何去何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