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就是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宏观经济的国民经济决定理论,其目标就是维持经济增长,保证就业和稳定物价。
蔡京的“丰亨豫大”确实在社会福利和教育体系有很多积极的表现,但是他在经济政策方面,无论是专卖改革还是货币改革,最终都是以牺牲国家信誉作为代价,实施了明抢。尤其是当十大钱的推出,造成商家惜售,物价腾飞。
看看政和七年的两件事,一件是750亩的皇家园林“艮岳”建成,一件是“七年,瀛、沧州河决,沧州城不没者三版,民死者百余万”。再看看宣和四年的军备,“河朔……须之用百无一有。如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须旋舂簸仅得其半……军器甚阙……至於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蔡京无视基建和军备,鼎力纵容的花石纲和权贵的奢侈挥霍和凯恩斯主义的扩大政府开支的含义更是背道而驰。
蔡京的丰亨豫大与凯恩斯主义最大的本质区别,也是蔡京与他的新党前辈王安石、章惇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固宠媚上和富国强兵。所以同为变法,王安石可以河湟拓边,三面包围西夏。章惇可以拿下横山,让党项人吃着沙子俯首称臣。而蔡京却给靖康之耻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故而有“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一说。
现在有很多人借用“开元之末,姚宋何罪”替蔡京开脱,这真是与李鸿章的“裱糊匠”之词异曲同工。其实就是“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亦知国家之事,必至于斯乎?”蔡(京)答云:“非不知也,将谓老身可以幸免。”
发布于 2023-07-07 23:49・IP 属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