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点近期的一点思考;以后的新常态可能是:
工业品通缩、生鲜品通胀;
真实的经济可能是螺旋式走低、没有底。
为什么?因为现在是真正的内外交困。
第一点:我们一直是出口导向的经济,现在硬刚整个西方金主,出口垮了地基就动了。
虽然有14亿人口、但是超级悬殊的贫富分化和6亿人人均收入不到1000的基本盘根本就撑不起内循环。
第二点畸形的房价收入比,不仅断送了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而且犹如一个吸血怪兽不断抽血经济。
超级地租最终会转为为隐形税收附加在商品售价上,而对未来的绝望和捉襟见肘的现实逼迫越来越多的人精打细算。
能不消费的就不消费,能晚消费的就不会提前消费。
体现在经济层面就是非必需品价格和必需品价格劈叉。
而且越是放水劈叉的越厉害。
现在高失业率和低消费的恶性循环已经基本形成,经济螺旋下跌已经不可避免。
可能的出路或者变数在哪里?
1、改革,复活外循环。
内循环肯定是指望不了的,继续走出口拉经济的老路前提是能和西方友好做生意。
体制的差异加现在民粹主义,不彻底决裂干仗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不可能回到过去刚入WTO那会了。
体制改革那更是大是大非的ZZ问题,所以改革的可能性太小。
2、打掉超级地租,盘活内循环。
庞大的低收入人群基数+超级地租阻塞了内循环。
但是超级地租绑定了少部分人的财富和金融系统风险,打掉的短期阵痛和不可控风险也是不可小视。
两条路都是牵扯根基的血路,没有外部事件或者力量的推动,谁有勇气和胆量主动做这个重大选择?
口罩把经济螺旋下滑的死亡循环打开了,但是对“重大选择”还是欠点火候!
最后。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期盼大家都能平稳度过这个艰难时期。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发布于 2023-07-01 13:36・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