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展外外贸还吃香吗?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锦日外贸名录集 - 0 个点赞 👍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香与不香的时候哈,在认为最不香的时候入局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明天总是比昨天香。
言归正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行业细分,差异化入局,要做积累准备,日积月累你将会很快拥有自己的天地。
祝福你!
发布于 2023-06-29 23:5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跨境外贸 - 0 个点赞 👍
每一种方法里都有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这就取决于你是怎么做的了。
来说一说展会,思维开拓一下。展会很多都是邀请的老客户来,新客户来这么大的集合了全国优秀的供应商的展会,一定是货比好多家,最终选择谁,这个不一定的,这是客观情况。其次看到展会拿到大订单的,其实已经跟踪了很久的了。不了解的就觉得去展会谁都能拿到订单回来,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而且专门靠展会拿客户的企业,团队都很专业的,网络上都是做了很多调查和准备的,甚至看到一个目标客户的时候,会有利用科技设备用好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客户走入他们的摊位。
我们是要适应环境和趋势的,不是让环境和趋势来适应自己的。那你展会前都会做哪些准备呢?展会中需要个人哪些能力呢?你具备的这些的能力对线上的平台开发客户有哪些帮助呢?
所以要不断去学习进步,不能固封自守,那绝对是不行的。
而且要看趋势,线下展会陌拜这种开发方式效果已经很不高了,线上的B2B平台竞争也都快白热化了,跨境电商也快红海了,直播起航,好像外贸方式一下子让很多很多外贸人有点赶不上趟的感觉。所以必须要了解行业趋势和方向,要不然就如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一样,被时代多抛弃,不是你不好,而是不需要了。
个人分析外贸展会呈现如下特征:
1、费用昂贵:
(1)国内展会以广交会为例——3*3 平方米的标准摊位,官方的价格是2.5 万元人民币,但是由于展位紧张,造成价格不断上涨,现在十几万元一个展位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展位位置不一定占有优势;国际展会:通过当地的外经贸协会等组织,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但一般出国参展的费用会在2-3 万元/人,3*3 平方米的展位一般在4 万元人民币左右,总费用应该不低于10 万元人民币。
(2)参展样品的运输及保管也是一项不菲的开销。
2、程序复杂:
(1)由于涉及到展品出口、兑换外汇等问题,一般企业要参加出国展览必须由经国家批准的有出展权的主办单位来组织。这样的主办单位全国有200 家,包括贸促会系统(地方分会与行业分会)、各地经贸委、大型外贸工贸总公司、大型商会等。
(2)有可能被拒签——有些时候,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国家组团参展会在签证方面常遭遇拒签。比如:2005 年1 月6 日到9 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隆重登场。不过遗憾的是,展会开幕6 天前,我们从英国《金融时报》得到这样的消息——“50%签证受阻,中国企业可能无缘美国CES 会展”!从现场情况来看,日本、韩国、美国等消费类电子企业唱主角,中国参展企业可以说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如何与国际消费类电子终端商接轨,成为国内企业心中的痛。
(3)还有可能会在国外参展时遭遇排挤——当地政府对本地企业的保护政策,原因是:中国都是直接的生产商,当地则是进口代理商,生产商直接参展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导致当地政府出面保护。
(4)受外界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SARS、禽流感、战争恐怖事件等。
3、时间短:
展会时间一般在3-7 天之间,在参展的短短几天时间内,摊位布置得好与坏、带去的样品有无损坏、是否合乎当地市场的需求、外贸人员能否把握住机会等等因素都是来不及调整的。
4、被分流的买家群:
(1)由于时间短、客流量大、展位位置好坏不一等因素,直接导致企业的目标客户不集中——即使买家参观了商展,也不能保证他们会找到您的展位;即便买家到了您的展位前,如果您正忙于接待另一位客户,也容易与之失之交臂。
(2)现在国外举办的展会名目繁多,如德国科隆、法兰克福、美国芝加哥、拉斯维加斯等著名展会城市,每年平均要举行15 次大型国际博览会。但不是每个展会都能吸引到大批高质量的买家,高频率的展会必然造成买家群的分流,商展也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选择哪个展会才能遇到您的潜在买家呢?
5、买家的局限性:
(1)固定的展会会形成固定的买家群,很多去国外参展的企业都曾反映:参加了几个展会后,却发现有很多固定的买家在采购。毫无疑问,这不利于企业与新的客户群建立联系。
(2)国外买家不可能仅仅只在展会期间采购或更换供应商,他们早就开始利用网络更为便捷地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展会期间再有目的地到对方摊位或公司考察。
(3)从采购周期上看,一些买家进行固定式采购,那么每年通过一二次的展会就可以让他们找到想要的供应商;然而,大多数买家,他们除了少量明确的采购外,更多的是一些不确定、临时性的采购需求,固定的展会怎么能够满足他们呢?
6、展会上的价格竞争更为激烈:
(1)展会尤其是广交会上,同行过度集中,价格透明,企业之间为赢得更多的订单而互相压价、甚至恶意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企业曾这样评价广交会:“那里像是一个价格屠宰厂,国内企业都在痛苦地降价;买家来广交会时也会受到困扰,因为生产企业实在太多了,再加上部分吸血买家(即很多靠压价的中间商)的存在,所以我们不会去广交会拼抢‘带血带泪’的订单。”
(2)很多买家以签合作意向书为由来取得最低价格。而且这种合作意向书并非真正的合同,履行成功率较低。
7、新产品受到影响:
(1)展会的时效性差,对于很多想尽快推广新产品的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缺憾。因为展会都有固定时间,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或两次,而新产品的生命周期有限,如果单纯依靠参展的方式推向海外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新产品获得的利润空间就会大大压缩(那时它可能已经是老产品了)。
(2)在展会之前无法让新产品接受市场考验。
(3)参加展会会让同行及竞争对手对企业的产品了如指掌。
8、对外贸人员的考验:
参展人员由于参展经验不足或者专业性不强(比如沟通能力欠缺等),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挖掘客户的需求并将自己的产品的优势展示给客户有困难,就很有可能会把握不住一些有意向的客户,要知道外贸人员的角色不仅仅是翻译。
9、展会主要是以老客户见面为主:
现在的参展商参加广交会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维护老客户。所以对新的前去参展的企业而言,参展的风险比较大。
10、参展是否只为了收集名片?
大部分参展商都会从展会上收集到三、四百张买家名片,然后再通过邮件或者电话去跟这部分买家联系,可能您已经错过了与买家洽谈的最佳时机,也可能会出现买家对企业印象不深的情况。
如今是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任何信息都基本上可以从网上获取,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开发客户的方法,有免费也有付费的,付费的开发软件最贵也才2000多一年,这里不说B2B平台,参加一场展会的价格远远不止2000,这对公司来说真的吃不消。
做展会可以根据各个公司的实力,如果是大公司产品种类比较多的话是可以去做的,小公司小产品就找别的方法开发客户吧。如果有好的想法,请评论区分享出来,我很愿意跟大家一起深入探讨。
你可能还需要:
发布于 2023-08-15 14:04・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Ox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