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朋友接到猎头电话,推荐一家民营企业的财务高管职位。
朋友来询问我的意见,我说:薪水、级别、平台都不错,只有一点你要做好思想准备。那就是头一年或者两年,你的主要精力都会花在证明财务部存在的价值,以及提升财务部的地位上。
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财务地位自然不同,但大同小异的点,是越不规范的公司,规模越小的公司,越是在初创期的公司,财务的地位就相对越低。
这也很正常。公司在初期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扩张,除了融资和股权及税务等事务,对财务在日常财务管控的需求不高。
另外,由于一些企业主个人认知的偏好,和管理水平的局限性,即便企业已经做大,依然从心底里觉得财务就是没用的部门,地位等同于守门口的保安,食堂里打菜的阿姨,以及前台帮忙倒水的小妹。
在这样的公司里,从老板的思想认知,到整个公司的管理模式,都没财务什么地位。
所以当财务人去到这种公司工作,自然会发现举步维艰。说话没人听,要求没人理,建议无人采用,变革无法推动,同事爱答不理,都是常见的事。
破局不是不行,如我之前所说,需要付出大概1-2年的时间和精力,去扭转人的认知,重建整个企业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流程。
我之前曾有过在刚合并的公司里,树立财务地位和从头到尾新建管理流程的经历。坦白说,如果不是年轻力壮,早就吐血三升。
虽然时间不长,成效尚可,但付出的心力,可能是我在外企的十倍还不止。(成效包括:让财务部从后台走到前端,参与业务决策,包括新产品研发在内。给财务部员工提升职位等级,加薪水,申请假期。财务部下发的各种要求,得到严格的执行。推动的各种新制度新流程,都顺利落地。核算分析体系搭建成功。等等。可能还包括我这个财务负责人能跟老板坦诚沟通甚至拍桌子吧。)
总结下来,主要采取的有效行动有:
1-初期跟大股东的信任度建立
2-在大股东对组织架构进行大幅改革的同时,把全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确保符合内控和流程要求,以及把财务的介入,放到业务决策前端。这种改革的机会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没有这个背景,去颠覆架构和推动流程改革,可能效果要大打折扣。
3-积极举手参与各种重大项目,包括市场营销、市场推广活动,投融资项目,以及各种改进提高项目,并努力表现出积极、利他的态度,和高效、专业的能力,和按时交付高质量的结果。从而获得真正做事的平级部门的信任及支持
4-跟老板保持高频率的沟通,将自己的理念、工作重点和计划,以及各种进展,坦诚沟通。让他了解,并支持财务的工作。
5-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得出坚定的意志力,快速决断力、高速学习力、超强适应力,以及始终强势的沟通和坚定立场。当财务同事跟其他部门发生分歧,从大局出发来判断,但强势对外,柔性对内。
比如说,会计要求业务部门同事提交资料,如不顺利,会计处理不了的,我会出面去协调,或者温柔询问并指导推动,或者强势下压。
但是,我回顾下来觉得有遗憾的点是:
1-过于严肃,过于强势,情绪不够稳定,沟通不够圆滑。
后来我才领悟到了,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推动工作,要比愁眉苦脸、如临大敌的状态,好许多许多倍。只是年轻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紧张和焦虑,到了一定的年龄,阅历增加,心态变了,就什么都觉得是小菜。
2-先对上,再对下。最最要紧是向上管理,搞定老板,搞定最关键的几个决策人。然后再去整理历史资料,整顿基础数据。而不是反过来。不要试图用至下而上的方式做出业绩,再去沟通。
总之,财务的地位,是企业的二把手,是总经理的左右手,是业务团队的合作伙伴,扮演着诸如军师、大管家、战友等诸多角色。要建立和夯实这个地位,需要长久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既要说,更要做。既要走上层路线,又要扎根基层去做实事。其实,就跟所有的事情一样,想要做成,都不容易,都要付出时间、精力、心力。
我是大雨落幽燕。

出差顺便回老家啦,水果自由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