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第三节能领先美国那是相当不错了,至少我印象里各级别比赛这好像是第一次。当然最主要的是比赛中看到了希望,特别是锋线球员,不单有极佳的动态素质,还不怕对抗,精神上也敢打敢拼,最主要的持球能力也不错。你要知道近些年除了小丁外男篮的锋线就没有能持明白球的。所以出现这么强的锋线苗子还是很高兴的。
相对的后卫位置确实表现比较一般了,包括近期被舆论看好的赵维伦,他的身体素质实在太耽误事了。他不单是矮和对抗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作为矮个子球员,他的速度实在是说不上快。
其实小个子球员防守大个子的时候吃亏是大概率的,但一般来说小个子有小个子的速度优势,可以在自己的进攻端想办法找回一些场子突对手几个。一旦对手开始顾及小个子的速度,就不会过份的贴身防守,防止被过。这样小个子的运球压力也会相应的减少。另外小个子的速度优势也会改变对方教练的思路,让对方考虑是不是该放弃身高优势派上速度快的矮个子进行防守(例如19年男篮世界杯,对方的矮个子后卫郭艾伦应付起来很费劲,所以李楠后期派上了脚步更快但身高不高,进攻能力一般的孙铭徽来对位)。可惜的是赵维伦这方面是没指望了。
一说矮个子球员,很多人就提到现在国家队的二矮赵继伟和孙铭徽,但你要知道赵继伟速度还是很快的,而孙铭徽不单速度快,还能跳。在身体素质方面,小赵还是比不上这两位的。还有一个对比,本场的孙亚辉就利用速度突了对手好几个,使得之前没少挨批评的他在场上那段时间球队表现似乎更好一些。
总之速度是没有身高和对抗的小个子的难得优势了,但小赵恰恰不具备这点。就算他未来长到190,那很大概率就是一个有控球的原帅罢了。有控球的原帅虽然也不差,但距离大家给小赵定的后场核心的级别似乎还是差不少的。
当然我在这也不是说小赵不好,毕竟他还年轻,但动态素质一般的他,如果真的想承担起男篮后场核心的重任的话,除了增重成为小钢炮外,就只有从技术方面精益求精这华山一条路了。
另外他本场表现一般除了自身身体原因外,球队的挡拆战术效果一般也是原因之一,首先这支国青队内线的挡拆太虚了,很多时候挡不住人。如果有好的挡拆的话,投射能力较佳的赵维伦应该会获得更多的投射机会。另外就是挡拆过程中对方一旦包夹,队友的支援和挡拆球员下顺时机,后卫的出球时机也似乎练的也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