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挺想去看这部电影的,但是剧透的差不多了,就也不用费钱了。
陈思诚是个很厉害的商业导演,厉害的点不在于他总能找到社会热点去改编剧本,
而在于他为电影销售做的一系列工作,放在整个导演界,也是相当全能炸裂的角色。
这部电影,打着“女性悬疑”的旗号,恰好是因为这几年悬疑精品剧和女性向题材的火热,
但这部电影,如果要深究其人物角色和悬疑之下的价值观,
那我觉得,女性向表面影藏下的,是充满男性幻想的规训欲望。
当然,我不建议大家消费一个商业电影的时候,非得带着价值观去看,没必要。
这只是一部,商业电影而已,甚至放在影视上,是不可能排上号的。
关于李木子在牢笼里,能不能逃生,可以看很多视频和图片解说,专业的潜水运动员会告诉你:
即使是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尝试自救,并且可能性不小。
没有人想死——这是人性。
但导演为了突出“爱情的绝望,不如死了算了,至少海底星空还是浪漫的”,
直接让她放弃自救了。
人性本能,母性本能,复仇本能,都干不过“爱情已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这一点,电影对李木子和渣男的相遇也铺垫了很多,
“他是我人生的救命稻草,是唯一的光”,
多可怕啊,一个健全的成年人,会把认识几天,故意用吊桥效应制造出来的激情,当做人生唯一的光。
所以她想离婚,甚至离婚还分给他两千多万。
李木子,一个生活原则上,基本不利己的人,这真的很反常了。
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工具人。
爱情的绝望,是为了来衬托,一个女人,没了爱情就不能活。
至少死在海底星空和爱人手里,这种诡谲的想法,让我瞬间想到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的文化特质:
伤物,凄美,为了纯粹性而慷慨赴死。
多压抑呀。
我们的文化特质是:野火烧不尽,是迸发出生命力,是逆境反转,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这又让我想到,不少中国男性理想中的伴侣:日本女人。
他们没出过国,也没见过日本女人,但他们通过日本的影视文化,甚至是小短片来了解和理解一个国家的女性处境与人格表现。
荒谬吗?
但确实不少男的都会说:要是能有个日本老婆,就太享福了。
李木子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带有物哀特质的、父母双亡的、缺爱的白富美。
她遭遇了背叛,还怀了背叛者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她违背了活着的本能,被溺死在海底。
李木子死了,
但物哀的凄美的决绝的纯粹的爱情活了,
就像一个海底幽灵,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