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2023JCR报告发布,AHCI和ESCI首次获得影响因子,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你关注的期刊走势如何?

学术V
3个点赞 👍

今年JCR的最大变化有两个:

1、ESCI和AHCI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SCIE期刊9502本、ESCI期刊8214本、SSCI期刊3557本、AHCI期刊1834本,可以看出AHCI和ESCI没有获得分区

注:上述部分期刊可能由于收录年限不够而无法获得影响因子。

2、自2023年起,影响因子只保留1位小数(此前为3位)。

那么,到底什么是JCR,其中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JCR的收录范围。

JCR创办之初,仅包含SCI期刊,后来陆续引入SSCI和AHCI期刊。2021年发布的2020JCR首次引入了ESCI期刊的数据。因此,虽然目前SCI和SSCI数量为12000左右,但JCR数据库中则已经涵盖了超过20000本的期刊。注:2023年前虽然JCR已收录了AHCI和ESCI期刊,但并无影响因子。自2023年起,AHCI和ESCI也将获得影响因子。

JCR的起源及其中的具体内容。

说起JCR,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影响因子。确实,JCR的出现与影响因子密不可分。

  • 1955年,SCI的创始人和影响因子的发明者尤金·加菲尔德博士(Dr. Eugene Garfield)提出了“引文索引”的概念,其中便蕴含了影响因子的思想。
  • 1960年,加菲尔德正式创立了科睿唯安的起源—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
  • 1963年,加菲尔德和Irving H. Sher正式创造了期刊影响因子,同年出版了首期SCI。
  • 1975年,利用过去10年来的数据检索经验,ISI发布了首期JCR。这期JCR基于1974年的SCI数据,包含了2400 余种期刊的40多万篇论文,以及完整的影响因子列表。从此,JCR正式登上期刊检索领域的历史舞台,并成为继WOS之后最重要的期刊数据库之一。

早期的JCR与影响因子关系甚密,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时至今日,JCR数据库中的内容已经远远不止不止影响因子这么简单。

除了影响因子,主要还包括:

  1. JCR分区:按照WOS的254个学科,把所有期刊按各个学科领域分类后,以影响因子为标准,平均分为4等分,即是Q1~Q4区。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期刊可能出现在多个学科中,在某个学科为Q1区,但在另外一个学科中则可能为Q2区。
  2. 2004-2015年间,陆续推出了去除自引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 Without Self Cites),五年影响因子(5 Year Journal Impact Factor),特征影响因子(Eigenfactor Score),论文影响力(Article Influence Score)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The JIF Percentile)等指标。
  3. 2020年,引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数据,展示了期刊文章开放获取的比例。
  4. 2021年,推出了全新的指标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JCI),以及与之相应的JCI分区。(具体可参见:JCR全新指标,挑战影响因子)
  5. 每年JCR发布影响因子和JCR分区的时候,还会一并发布镇压期刊目录和编辑关注期刊目录(主要来自于不正常的引用情况,包含总自引过高、堆叠引用、单篇自引过高等原因)。其中,镇压期刊当年不能获得影响因子,一般在年底的中科院分区也无法获得分区。
  6.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JCR数据库中还包含各个期刊的Citation distribution,Cited Half-life,Normalized Eigenfactor,Immediacy Index以及国家(地区)、机构分布等内容。

我是@学术V,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编辑,专注于学术提升,主页有更多学术知识,希望你科研顺利,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编辑于 2023-06-28 13:49・IP 属地河南
学术V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