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个回答

四十岁了一事无成,还该努力吗?

喜欢拈花惹草的人

动漫大师细田守一部作品打磨6年才得以在大众视野中出现,那6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很容易放弃的,既看不到短期利益,也没任何反馈,唯有热爱他坚持了6年。

好莱坞演员塞缪尔杰克逊已经70岁了,近两年才被人熟知;同样身为黑人演员的摩根弗里曼,一直在演配角,但后来他的角色和主角一样重要,成了最贵的配角之一。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相较于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是一个道理。

疫情的这两年很多企业倒闭,大批人员被裁找不到工作,失业率直线飙升。职场上不免有35岁分水岭的差别对待,35左右一旦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经验,还是职场混子那很难在职场上生存,甚至是最先被淘汰的一批人,非常现实。但只能止步于此了吗?未必!

发出这种声音的一定还没达到理想中的自己,对自己有要求且不是安于现状的人。这类人有非常清晰的特点:1、大概率只能看到自己和周围,同一时段发生的事情,别人又在做着哪些努力,是一概不清楚的。就导致自己的世界变得狭隘且片面,看到的东西过于少,了解的只浮于表面或者太过主观。人到一定年龄是很难改变的,这是人性,改变意味着否定自我,否定自我需要重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2、通过比较来获取“进阶”的方式,对比检验自己没有什么和该有什么,然后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败”有房有车还是有存款?又一大拎不清的人生痛苦根源:既要又要。3、妄自菲薄导致行动力不足,过于陷在得不到又没办法的这种情绪中,生活里只剩下自怨自艾。

其实了解了自己的某方面特质之后就要搞清楚努力这件事情到底要努力什么?是不是清楚知道曾经未完成的目标?理想中的自己到底什么样子?达成的状态?清楚知道这些就好办了,事情总归是一件一件完成的。差距这件事情只是表象,了解的都知道任何一个行业也好技术也好,需要不停的小事积累才能慢慢看到成效,我想40岁的年龄怎么着也完成了某一行业的原始积累,比起到达的终点,方法论是很重要的,底层逻辑大差不差怎么达成怎么攀顶一定是够清晰的了。人生切勿妄自菲薄,很多时候都在于自己的一个动作或是选择就豁然开朗,家住乡村的100岁李婆婆贫穷了一辈子,但她依然满足且快乐,那她的人生就是失败的吗?

如果只是做了很多年的螺丝钉工作想转行找到自己的第二人生发展曲线,那么就从当下开始。不了解就找100个样本过来做参考,研究透具体实施步骤,和真实的世界交手,把自己当作自己的CEO,完成资源置换,继续做下去。看不到路就找路,不要看别人表面有什么,而看别人的经验怎么可以拿来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只关注宏观,要有能力把不了解的事情变成一个个微观可以解决的问题,我的意思是看问题不要那么大,其实回答的人也很难回答,也不能帮你解决具体问题。而这种宏观的问题一旦熟悉发问,很难聚集到解决问题上。还是那句话不要总问世界:我该怎么办?而是我还能做什么?

别小看小事这件事情,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完成100件小事也足够有所成效。

无论多少岁,某些节点卡住是不分年龄的,最重要的依然是完成自我统一,精神层面在羡慕,身体层面在脱离的感受是非常痛苦的,自我接纳的课题依然是很多人一生要解决的问题。

发布于 2023-07-03 16:36・IP 属地宁夏
一只鱼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