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腺样体肥大没切的后来怎么样?
- 1 个点赞 👍
自己去搜索腺样体面容
不影响生活,但是会变丑。
孩子以后会有容貌自卑焦虑的问题,这还不是简单整容能改变的。
要正颌,要整牙,按照现在的价格没有几万下不来。
孩子懂事了还会怨你。
当然了,如果你现在经济困难到只能考虑温饱,孩子只要养着不死,有学上就行这种,可以不做,不影响生存。
发布于 2023-06-28 09:0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林三菇凉 - 1 个点赞 👍
有研究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3个患有「腺样体肥大」
到底要不要手术,更让妈妈们纠结得「要命」!
·腺样体肥大只能切除吗?
·能不能不切除,等腺样体自己萎缩?
·手术一定能好吗?不切又会怎样?
两年前,小星3岁,因为睡觉打鼾、张嘴呼吸,妈妈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侧位片显示:「腺样体肥大」,A/N比值0.68。
当时医生说,A/N比值在0.71以上,并发持续性打鼾或张嘴呼吸、鼻炎反复等症状时,会建议做全麻手术切除。
虽然小星出现了打鼾、张嘴呼吸等情况,但堵塞不算特别严重,害怕全麻手术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妈妈最终与医生商量决定先保守治疗,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手术。
之后小星开启了漫长的保守治疗之路:每日海盐水清洗鼻子、每日服用抗组胺药物、坚持使用鼻喷激素……
起初在药物的控制下,情况确实有所好转,然而无奈的是,病情始终反反复复,刚好了没几天,鼻子又开始堵,好不容易好了,稍稍不注意又开始流鼻涕。
不仅如此,小星还因为长期睡不好,身高曲线慢慢从75%掉到50%,体重也比同龄人轻。
保守治疗了近一年后,全家人都陷入了反复担心的焦虑中,直到一天小星突然出现了耳朵疼、哭闹不止的情况。
妈妈再次带小星去耳鼻喉科就诊,检查发现是「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小星左耳有积液,听力测试不过关,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摆在妈妈面前的问题,从腺样体切除手术做还是不做,变成了「手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腺样体肥大」只有切了吗?
先分清:生理性&病理性
小星最终通过全麻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了腺样体。
虽然但是,并非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要手术切除。
腺样体肥大有两种:生理性肥大、病理性肥大。
腺样体是人体免疫器官,在孩子1岁左右时开始发育,3-7岁时进入生长顶峰,这时往往会出现腺样体肥大,也就是「生理性腺样体肥大」。
生理性腺样体肥大,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孩子在10岁后腺样体就会自行萎缩消失,成年后更是几乎没有或仅有少许残留腺样体。
可是,当病毒入侵呼吸道时,腺样体也会变得肿大,等病原体被清除后才恢复成原来的大小。
腺样体急性感染期,孩子可能突然高热(体温可达40℃),继发出现严重鼻塞、口呼吸,甚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病菌反复侵犯,孩子反复发生炎症,腺样体就会持续增生、肥大,再也回不去了,就变成了「病理性腺样体肥大」,此时就需要特别关注了!
因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打鼾、呼吸不畅,还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等。
一旦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孩子憋气、呼吸暂停、长期缺氧,甚至损伤孩子大脑,影响认知发育。
如果像小星那样,由于「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影响到孩子生长发育,就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治疗。
决定手术前
至少要和医生聊30分钟
所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关键是看有没有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即便是「腺样体肥大」A/N比值高,也无需手术。
一旦影响到孩子正常发育,包括发生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口呼吸、腺样体面容、睡眠障碍、言语听力障碍、心理健康等,无论腺样体肥大程度是多少,医生都会在综合评估后建议手术。
腺样体肥大手术指征
引起咽鼓管咽口受阻、分泌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耳部症状
引起鼻炎、鼻窦炎、张口呼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鼻部症状
引起反复咳嗽、气管炎等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
影响面骨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等“腺样体面容”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等症状
(内容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九版)》)
(注意:手术指征应由专业耳鼻喉科医生判断,家长请勿自行“对号入座”)
而决定手术前,请一定至少和医生聊30分钟!
一方面,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其他疾病、生长发育不良可以通过相关检查来发现,但对孩子生活、心理健康的影响只能通过和医生反复沟通来确认。
另一方面,腺样体切除手术虽然是「小手术」,手术也很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家长在和医生的反复沟通中,与医生建立信任关系,制订更适合的手术方案。
手术治疗三大关键:
麻醉、手术、术后护理
腺样体切除手术多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手术出血量少,疼痛少,而且操作时间短。
但只要是手术就会存在风险,腺样体切除术尤其要注意三点:
1.手术风险
腺样体上有丰富的血供,且鼻腔、口咽部非常脆弱狭窄,任何一个极细微的偏差都可能造成术后出血、鼻黏膜损伤等,对医生操作技术和精细度要求非常高。
2.麻醉风险
腺样体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小儿麻醉需要更精准的麻醉用量、更精细的麻醉操作及精准的麻醉效果,家长尽量选择有专业小儿麻醉团队的医院手术。
3.术后护理风险
全麻下腺样体手术术后会有呼吸、出血、伤口恢复不佳等风险,尤其是24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因此住院治疗非常有必要。
保守治疗如何有效护理
相比起手术而言,腺样体肥大更多的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孩子,那保守治疗要注意什么?
在家要怎么护理,孩子才能少受罪呢?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干燥,缓解鼻塞
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遵医嘱按时按量进行药物治疗
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注意:若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经口或鼻内镜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第九版)》)
无论何种方式,腺样体肥大治疗的目的,都是缓解消除病症,让孩子的正常生活、生长发育不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们在关注疾病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尽量给孩子提供更舒适、无痛的治疗体验,因为糟糕的手术或护理经历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可能超过疾病本身。
发布于 2023-08-01 14:5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美中宜和小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儿科专家史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