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含金量有多高?

困困
29个点赞 👍

有含金量,但不多。

I.先讲正面的作用。

1.综合成绩评定上能获得加分,在华师大国决一能加8分。对综合成绩的评定有很大好处,能获取保研资格。


2.考前会促进学生刷题。夯实基础。

3.一些院校会看这个奖项。用来当做一个指标评定研究生新生入学的奖学金,比如科大。

4.在获取保研资格的时候某著名院校给大数赛的权重过于大,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金银铜与国决赛一二并列。(存疑)


实际上这两个难度截然不同。上海赛区分析代数几何三门基础方向从21年-24年从未有一枚金属牌诞生,实际上除了清北,这三年来只有中科大,西交,北师等寥寥数人能拿到金属牌。

有人说可能只是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这

国二+保研资格进复旦夏令营初试

的说法在复旦老师否定之前依旧有很大的可信度。

5.学校发钱。

国决一好像是8000?忘了,但大概就是这个价。

———————————————————

II.再讲负面的。

这虽然不是野鸡比赛,却比很多野鸡比赛具有更多的危害性。

1.混乱的批卷(存疑,但我非常相信真实性)。


初赛我就举一个例子:2024年的大数赛,我校的汪天乐在这场大数赛中取得了87的好分数,本来是上海市第一,然后某校某个大家都知道是谁的老师开始翻该校学生的试卷,一连又加了好几分,正好加到89分。不谈什么黑幕不黑幕,但个人观点这个拿第一的同学比别人有更好的公平性。


此外,在决赛阶段批卷锱铢必较,容不下新奇解答的说法屡见不鲜。


2.制度型不公平性。

I.大数赛不是国家举办的,大数赛会给举办院校多几个决赛名额。

II.不同地区进决赛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决赛名额按地区投放。同样的分数,在某些地区直接进入决赛,在上海,北京可能练一等奖都没有。

III.目前的政策会给每个参校一些保底奖项。

相同的分数,可能在不那么顶尖的院校就进入决赛。

IV批卷的任意性(持疑)

V.部分赛区监考不严格。

我曾经在考试期间中看到过非数大数赛的试卷在QQ群流出。但无地方可以举报,目前我也不知道举报的途径在哪里。


如果是存粹的科普比赛倒没有什么,但是据说大数赛命题人claim过这具有很好的升学功能。


(持疑:这个人只是非数学系教师,年龄偏大,多年未接触过科研,只能教授数一考研课程,不能碰瓷数学系。所谓的大数赛命题人不排除只是 曾经参与批卷(以前在浙大研究生就可以改卷),讨论了什么题目适合出时候插过一嘴。如果真的是目前的大数赛出卷人,恐怕问题会更大,一边出题一边出难题班等商业课程。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我不太相信同济大学数院会堕落至此。

此外根据可信的复旦学弟反馈,在进入数学专业面试环节,对面试老师自我介绍自己的国决一获奖历史,李骏院士练练摆手:“快别提那个,那个没用。”)


由于国决二等奖门槛并不高,这导致拥有决赛名额=复旦兜底。

作为科普性质的比赛应当不与升学挂钩,复旦国二兜底不是一个好的政策。


3.命题水平拙劣。

初赛基本围绕着单变量微积分,考察的基本是初等变形的技巧,人工味道非常浓厚。基本与数学主流能力所交为空。也难怪李骏院士连连摆手。

决赛高年级题目抽代基本围绕着繁琐的群论,复变围绕着Schwarz 引理,系数估计,最大模定理搞技巧。与主干内容基本不想干,与研究生复试品味也不兼容。


4.教育部不承认。

2024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其中包含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13个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11个、省份大学生竞赛榜单3个。最新的84项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的排行榜也同时发布。


其中不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数赛仅仅在观察目录的第十九个。估计教育部懂行的人也看不上这萝卜上雕花的比赛。

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5.管理是混乱的。

点进官网下载资料会被导入考研数学竞赛公众号,但这个公众号数学错误多到令人发指。而且微信显示为个人公众号。


另外一个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公众号显示中国数学会注册,但从未在官网中出现。而且似乎也从来不刊登初试试卷及其解答。

樱花树下的数学喵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