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公司,历史上有过厉害的故事:业务兴旺,然后上市,然后吞并自己的二级公司。也有过破产清算,然后倒闭的,所以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军工央企三级公司,也就是孙公司,做非军工主业,签的正式工,这种稳定吗,有前途吗?”是没有答案的。
一、吞并母公司的案例
海康威视于2001年成立,是一家专注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当时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五十二所下属的三级公司。
随着股权演变,截至2022年3月28日,国资委下属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仍然是海康威视的实际控制人,其旗下的中电海康集团与中电科五十二所分别持有海康威视38.91%、1.94%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40.89%的股份。除中电科外,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持股1.66%,投资人龚虹嘉持股10.31%。其余股东中,公司持股平台机构占较高比例,其中新疆威讯投资公司持股4.83%(新疆威讯投资公司股东为49名公司员工,其中包括海康威视的4名高管),新疆康普投资公司持股1.95%(新疆康普投资由龚虹嘉配偶陈春梅持股80%,总经理胡扬忠持股12%,副总经理邬伟琪持股8%)。海康威视为了激励员工工作,还设立了员工跟投平台。当前公司控股或参股公司合计 115 家,控股子公司包括国内各地销售子公司,国际销售子公司,以及创新业务子公司。其中,创新业务子公司现共 8 家,由海康直接持股 60%,剩余 40%由员工跟投平台阡陌青荷持有,用以激励公司内部员工。
作为智能物联领域的国有企业,海康威视一直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以全面的感知技术,帮助人、物更好地链接,构筑智能世界的基础;以丰富的智能产品,洞察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让智能触手可及;以创新的智能物联应用,建设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来。
海康威视现有52,752位员工(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年营业收入10.13%,公司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加拿大蒙特利尔、英国伦敦等地的全球研发中心体系。目前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300多个城市分公司,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国家/地区设立了66家分支机构。
二、破产清算的案例
停止经营“僵尸”近10年
——一家央企的破产清算之路
对于处理“僵尸企业”的好处,尹秀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样的‘僵尸企业’已经无法产出效益,相反还要花费成本对其人、财、物进行维护。尤其是有的国有企业具有一定行政级别,还要配备相应级别的干部,造成人员浪费。”
毗邻北京中关村,喧嚣的北三环边上,有一处安静的大院。这处大院属于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字节跳动公司全球总部就位于大院北端,互联网新巨头的年轻员工们在这里出入。
但大院的其余部分寂静得出奇,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硕大老厂房,和旁边的办公楼都贴着封条。
3月20日,负责维护的物业公司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些厂房目前不做使用,也不对外出租,等待整个园区统一规划方案落地。”
中国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下称“机载设备总公司”)的注册地就在这个大院。这家国字头企业注册成立于1989年,曾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市场化发展,但如今只归于一纸市场登记档案之中。
接近机载设备总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已停止经营近十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僵尸企业”。
今年1月30日,北京破产法庭揭牌成立。2月15日,北京破产法庭裁定受理挂牌后第一起案件,破产清算的对象正是机载设备总公司。
《中国法院报》的报道称,这起案件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工作部署,积极配合央企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服务首都经济发展大局的具体举措。
上述人士介绍,机载设备总公司此前已自行清算多年,但始终未能“善终”。此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依法破产成为出清“僵尸企业”重要路径,这使得机载设备总公司的破产清算成为央企瘦身的一个样本。
还有:
除了清算,破产重整制度也能帮助企业“起死回生”。山东省淄博中院2017年11月发布消息称,坐落于淄博高新区的中航钛业有限公司、中航三林铝业有限公司,2015年由于关联企业间银行贷款互相担保出现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进入重整程序。2016年7月,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发布招募公告,找到了有意愿的投资人。
“破产制度对破产人实行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利用司法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协力拯救陷于破产境地的债务人,使之能够重整旗鼓,恢复经营能力。”汤维建告诉记者。
今年两会期间,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记者会上介绍,2018年中央企业有超过1900户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得到了有效处置和出清,纳入专项工作范围的企业全部完成了整治工作,比2015年减亏了2000多亿。到去年底,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达到24.6%。
三、优势——破产安置相对有保障
1、按政策,破产后要进行清算,在支付职工欠款后再支付其他欠款。
2、职工安置方面,一方面是工龄的买断,另外一方面,如果是有重组,一般会考虑优先安置原来的职工。
3、国企倒闭破产的职工安置,国家有许多政策,地方政府也有相关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单位会有一个破产重组的方案的,这个方案除了需要上级相关部门批准,也需要在此之前交职代会讨论的。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性破产的规定,国有企业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后,职工的生活费从破产清算费中支付。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包括一次性安置费),首先从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
4、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物的,其转让所得也首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支付的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所得中依次支付。仍不足时,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
5、破产企业未参加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统筹,或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不足支付的,其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和医疗费也从破产财产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