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我去年考了个三本,没有走去复读了,今年又考了个三本,我以后该怎么办?还有出路吗?我还有希望吗?

阿浣
1个点赞 👍

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1. 为什么选择复读?
  2. 复读的目标具体而明确吗?
  3. 复读的成本你清楚吗?
  4. 最糟糕的结果是怎样的?你能承受吗?

……

回答了上述问题,你的思路会清晰很多。

这个世界不存在普世的答案,具体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决策,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答案。所以,可以听建议,但决定要自己做。

首先,在我看来,你复读如果努力了,就不用怀疑自己。

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明确的回报。

如果不是努力的问题,那么是否是选择的问题?

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


1、上天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

考上三本,就直接去读三本。别犹豫,靠高考改变人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专不吃香,本科不吃香,研究生也不吃香。但是有能力的人,什么年代都吃香。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独特魅力,发展它,养大它,让它未来帮助你。


2、不知你家庭状况如何,经济状况如何,但每个人都应该在允许条件下做选择。

穷人家的孩子第一要务是积累资源。包括金钱的、人脉的和时间的。

富人家孩子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试错,也有更多资源撬动除了普通高考外的其它出路,出国啊预科班啊等等……

穷人家的孩子我个人不大建议复读,浪费钱,也浪费时间。哪怕你拿到想要的结果,也无法改变你的现状和环境。

建议尽早接受现实,明确自己站在泥沼中,哪怕你是一台法拉利,也不会开得比拖拉机快多少的。因此,你的目标不是把自己从拖拉机变成法拉利,而是尽量让自己从泥沼的环境中,先千方百计早日离开泥沼,到一个正常的水泥路上来,也许还是拖拉机,至少可以开得轻松点,省油省力点。

怎么做?积累自己的金钱,积累自己可用的人脉,比如每天可以帮你多赚100元的人脉和机会,每月多赚10000元的人脉和机会……

3、正视自己的缺失。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失,有些缺失也许是这辈子都无法再完满的,接受它,审视它,同时带着这股力量去前进。

有些人的缺失是这辈子没上本科,有些人是则是没有上清华,有些人是一辈子得不到妈妈的爱,有些人则是终身被父母压制不得自由……各人不一样,但殊途同归。

童年产生缺失——>缺失带来欲望——>欲望带来目标和行动。

这一连串动作的结果,就组成我们的人生。因此,知道自己缺失是什么,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自己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能不能承担?想清楚,就能过不错的人生。


下面是我和朋友聊天后写的文章,大概代表如果是我,我会如何评估复读这件事的思考,供你参考。


《复读》 # 2023年6月30日思考笔记

昨天和好朋友雷导聊天,聊到一个关于复读的故事。


朋友的孩子去年(2022)高考失利,差几分才到本科线,无论全家人如何劝说,孩子都不听,固执要复读一年,最终全家妥协。本来去年他妈妈可以退休了的,为了他复读一年的费用(复读一年据说要多花费十几万,大约是他妈妈三年的积蓄),直接放弃退休,签署了继续工作5年的协议。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孩子比去年的确进步了30分,勉强上了本科线,但可供选择的志愿依然是很不理想,全家人现在都很愁苦,彼此都有一些埋怨,怎么办?


关于复读,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于后续想选择复读的孩子们有启发。


1、为什么要复读?


每个人选择复读的理由都不一样。但建议选择复读之前,先想清楚这个问题。


再试一次不是复读的原因,而是达成目标的方法。


目标尽量清晰、具体、重要、可实现、有难度。


比如:我今年离本科线差5分,我希望明年提高30分,上本科线我就很满意,随便上什么本科都可以。


那么复读一年,就围绕如何轻松或艰难地提高30分去做计划和执行,达成目标全家开心,超过30分的每一分都是额外奖励。


当然,如果一个连大专都很勉强的同学,说复读一年要考清华北大, 这和求神拜佛许愿没什么区别,做做梦就好,我以为不是[可实现]的目标。


广东考生是按省排名来界定分数和排名的,选择复读之前,建议一定要明确自己今天的位置,努力一年之后可以跨越的位置,如果还是在那个差不多的区间,建议放弃幻想,接受现实。








2、什么情况建议选择复读?

发生了什么情况,建议复读一年,再考一次?


本次高考生病,发挥失常;


遇到不可抗因素,如证件帝师,导致未能参加高考或未能参考部分科目考试;


一切因素正常,但高考成绩大幅度下跌,未能发挥平常水平。


上述三种情况,建议选择复读一年,再试一次。人人都需要一次平等发挥水平的机会,如果这次上天对你不公,你应该扳回一局,目标也很简单——再来一次,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3、什么情况不建议选择复读?

原则上,除了上述情况,我一般不建议复读。为什么?


同学们大多数关于复读的思考面太窄了,所以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因为这次考试结果不理想,所以想要复读一次,再考一次?


切换一下父母视角,孩子这次考试不理想,家庭负担有压力,所以不建议他复读?或者,我们家庭经济情况还不错,一年十几万又不是花不起,做父母的就应该全力支持孩子,他想复读就复读吧?


这样的思考无疑是实际的,也是立足现实的,很棒。


但是,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选择是聪明的吗?是符合自己人生利益的吗?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吗?


选择复读一年,除了父母看得见的花费之外,你知道自己还将付出哪些成本吗?你知道自己会面临哪些风险吗?


1、复读一年,可以努力拿到的成果是什么?比如:+30分


2、复读一年,需要付出的可见成本是什么? 比如:一年学费生活费等 12万


3、复读一年,需要付出的隐形成本是什么?比如:一年时间


4、复读一年,需要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比如:今年全省高考增加3万人,知道3名人意味着什么吗?多了3万人竞争,而你高考成绩如果落在中间段,那么多考30分,可能全省排名才能前进3万名…… 你一年的努力进步30分,可能就被这么一个简单的变量(今年全省高考增加3万人)抹平了,你的高考成绩全省排名可能几乎没有进步。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晚一年毕业,你知道自己毕业时面临的竞争会增加多少吗?你想过毕业的时候,你面临的竞争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假设你运气好,考上了本科。复读一年,四年后大学毕业,你面临的社会竞争更加残酷。


2027年,当你本科毕业时,将面临2027年全国毕业的1047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这并非最可怕的。


你原本2025年大专毕业的同学们已经有了2年工作经验(可能还专升本或自考了本科学历)。数据预测,2025年全国大约有1040万人本科毕业生就业。


而你2026年的本科毕业同时也已经有了1年的工作经验,数据预测,2026年本科毕业生也有1000万人。


所以,你一个复读选择,造成了四年后你将面临3000多万人竞争的局面。


如果2022年直接去读大专,2025年大专毕业,你可以避免2026年本科毕业的同学竞争,还有2027年毕业的同学竞争,稍微有一点点领先优势。


除了这些可计算的人数竞争之外,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影响,那就是社会大环境。比如疫情期间2019~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对比2015~2018年毕业的大学生,能力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就业率和薪酬待遇差距却十分明显,这种社会环境导致的差距一个大学生要多少年才能追平?想想就很吓人,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毕业错了年份。


当然,从长远的人生角度去思考,竞争我们都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早毕业几年,晚毕业几年,最终大家都会进入成人世界搏杀,所以所谓的优势并不持久。


只有一次又一次做对选择的人,一点一点积累优势,身上的优势满满增多,你才有可能抛开同龄人。


说这些,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大环境中,个体的努力微乎其微。

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的东西。


请客观地去评价和预测它。




怎样的复读选择是无悔的选择?

不妨问问自己:


如果复读一年,你依然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你会后悔复读吗?


如果复读一年,你几年后毕业面临的竞争从1000万人增加到3000万人,你会后悔选择复读吗?


如果放在更遥远的未来,你已经是年薪百万的霸道总裁,时间争分夺秒,恨不得人生多出一年时间做一个新的创业尝试,你回想起复读的那一年,是否会依然不后悔和遗憾?




总而言之,关于复读这个人生选择,别想得太简单了,别选得太仓促。


关于复读,你做对选择了吗?

编辑于 2023-07-17 02:23・IP 属地广东
知乎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