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性能优秀的水平/中、轻型轰炸机有哪些?
备选名额:美国陆航的B-25、B-26、A-20等。RAF的威灵顿、惠特利、布伦亨等。Luftwaffe的Ju88/188/388、He111、Do217、Do...
- 10 个点赞 👍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排列出我个人心目中前三名最优秀的轰炸机。主要参考指标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通用性;第二是产量;第三是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原书中部分内容已修改:
第一名:蚊式轰炸机
哈维兰蚊式飞机由于其木制构造获得了“木质奇迹”的称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空军最灵活的作战飞机之一。它有多种表现突出的衍生型:高速侦察机、轻型轰炸机、夜间战斗机、夜间轰炸机和反舰战斗机。该飞机一直服役到20世纪50年代。
这架蚊式PR.Mk 34于1955年作为英国远东空军的一部分隶属于驻扎在新加坡Tengah的皇家空军第81中队。这种摄像侦察型的蚊式在Percival共生产了50架。 蚊式飞机是由杰弗里·德·哈维兰领导的团队设计的。最初对D.H.98蚊式的设计工作始于1938年10月,这是一次自筹资金的冒险尝试。最初,提议这一轻型轰炸机采用木质材料,是为了避免战时对战略性重要材料的依赖。1940年,英国签订了50架轰炸机的合同(B.1/40)。首架蚊式样机的试飞,是在1940年11月,装备两台1089千瓦的劳斯莱斯灰背隼21发动机。这架飞机马上就展现出了其完美的性能,最高速度超过所有英国皇家空军现役战斗机。
最初生产的10架蚊式B.Mk IV系列I轻型轰炸机机首光滑,内置炸弹舱,首架于1941年9月试飞,它后来改成了最终版B.Mk IV系列II。该版在加长的发动机舱内装有灰背隼21、23或25型发动机。系列II在第105中队服役,并于1942年5月首次参战,空袭科隆。蚊式轻型轰炸机毫无武装力量保护,但其卓越的性能躲过了敌机的注意,充分展示了其惊人的速度。
蚊式B.MK IV系列II轻型轰炸机的前视图。该机延伸了短舱,延长了尾翼,排气口装有火焰抑制器。 后来,在战争中蚊式轻型轰炸机的承载量扩大了,包括一个凸出的炸弹舱,可以装载1814千克“Cookie”炸弹。在加拿大制造的蚊式B.MkVII的发动机为帕卡德灰背隼Mk31发动机。B.MkXVI增加了加压驾驶舱、改进型导航装备和凸出的炸弹舱。战争末期的轰炸机,都是加拿大制造的B.MkXX和B.Mk25。
摄像侦察
摄像侦察一直是蚊式的主要任务。1941年6月,3架样机中最后试飞的样机就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第一个服役的蚊式类型就是这种摄像侦察型,在1941年9月对被占领的法国进行日间侦察。紧随这架单独出击的摄像侦察型PR.Mk I其后的,是许多由轰炸型B.Mk IV型改制的摄像侦察型PR.Mk IV。类似的摄像侦察型PR.Mk VIII,则装有二级增压器的灰背隼61发动机。
基于轰炸型B.MI IX改进的摄像侦察型PR.Mk IX数量更多,装备灰背隼72发动机,并增加了燃油存储量。第一架增压型的摄像侦察型是蚊式PR.Mk XVI,是轰炸型B.Mk XVI变型而来,增加了领航舱。而PR.Mk 32则是高空型,与蚊式NF.Mk XV夜间战斗机类似,都有一个轻型的机身并配有灰背隼113发动机。终级侦察型是PR.Mk 34,在战后服役,用于远程任务,在凸出的炸弹舱中有附加燃油箱。
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第105中队的蚊式B.Mk IV系列II,于1943年驻扎在Marham。其中的第一架飞机于1942年底交付给该部队。 蚊式的第二种样机是夜间战斗机,于1941年5月首飞。同轰炸机型相比,夜间战斗机加固了机翼,前面的风窗玻璃也变平了,并装有AI Mk IV雷达,机首处还装备了4门20毫米机炮和4挺机枪。最初生产的型号为蚊式NF.Mk II,服役于1942年5月,最高速度可达595千米/时。
第二种夜间战斗机型号则是1942年12月出产的NF.Mk XII,该机只装了机炮和AI Mk VIII雷达,是改装而来的,而NF.Mk XIII则是新造的。后来部分NF.Mk XIII在增大了的机首整流罩中装了美制的AI.Mk X雷达,成为NF.Mk XVII型。
另一种新造的变型是NF.Mk XIX,这一型号的重量有所增加,配有灰背隼25发动机。皇家空军的蚊式NF.Mk XV用于投入高空战场,该型号所配装备的武器减少到4挺机枪,翼展增长,装有灰背隼76/77发动机。
NF.Mk 30是战时最后一款夜间战斗机,从1944年7月开始服役,由灰背隼72/73、76/77或113/114发动机驱动,最高速度达644千米/时。
蚊式最早的战斗轰炸机型为FB.Mk IV,该型号有效结合了夜间战斗机的武器装备和轻型轰炸机的内置炸弹装载量。FB.Mk VI服役于海岸司令部,并首次将火箭弹作为一种反舰武器,该型号于1943年11月服役,后又有少数FB.Mk XVII也参与服役,其机首装有一门57毫米莫斯林机炮。
战后,蚊式在国外也有服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工厂最终出产了7785架。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的摄像侦察型蚊式,直到1955年还在远东的前线服役,而退居二线的蚊式则服役到1961年。
杰里科行动
蚊式轰炸机战时最不同寻常的任务是杰里科行动,这是在1944年2月18日早晨。当时,一个中队的皇家空军蚊式轰炸机以15米的极低飞行高度飞到被占领的法国,并炸毁了亚眠监狱的围墙。参与行动的有第2大队第21中队、487中队和464中队的蚊式FB.Mk VI轰炸机。这些蚊式轰炸机由台风战斗机掩护,期间与亚眠附近的Fw 190混战。尽管视野较差,但这次攻击仍用113千克延时炸弹炸破了监狱围墙,解救了258名人员,其中包括一些在法国抵抗行动中被捕的战士。行动共损失了2架蚊式轰炸机。但是,这次空袭的准确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后来相当一部分被解救的人员重又被捕。
技术参数:蚊式NF.Mk 30
种类:夜间战斗机
尺寸:长:12.73米;翼展:16.51米;高:4.65米
重量:最大起飞9798千克
发动机:2台1275千瓦劳斯莱斯灰背隼76V12液冷式活塞发动机
最高速度:655千米/时
行程:1143千米
最大升限:11885米
乘员数:2人
武器装备:4门20毫米机炮
相关视频:
第二名:Ju 88轰炸机
容克Ju 88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全能的机型之一,可以作为中型轰炸机使用,在对抗敌舰、近距离支援和夜袭方面也表现出色,是纳粹德国作战力量的核心。
容克Ju 88最初的设计构想是一种高速中型轰炸机,在1936年12月首飞的Ju 88V1样机也正是一架高速中型轰炸机。该轰炸机为全金属构造,最初由两台戴姆勒-奔驰DB 600A V12发动机驱动。样机一共制造了9架,完工后,于1939年转为试生产的Ju 88A-0轰炸机,共计10架。当时,在基础设计上的修改包括了一个四人的机舱。由于Ju 88具有俯冲攻击的功能,在外翼下面加装了俯冲制动装置,并进行了加固,用以装载炸弹。
该图为一架Ju 88A-5的俯视图,由第30轰炸机联队第2大队第9中队的Peter Stahl驾驶,在1940年夜间闪击战中飞抵英国上空。A-5型飞机所用的长翼展机翼是从推迟生产的A-4轰炸机上发展而来的。 在战争爆发时,纳粹德国空军正接收批量生产的Ju 88A-1轰炸机,到1939年底已大约完工60架。那年夏天,该机在实验部队服役后,第30轰炸机联队第1大队于9月首次用该机参加战斗。到德国入侵挪威时,一共七个小队更换为容克Ju 88轰炸机,产量也增加到了一个月300架。1940年,Ju 88A-2型问世,携有火箭辅助起飞装置,而后的A-4和A-5都装有容克Jumo 211发动机,增长了翼展,加固了起落架。在不列颠之战中,Ju 88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1940年的闪电战中,该型轰炸机已装备了17个小队。
另一架第30轰炸机联队的Ju 88A-5。该联队第1大队驻扎在Westerland-Sylt,是一支在战争中使用Ju 88的部队,第一项任务是于1939年9月26日在福斯湾攻击英国战舰。 Ju 88A在战争末期以前,一直是纳粹德国空军主要的中型轰炸机,后期的变型增加了海上搜索雷达(A-6/U)、热带型装置(A-9,A-10和A-11)、反舰攻击装置(A-14)、扩大的炸弹舱(A-15)和鱼雷挂架(A-17)。容克Ju 88轰炸机在巴尔干地区和地中海地区服役,另外也出现在东线战场上。或许,它最成功的任务是在1941—1942年对抗盟军在北角的护航编队,当时驻扎在挪威的第26轰炸机联队第3大队和第30轰炸机联队的Ju 88A击沉了盟军大约27艘商船和7艘军舰。
Ju 88A-5的大多标识涂在上侧用于防止探照灯的侦察。黄色的“H” 表明本机隶属于第30轰炸机联队第2大队第9中队。 夜间战斗机
作为夜间战斗机的Ju 88也大获成功。它初次执行夜间任务是在1940年夏天,当时第1夜间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的Ju 88C-2重型战斗机从驻地荷兰出发,攻击了英国轰炸机基地。
第一架夜间专用战斗机是Ju 88C-6B,配有FuG 220列支敦士登BC雷达。后期,进一步改进为Ju 88R系列,第一种型号R-1由宝马801发动机驱动,与Ju 88C-6类似。而Ju 88R-2则是由大功率的宝马801D发动机驱动,并配有FuG217Neptun尾翼报警雷达。
这架Ju 88A-4隶属于第30轰炸联队第3大队,在1941年7月夜间袭击Birkenhead后由于失误,在英国皇家空军Lulsgate Bottom着陆,随后皇家空军在Farnborough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检测。 1942—1943年在制造Ju 88C和R型夜间战斗机时,生产力主要是集中在轰炸机型上,因此Ju 88夜间战斗机的数量不断被梅赛施密特Bf 110的类似改进型超越。1943年,纳粹德国空军为了应对英国的夜间轰炸,研发了一种新型夜间战斗机Ju 88G,这一型号也成为战争中德国最重要的夜间战斗机。Ju 88G有一个增大的方形尾翼,最初的Ju 88G-0在前期生产中用宝马801D驱动,装备有列支敦士登SN-2型雷达和4门20毫米机炮。Ju 88G系列也有众多衍生型号,包括在德绍工厂生产的由宝马801D星形发动机驱动的G-6a和G-6b,以及在贝恩堡工厂生产的由Jumo213E发动机驱动的G-6c。在这些变型中有大量的不同装备和武器配备,雷达包括基线SN-2型,后来还有FuG218Neptun型和FuG240Berlin型。纳粹德国一些最成功的夜间战斗机王牌飞行员也是在驾驶Ju 88时创下他们胜利的纪录。第3夜间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赫尔穆特·兰特获得102场夜战胜利,紧随其后的是第2夜间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的Heinz Rökker(62场胜利)和第100夜间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的保罗·左恩(59场胜利)。
Ju 88改进的其他专门任务型有重型战斗机和侦察战斗机(Ju 88C系列,一般在坚固的机首部分装有机炮和机枪)、远程侦察机(Ju 88D系列)和反坦克攻击机。反坦克攻击机Ju 88P-1是由A-4发展而来,并装有75毫米的Pak40反坦克炮,而后又发展出了P-2和P-4,并配有不同组合的重型反坦克武器。
寄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里,德国战争机器为了扭转战局不顾一切,产生了很多非常规的想法,其中一个就是用过剩的Ju 88作为无人炸弹。在寄生组合飞机武器中,Ju 88是装满爆炸物的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则是载人战斗机,二者采用驮载的方式,并由载人战斗机引导Ju 88至目标附近。一旦轰炸机对准目标,战斗机将轰炸机释放并返回基地。最初的寄生武器由Ju 88A-4和Bf 109F战斗机组成。小部分的Ju 88G-10超远程重型战斗机也转变为寄生组合项目的飞机,并加长了机身,以便加装燃料。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这种寄生组合还是获得了一些战绩。
技术参数:Ju 88G-6c
种类:夜袭战斗机
尺寸:长:15.58米;翼展:20.00米;高:4.85米
重量:最大起飞13100千克
发动机:2台1342千瓦容克Jumo213E液冷式活塞发动机
最高速度:625千米/时
行程:2250千米
最大升限:10000米
乘员数:3人
武器装备:机首处装有4门20毫米MG151/20机炮飞机中部为2门上射20毫米MG151/20机炮
相关视频:
第三名:B-25轰炸机
B-25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终极版轻型/中型轰炸机,这一机型参与的战斗最多,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型号。这一型号的轰炸机也在美国海军和盟军中服役,表现良好。它还是“杜立特空袭”东京的核心力量。
这架B-25D(序列号41-29896)于1943年在北非的第340轰炸机大队服役。D型与B-25C本质上相近,全部的2290架都是在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北美公司生产,而不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英格伍德的工厂。 1938年,为了满足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攻击/轰炸机的需求,B-25的前身——北美NA-40诞生了。NA-40首飞于1939年3月,由普惠R-1830发动机驱动,后改进成为NA-40B,由赖特R-2600-A71飓风发动机驱动。这一型号后来引出了NA-26的设计,并于1939年9月完成。NA-26投产时命名为B-25,并于1940年8月首飞,其设计采纳了军方的众多建议。最终成型的飞机取得了速度、装备和敏捷性的平衡,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装在中置机翼上的双发动机、座舱内可载三人的并列式座椅和可收放的三轮式起落架。该轰炸机的名称“米契尔”是为了纪念战前美国独立空军的倡导者威廉·米契尔。
40架B-25A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包括增加了装甲和自动封闭式油箱。作为最初的量产变型机,B-25A于1941年春天在第17轰炸大队开始服役。这支部队在那年12月24日于哥伦比亚河的河口附近击沉一艘日本潜艇,获得首次胜利,这也是在美国水域被“击毙”的第一艘敌军潜艇。
B-25后续的发展十分迅速,最先是B-25B(造了120架)在背部和腹侧都装上了动力驱动的Bendix炮塔,去掉了尾部机枪。以B-25B为基础的B-25C在发动机上有所区别,B-25C用赖特R-2600-13星型发动机取代了原先的R-2600-9发动机。
B-25C是第一个被大量生产的型号,产量高达1619架,而这一变型也增加了自动驾驶仪和机翼下方的炸弹架。B-25D共造了2290架,它与B-25C基本类似,并成为一种侦察机变型F-10的基础。
B-25“装甲飞机”
B-25首次参战是第3轰炸机大队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一次行动。同时,第17轰炸机大队也已做好了大胆进攻东京的准备,即著名的“杜立特空袭”。另外,B-25也参与了新几内亚的战役。同时,在地中海战场上,第12大队的B-25也开始在北非执行任务。第10大队指挥驻印度的B-25,而第11大队则在阿留申群岛参战。在新几内亚,第5大队的B-25作为专门的低空攻击机,表现出色。
B-25空对地型能够精确对地打击,这是由“老爹”保罗少校监督发展出来的,作战目标是日本飞机和战舰。该型B-25可装备多达8挺向前射击的勃朗宁机枪,以及杀伤炸弹。1943年3月份的俾斯麦海战中,B-25充分展现了作为低空轰炸机的英勇。来自第3和第38轰炸机大队的B-25和道格拉斯A-20,同澳大利亚的英俊战士战斗机及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17一起袭击了日本护航编队,16艘日本军舰中仅4艘驱逐舰得以逃脱。
第499“Bats Outa Hell”轰炸机中队的B-25J的前视图。这架飞机名为“贝蒂的梦”,共装备18挺机枪,其中12挺在机首。 英国皇家空军将B-25配属在第2轰炸机大队,称为米契尔Mk I和Mk II型。共有850架B-25提供给了苏联空军,首批交付是在1942年3月。
1943年,在装备实验中产生了装载不同种类75毫米机炮的B-25G和B-25H。其中,实验型的XB-25G测试时是用75毫米的美军野战炮。量产时,405架B-25G则配备同样口径的M4机炮和一组6挺机枪。B-25H(造了1000架)则装载了75毫米机炮和14挺(后又增加到18挺)机枪。
在B-25的变型中,运用最广的要数B-25J,机首既可以是圆滑的也可以是有棱角的。英国皇家空军的J型被称为米契尔Mk III。J型一共生产了4390架,均由R-2600-92发动机驱动,并装有12挺机枪。
美国海军所用的PBJ-1也是B-25的变型之一。海军共有706架PBJ-1,标准与B-25J相似,这些飞机后来又调给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成为PBJ-1C和PBJ-1D型,在南太平洋服役。该机机腹和机首处装有搜索雷达,而PBJ-1J的雷达则装在右舷翼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九个装备该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队参战,第一个参战的是VMB-413中队,1944年3月在所罗门群岛的斯特灵岛上。
战后,B-25继续在国外一些空军服役,在美军中也是重要的教练机,最初代号为AT-25,后改为TB-25。该机作为教练机在美国空军服役直至20世纪50年代。事实上,最后一架B-25在美军中作为运兵机,直至1960年5月才退役。
杜立特空袭
1942年4月18日,16架第17轰炸机大队的B-25在詹姆斯H.杜立特中校的指挥下从大黄蜂号航母上出发,开始了一段1184千米的航程,向日本首都东京和其他位于名古屋、神户和横滨的目标进发。当时,B-25是最重的舰载飞机。但是,为了这次任务,飞机都经过了专门的准备,移除了防护装甲,增大了储油量。
尽管这次行动在军事上的效果有限,但对于刚刚经受珍珠港偷袭的美国来说象征意义巨大。在行动坚持到最后时,幸存的B-25在中国迫降。为了肯定这次空袭,杜立特荣获了荣誉勋章,在年底前晋升为少将,负责指挥北非的第12大队。
技术参数:B-25D
种类:中型轰炸机
尺寸:长:16.12米;翼展:20.60米;高:4.82米
重量:最大起飞15880千克
发动机:2台1268千瓦赖特R-2600-13星形活塞发动机
最高速度:457千米/时
行程:2414千米
最大升限:6462米
乘员数:5人
武器装备:6挺12.7毫米机枪外加最大1361千克载弹量
编辑于 2023-06-24 16:2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Richard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兹艾·煦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