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看完林则徐的一生,你还怎么躺平?

知乎城市-东莞
131个点赞 👍

你以为的林则徐,天生奇才,一举登科,年少成名。但现实的林则徐却是,屡屡受挫,二战不成,名落孙山。

相信凡是读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虎门销烟”的故事。林则徐的英雄之名,可谓妇孺皆知。但教科书只会告诉你结果,不会告诉你过程。只会告诉你这个人是英雄。不会告诉你,这个人是怎么成为英雄的。

我们细扒林则徐的成长史,会发现林则徐的童年时期所面对的人生焦虑,一点都不比我们现在少。——家道中落,三餐不继,父亲靠私塾教书,维持生计。母亲靠女红手工,贴补家用。出生在这种环境下,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只有闷头读书了。

按理说像林则徐这样的“小镇做题家”,科举之路应该是平坦无阻,但现实却是林则徐在会试过程中屡试不第。无奈之下,青年林则徐只得做师爷谋生。这对一名有“经国济民”之志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英雄不是生来就英雄,他们也有凡人的苦恼和无奈。

林则徐落榜了,但他的“学习”才真正的开始。靠在课堂上读死书,是成不了大才的。只有在社会上实打实的历练,才能让人变得更强大。在师爷的任上,林则徐调查民间疾苦,了解社会风气,对兵、刑、工、礼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切实的掌握。更难能可贵的是,林则徐在负责商贩洋船来往工作时,深刻认识到鸦片的问题,也熟悉了烟贩们惯用的伎俩。这给他日后成为封疆大吏打下牢固的基础,也为他销烟的壮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应该庆幸,林则徐的科举之路没那么顺利,老天先让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才让他金榜题名。如果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进入仕途,可能庙堂之上会多一位青年骨干,但对于时代而言,却少了一位民族英雄。一切经历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不要总盘算着成败,要看重我们在每次成功或失败之后,学到了什么技能,增长了什么经验。彼时,幸运之神也许就会悄悄降临了。

嘉庆十六年,林则徐第三次进京会考,终于考中进士。之后他历职地方,有功于民,如果按这个剧本顺利发展,他会成为大清朝的一个能吏,但时代将林则徐推向了另一个风口浪尖。道光年间,英国靠鸦片贩卖走私,赚取中国大量白银。林则徐以坚定的毅力,超前的眼光,庞大的格局,力主禁烟,更坚定了道光皇帝禁烟的决心。

道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林则徐在虎门完成了销烟的壮举。如今我们回看历史,肯定会觉得销烟是100%正确的,但在当时朝野对林则徐的举动却充满着非议。特别是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很多人将战败原因归罪于林则徐身上。林则徐上书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反被道光帝斥责一派胡言。最终,林则徐成了给道光帝的替罪羊,被贬官伊犁,效力赎罪。

如果换做你,为一件事正义之事奋力一搏之后,却遭人非议,饱受屈辱,你会怎么做?还换我肯定会当场崩溃,但林则徐却用实际行动来告诉这个我们:这点事算不了什么。林则徐到达伊犁后,兴修水利,垦荒屯田。他还感受了沙俄侵略的威胁建议改屯兵为操防,实行兵农合一,加强边防力量。

道光二十九年,六十五岁的林则徐告老还乡,在路过长沙的时候,和一位青年相遇。林则徐觉得此人是可造之才,便将自己在新疆考察的结果全部告诉了他。30年后,那位青年已是大将之风,他抬棺出疆,收复伊犁,此人就是左宗棠。

要不是因为左宗棠,我们今天去新疆,可能就要办护照了。左宗棠的成功,也验证了林则徐的高瞻远瞩。更证明了中华民族之所能屹立不倒,靠的是一代代能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他们的功过,不需要时人去评价,历史早已证明他们是跨越时代的英雄。

和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不同,林则徐并非无所不能,他没有力挽狂澜,没有反败为胜,也没改变当时中国的处境。在林则徐身上更能触动我的地方,是他遭遇挫折之后的坚守,面对非议之后的坦然,以及不管这个世界有多黑暗,都会在睁眼看清前方道路的那股精神。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整日被“丧”所裹挟,用佛系来对抗焦虑,动不动就躺平。看完林则徐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轻言躺平?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精神,不单单是对大时代的担当,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激励。“苟利国家”不一定要去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过好每一天,做好身边的每件工作,计划好未来的发展,为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这都是在为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我觉得,这便是林则徐精神对当下年轻人最好的启迪。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林则徐?历史在当时可能选择了很多人,其他人遭遇挫折之后都退却了,但只有林则徐坚持了下来。所以,并不是历史选择了林则徐,而是林则徐选择了做自己。他用自己的精神,定义了历史,照亮了时代。

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市,比如苏东坡之于黄州,诸葛亮之于南阳,更比如林则徐之于东莞。这些城市都不是这些人的生卒之地,但却成为了人们怀念他们最好的场地。只是因为城与人的气质相近、精神相通,形象相合。

林则徐销烟就是东莞的虎门,当时朝廷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销烟,我认为有三点原因。其一,东莞是沿海地区,受鸦片侵入的时间更早,受到鸦片的毒害就更深。其二,销烟之后,可将销毁的废料直接排入大海,避免荼毒城市。其三,此地的时局之利,开风气之先。避免顽固派的干扰,可得更多开明人士的支持。以此来看,东莞这座城市和林则徐有太多相似之处,同样的厚积薄发,同样地忍辱负重,同样的开眼看世界。历史也证明了,东莞虎门确实为销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林则徐是近代史的开篇之人,东莞是近代史的开篇之地。英雄在这里诞生,时代在这里觉醒,从东莞还有林则徐身上,我们都看能看近代中国的缩影。通往光明的道路上,虽然布满荆棘,步履维艰。但不管是林则徐还是东莞,都永远在路上,奋力奔跑,勇往直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精神,其实就是如今的东莞的城市精神。林则徐不屈不挠,不计名利,为民敢为天下先。东莞一直秉承着这股精神在努力前进,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建立起根据地,英勇抗敌。改革开放时期,这里是“改开”的最前沿,成为了影响世界的“制造之都”。时至今天,虎门销烟精神依旧在东莞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林则徐是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代表,东莞如今亦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在林则徐身上,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奋发图强,上下索取的精神。在东莞这座城市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在现实中开花结果,落地生根的景象。林则徐是当日中国觉醒开眼的起点,东莞更是今日新中国跻身世界强国的起点之一。城与人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担当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

如果林文忠公能看到今日的虎门,今日的东莞,今日的中国,他必定会感到特别的欣慰。东莞是林则徐当日的战场,林则徐是东莞纪今日最好的代言人。林则徐和东莞是相互成就,从林则徐走进了东莞的那一刻,东莞就点亮了历史,走向了世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这是林则徐、东莞,以及古今有志之士的共同理想宣言。

编辑于 2023-06-15 15:27・IP 属地北京
张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