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学校校招,平均每个毕业生有8个候选岗位,大部分是国企、事业编、公务员、部委研究院所,国安局,也有少量华为、中兴、联想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民企。
吸引力最大的当然是体制外的民企,尤其是深圳的。
那时候就业“包分配”,毕业生全部进体制内。想去体制外也有机会:交一大笔钱,叫做“培养费”,金额大约相当于当时半年到一年的工资 。
那时开始的30年,中国成了世界上发展最迅猛的国家。
30年后,与经济沉沦、民族主义抬头相伴的是,年轻人争相掉头回到体制内。
未来,可期。
编辑于 2023-10-30 03:27・IP 属地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