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流行音乐工业种种短视偏见的见证
凭实力早该崭露头角,结果一直等到了05年全民选秀狗血大剧才走上前台,刚好赶上了传统唱片业的最后余晖,签的公司主力是卖手机彩铃的
出道前无数“业内人士”都在复读说这类歌手难经营,结果真出道后,苦无经典女声久矣的行业求才若渴,资源纷至沓来,自然,她也能不负众望给你把歌唱出来,然后就是按部就班发片,打榜,跑场,签售,分猪肉,诸如此类和唱歌未必完全无关的套路流程
2008年,大家在经历了各种大悲大喜的交相轰炸之后,似乎终于失去了听歌的兴趣,于是迎来了08,09年华语音乐产业的大崩塌
身处传统造星流水线上的同代歌手近乎全员被埋,专辑销量已经没有意义,所幸商演是永恒的,收入是不愁的,只要有曝光率有歌唱,广告歌和影视主题曲远比发片更实在。有歌傍身对于歌手永远是安身立命之本
茫然无措的业界开始炒作各种奇怪的概念,扭出各种身姿讨好金主。但流量不是万能的,会不会唱歌,是用耳朵而不是微博点击数判断的,当圈内圈外需要找个会唱歌的歌手镇场时,选择实在很少,具体到内地女歌手的话,答案已经近乎内定
疫情三年终于过去,文娱复苏,大家才发现,整整一代中生代歌手,真正靠唱为生的,似乎只剩下当年从选秀走出来的那几个唱将,而其中的佼佼者,自然包括张靓颖在内,都有着在酒吧长期驻唱磨练的经历
藏龙卧虎的PUB音乐圈,诉说着一个历久弥新的道理:
兴趣,永远是最大的事业驱动,歌手,就是要出来唱歌的
编辑于 2024-01-09 15:44・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