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0个

我们最近经济是不是遭受了什么重创?

求知
被封锁的答案

不觉得是重创,只是复苏开放红利逐渐吃完,经济long Covid 开始显现,整体开始显露疲态。

今年春节到五一期间的出行经济看,统计表明,第一季度铁路旅客发送量7.53亿,折算到一年将近30亿人次,远超过2020-2022三年的16-26亿。今年五一节出游人次2.74亿,同比增长70.83%,是2019年119%,可比口径消费接近持平,也远超三年期间。带动消费回暖明显,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8.9%,以淄博烧烤为代表的各地火热新现象前所未见,也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开放是必然趋势,说开放经济复苏“不如预期”是开放失败,开放走错的人,其实根本没有好好比较过官方的数据,所以它们“预期”本身就是含糊的,所谓“不如”也是没有数据依据的主观判断,缺乏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能解决封孔带来的流动性相关问题,它很重要,也冲高一波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行情,肉眼可见。但开放无法解决那些不是封控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早就存在多年,又不是它造成的,为什么要它解决?主要什么问题?

城市化65%进入末期,人口开始下降,房地产经济支柱无法维持。外资由于投资环境变化剧烈,撤出意愿增强。出口受到人力成本上升,国外脱钩,技术管制的挑战。进口停滞更为明显,主要也是受到国内需求疲软和贸易磨擦的影响……财政去年收入只有20万,支出达到26万,赤字6万,30%,历史新高,大量消耗为医疗废水。 现在云南,贵州,武汉各地陆续有官方缺钱催债要转移支付的活久见新闻。没有健康财政支撑,也就没有吃财政饭的岗位的增长和消费的增长。同时又不敢出台万亿级别的经济复苏刺激计划,无法靠财政和投资大规模新开工项目,甚至连大学支出要减少,只能上涨学费……失业持续高位运行和福利预期下降心理预期促使大家不敢乱投资买房和高消费。

很大程度上上半年的出行热潮最大的新特点就是“重精神,轻消费”,第二段的数据资料已经说明。另外特种兵旅行,帐篷露营新概念火热,都反应这个特点,也就是大家又要释放三年的精神巨大压抑,但是同时出行又要勒紧裤腰带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这样看来,国内经济三架马车不同程度的增速放缓。

因此,可以看到的目前今年中期的经济趋势,大致到了一个有利因素,开放红利逐渐吃完,不利因素恢复显露的交叉点,这点和国外去年这个时候很类似。也就是说我们和国外的走势存在1年的错位,但总体趋势都是“高开低走”。

在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的国外逐步松绑防控,进入恢复蜜月期,伴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总量,增速明显恢复(下图北海居数据),失业率降到历史新低(之一)。但是这股药效过后,激情开始消散,进入2022年下半年,俄乌战争,能源涨价,全球通胀,供应链矛盾,美元加息,需求疲软等因素开始逐步发酵,经济开始放缓,估计这波下行至少要到今年底,很多发达国家面临保正增长,明年再小幅回暖。




去年由于国内尚未开放,虽然内部流动性的不畅重创了经济增速,官方失业率激增到5.6%,但这些外部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很多因为封闭,其实未深入影响国内,比如俄乌,全球通胀,能源,供应链矛盾等问题。但开放之后,就像奥密克戎xbb 的“摇匀”全球,现在也开始逐步影响国内经济。

因此,现在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魔都保卫战,只有0.4%的超低基数(现在国内很多所谓专业机构的分析文章对此基本绝口不提),尽管目前5.6月已经开始呈现出各种不利因素增多的迹象,比如月度出口下滑,PMI下滑,但是由于这个超低基数存在,所以我估计大概率会同比增长过7%,可能在接近7.5%左右,但这并不代表二季度环比势头还在强劲向好,在我看来它只是一个统计数字波动现象,实际平摊到两年只有平均4%。如果分析文章还这样明示暗示7%是意味着多么向好,却不提去年超低基数,那作者要么是半桶水,要么就是明知真相而刻意误导的御用文笔。

到了下半年,如果失业率仍然高位运行,并且没有出台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各行各业各地还仍旧是目前的“缺钱缺事等政策”的躺平状态,按照目前国内外情况分析,最理想情况,国内经济增速会回落到4.5%左右,那么全年下来可能实际同比增长在5.2%左右,略高于年初两会制定的5%。名义可能6.3%左右。

按照近期一些国际机构预测,一般认为明年2024国内经济大概增速会回落到4.2%-4.5%左右,也是就是说,已经很难再回到2019年之前6%的增速区间,大概只有之前75%的功力。当然如果实际主观感受,我觉得应该更低。

发布于 2023-06-08 03:21・IP 属地广东
老月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