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如何看待华南理工大学苏艳拥有19篇SCI及一作 Nature 文章而被指「学术妲己」?

检索宝宝

最近,一位名叫苏艳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士毕业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她在三年的硕士期间,发表了19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Nature一作,另外还有两篇为Advanced Materials一作。这样的成绩在国内外都是非常罕见的,足以让人惊叹。


然而,她的学术成就却并没有得到同行的尊重和认可,反而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攻击。她被指为「学术妲己」,被认为是利用了自己的导师顾某某的权力和资源,甚至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她的答辩现场也被一些人录像并上传到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这样的事件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女性科研者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她真的是「学术妲己」吗?她的学术水平和道德品质到底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首先,我们要承认,苏艳的学术成绩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不管她是否有借助导师或他人的帮助。19篇SCI论文,其中三篇为顶级期刊一作,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难以企及的。即使有些论文是合作完成的,也不能否认她在其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我们应该对她表示尊重和敬佩,而不是嫉妒和诋毁。


其次,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苏艳是否真的存在「学术妲己」的行为。所谓「学术妲己」,是指一些女性科研者利用自己的魅力或其他手段,获得导师或他人的偏袒和资源,从而取得不成比例的学术成果。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科研道德和公平原则的严重侵害,应该受到谴责和制裁。然而,在苏艳的案例中,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样的指控呢?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苏艳与导师顾某某存在不正当关系或者掠夺他人成果。顾某某本身就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材料科学家,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资源。他可能会给予苏艳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牺牲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苏艳也可能会受益于顾某某与其他合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剽窃或抢占他人的成果。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苏艳或顾某某存在违反学术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行为,否则我们不能轻易地给予他们「学术妲己」或「学术纣王」等恶意标签。


最后,我们要正视地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一个女性科研者在取得了卓越成就后,会遭到这样无端且恶意

发布于 2023-06-03 13:06・IP 属地日本
辰融项目团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