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是郭靖心中永恒的痛,痛到会失控的那种。
原著里郭靖因为各种别的事而被动想起杨康有几次,几乎每次都能这个沉稳的男人失态。
你让他怎么心平气和地去和杨过说杨康的事?
郭靖和少年杨过初遇,得知杨过是杨康的孩子,又听说穆念慈死了,激动得把杨过按摩按晕了。
【郭靖给他推拿了几下,见他双目缓缓睁开,牙齿咬破了舌头,满嘴鲜血。
郭靖又惊又喜,道:“他……他原来是杨康兄弟的孩子。”黄蓉见杨过中毒甚深,低声道:“咱们先投客店,到城里配几味药。”杨过问道:“你……你们怎么认得我?”
郭靖道:“我们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呢?”杨过道:“我妈妈死啦,死了很久啦!”
郭靖闻言震动,手上用力稍大,杨过又昏了过去。】
郭靖听丘处机提到比武招亲,随即想到杨康,忍不住直接“啊”了一声。
【丘处机道:“那是王师弟听丐帮中一位朋友说的,到底小龙女是不是当真胜过了师姊,其时并无第三人在场,谁也不知,只江湖上有人这幺说罢了。这一来,李莫愁更加心怀不忿,知道师父偏心,将最上乘的功夫留了给师妹。于是她传言出来,说道某年某月某日,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要比武招亲……”郭靖听到“比武招亲”四字,立即想到杨康、穆念慈当年在中都之事,不禁轻轻“啊”了一声。】
郭靖得知杨过要娶师父,愤怒地想打死杨过,但是因为在杨过的眉眼里看到了杨康的影子,直接就心丧若死。
【郭靖左掌在空际停留片时,又向杨过瞧了一眼,但见他咬紧口唇,双眉紧蹙,宛似他父亲杨康当年的模样,心中一阵酸痛,长叹一声,右手放松了他领口,说道:“你好好的想想去罢。”转过身来,回席入座,再也不向他瞧上一眼,脸色悲痛,心灰意懒已到极处。】
郭靖谈马想到了杨康,表情立马悲伤。
【郭靖道:“刘备当年所乘之马,名叫的卢,相马者说能妨主,那知这的卢竟跃过溪水,逃脱追兵,救了刘皇叔的性命。”说到此处,不禁想起了杨过之父杨康,喟然叹道:“其实世人也均与这的卢马一般,为善即善,为恶即恶,好人恶人又那里有一定的?分别只在心中一念之差而已。”
杨过心下一凛,斜目望郭靖时,见他神色间殊有伤感之意】
杨康对郭靖来说很特殊。杨康既是郭靖的杀师仇人,却又是他结义金兰的好兄弟。杨康既是帮助金国的郭靖的敌人,却又是和郭靖有上代因缘的故人。
郭靖对杨康的感情非常复杂,有义,有恨,有情,有怨。
杨康是郭靖的对立面,却又是郭靖这个“完美”的人身上一道不完美的“伤疤”。
有这么一个坏兄弟按理来说当然应该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但是郭靖对杨康,却又不仅仅是厌恶,反而有让人无法忽视的强烈的怜悯。
可以说两人的恩怨纠缠太过复杂,真的让人说,即使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人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何况是那口才有些笨拙的郭靖。
如果真的让郭靖谈杨康,你觉得他会说什么?
会是(以下皆为原著中郭靖对杨康的评价)
【“杨康兄弟自幼在金国王府之中,这才学坏。”】
【杨康兄弟不幸流落金国王府,误交匪人,才落得如此悲惨下场,到头来竟致尸骨不全。】
【他父亲死得这么惨,我心中一直自责。杨康兄弟误入歧途,但咱们也没好好劝他,没尽全力想法子挽救。】
【过儿的父亲杨康,当年行止不端,我是他义兄,却没尽心竭力劝他改过,他终于惨死在嘉兴王铁枪庙中,虽不是你妈妈下手所害,他却是因你妈妈而死,我郭家负他杨家实多……”】
还是(同样是原著里郭靖的评价)
【“他认贼作父,叛国害民,人人得而诛之。”】?

(郭靖与杨康)

我年轻的时候也经常觉得奇怪,为什么郭靖不主动和杨过说说杨康的事。长大后,懂得人情世故了,才慢慢意识到,面对杨康这么一个对自己来说说不清道不明的对象,郭靖这样的纠结和回避的反应才是最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