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最近刚想明白这个问题。
我来聊聊我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的感受和我对不上……纯属正常,别大惊小怪的。
我认为,看德国骨科,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简单地说就是:家人会抛弃我,恋人会抛弃我,家人+恋人不至于还要抛弃我吧?
在缺乏安全感的人的世界观里,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自己既不被认可,也不被珍惜,不管现在多好的关系都可能随时被抛弃。
所以他们会寻求两种东西来填补自己的内心。
第一是“被选择”。
就很简单一个案例,为什么现代otuka作品里,妹子总要倒贴?
因为倒贴其实是一种对你这个人的认可,是一种选择。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被选择过,一生努力就是为了让别人多看自己一眼,所以这种被选择的感觉会让人非常安心。
第二种东西则是“特殊性”
一般缺安全感的人只需要被选择,但特别缺安全感的人在被选择之外还会继续思考。
因为他们的人生中充满了否定和抛弃,他们必须预设一个场景:
选择之后呢?选择之后被抛弃了怎么办?
当她发现真实的我的那一刻果断离去,我只会受伤更重。
这时候就会推进到一个恋爱中的永恒难题里:
“为什么只有你是特殊的。”
你可以选我,也可以选别人,那为什么我是特殊的呢?你又为什么是特殊的呢?
这种微妙的不安全感,时刻被抛弃的预期,催生了进一步的需求:
唯一。
对方必须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命中注定仅此一个的存在,这才能获取那种理所应当的安全感。
而骨科,就是一种顶级的安全感设定。
它同时解决了选择和特殊性的问题,只需要一次选择,两个人的特殊性就会上升到满格。
在一般的故事里,选择是一个开始,而在骨科故事里,选择是结束。
选择禁忌的瞬间,双方就变成了共犯,失去抛弃对方的机会。
而在这之上,它填充了我刚开头说的那个巨大的空白:
家人会抛弃我:总有一天,我的家人会离开,或许死去,或许组建新的家庭,留我一个人面对世界。
恋人会抛弃我:恋人对我的认知是表层的,在漫长的生活中难以保证不变心,我们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撕裂了我们理解的基础。
boom。
这两个问题被一个设定解决了。
家人变成恋人,这不会还要抛弃我吧?
如果你仔细看骨科系的经典作品(而不是纯粹为了玩禁忌梗的那种),像《缘之空》、《再会了美好时光》,你会发现他们一直在突出的点其实是“除你之外,我一无所有”。
虽然黄油本质让悠哥看起来非常现充,但别忘了悠哥和穹妹故事开始的契机是什么:父母双亡,只能回乡下相依为命。
如果你选其他线,悠哥是主动的那一个,悠找到新的生命立足点,所以禁忌关系成不了。
而如果你选穹线,穹是主动的那个,悠的心里没有立足点,只能和穹在一起。
双方互相选择,并且只有彼此,为了彼此可以将世界排除在外面。
这种独一无二,绝对不会被对方背叛的安全感,远比背德带来的刺激更好看。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范围看的更广一点,会发现这种心理并不少见。
几乎所有大众流行文化产品,都在和安全感较劲。
女性向小说中会致力于刻画这种命中注定的唯一,就是因为大部分女性都处于这种安全感缺失的状态中,极度渴求唯一性的选择。
而男频网文里,读者对安全感的追求非常隐蔽,却更为强硬。
打个比方就是,绝大部分热门网文,写出成绩的那些,主角都百分百免疫心控类技能。
催眠、入梦、读心、吐真剂,男主总有各种各样的外挂去对冲,作者绝对不敢让主角陷入失去信息的状态。
然后就是后宫的处理。
有人吐槽过,男频的后宫就是一个属下库,每个后宫都有自己的功能性,拿来就能过剧情。
那为什么男频明明写了这么个属下库,大多还是要多余几笔去描写这些属下对男主的爱呢?
因为爱是一个不背叛的好理由。
所以你看出来了吧,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索求安全感,表达形式不同,本质一样。
进一步引申,为什么有兄弟姐妹的人不容易接受骨科系呢?
因为真有兄弟姐妹的人,了解兄妹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他们大都不需要将这份安全感升格。
所以如果你看到骨科禁断系的故事就恶心,那恭喜你:
你的亲情,大概率很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