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华为人,对孟晚舟现在在华为的处境不了解。但对孟晚舟这个人,倒是可以从公开的信息做一点分析。
孟晚舟的学历应该不高。她1990年高中毕业以后上的是2年制的中专,这说明她高中学习成绩很一般。
那个年代的高考跟现在不一样,所以这里特别说一下:
她那个年代高考录取一般是成绩最好的去清华北大,差一点的去重点大学和省级大学(也就是今天的985、211,以及今天虽然没有评上985、211但实力不错的普通本科),再差一点的去大专院校(也就是今天的普通本科。今天的普通本科基本都是当年的大专,比方说我们甘肃的“兰州铁道学院”,当年就是妥妥的大专,但现在叫“兰州交通大学”,变普通本科了。所以那个年代的大专学历相当于今天的普通本科)。成绩再差些,就是中专了(那个时代有“大中专”和“小中专”之分,大中专是高中毕业生考的,小中专是初中生毕业考的,也跟现在不一样,相当于今天的大专)。
考虑到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非常低,大概只有20%~30%。所以孟晚舟的成绩也不算非常差。虽然学历相当于今天的大专,但能考上大学就已经超过很多同龄人了。
总之,孟晚舟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应该一般般,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差,高考成绩应该是广东省全省排名前30%的水平(前提是这个“建设银行常州财经学院”是她高考凭分数考进的而不是走关系进的。如果是花钱托关系进的就不好说了,花钱托关系分数线下浮100分也有可能)。再考虑到她高中就读的是一所好高中,当年城乡教育水平差距非常大,读的是好高中却只考了这个成绩,估计在班里成绩应该是中下水平。
孟晚舟中专毕业以后,1992年去银行上了一年班。
1993年进入华为,做行政工作。那时候华为是个几十人的小公司,说是行政其实就是打杂,什么都干。像什么前台接待、跑腿打印文件、入库出库、甚至给大家订盒饭这些工作她都应该有参与。当时孟晚舟的工作,说好听点叫公司的大管家,说难听点其实是公司里地位最低的人。
不过这段经历对孟晚舟也有好处,那就是上船早,算是公司创业期的老员工,资历老。
1994年是华为命运转变的一年。随着前一年李一男加入华为,华为成功研发C&C08交换机,并成功大卖,公司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到1998年,华为的年销售额从1993年的4亿人民币,暴涨到1998年的89亿,短短5年增长了22倍。员工也从几十人暴涨到几千人。
随之而来的是公司开始组织臃肿、没有活力。
任正非对此的应对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活力。比较大的动作包括“市场部大辞职”、“引入IBM管理体系”、“鼓励内部创业”等。
这三个措施当时只有第一个成功了,后两个都失败了。“IBM管理体系”被任正非自己称为“削足适履”,而“鼓励内部创业”间接导致了李一男等一批华为精英的出走。
这造成了华为很长时间的动荡期。当时华为非常惨,甚至一度山穷水尽,任正非四处联系买家卖公司。当时都已经跟买家谈妥了,要不是最后关头买家变卦,华为又拉到了贷款,可能今天就没有华为了。
当然如果今天来看,后两个措施也不能算完全失败,只是当时失败了。从今天的角度看,IBM管理体系确立了今天华为国际化标准化工作流程,李一男的出走也让华为经历了一次淬火磨练。
不过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也是非常漫长的。后遗症一直持续到10年后也就是2008年左右才完全消除。
而在这个时期孟晚舟在做什么呢?
在华为最高速发展的1993年~1998年,孟晚舟在基层打杂。期间应该在努力学习,并取得了会计和管理学文凭。
在华为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1998年,孟晚舟从行政岗转到财务岗,又从基层做起。
5年后,华为形势急转直下,2003年已经处于倒闭边缘,孟晚舟开始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
分析:
华为是一个勇于启用新人和有才之士的公司。
跟孟晚舟同时期进入华为的李一男,进入华为2年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负责人,进入华为4年就成为分量最重的副总裁。可以看出来,当时华为的风格是只要有才能,华为就会大胆启用。
而孟晚舟进入华为5年之后还是普通员工,从行政转到财务也只是因为她取得了相关的文凭。这说明什么?说明要么任正非在刻意磨练孟晚舟,要么孟晚舟本身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
而孟晚舟独当一面是在她进入华为10年后,成绩是又花若干年时间建立了公司全球统一的财务组织。但这个成绩感觉有点水。现代企业的财务流程和会计制度非常严谨完善,甚至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法律条条框框全都规定死了,完全没有什么创新的空间,创新就是违法。这跟当初华为引入IBM管理体系还不一样。引入IBM管理体系属于企业管理,是活的,而财务是死的。你要说她做财务期间节省了多少成本创造了多少利润还能作为成绩,但要是仅仅只是把现有的很完善的一套财务体系拿来用在华为身上,这份成绩恐怕不足以服众。
说难听点,随便外聘个资深CFO就能把这事儿给办了。
不过考虑到2003年是华为风雨飘摇最困难的一年,她在这一年上位成为高层管理人员并勇于任事,这一点应该算加分项。
至于有些资料上说孟晚舟搭建了IT平台之类,在我看来这完全就是没成绩了硬往上凑。搭建IT平台是财务官的工作吗?那是网络工程师的工作、是运维部门的工作。孟晚舟能做的只是提需求、然后掏钱采购,这也能作为功劳?
至于更虚的像什么推动华为国际化之类,这完全就是空话套话了。没她,华为也会推动国际化。早在1995年左右,华为的交换机就卖到香港去了,2000年左右华为就已经在欧美设立研发中心了。
综上所述,你要说孟晚舟资历老,我信。但你要说她有多强的能力,我没有看到她做出了什么出众的成绩。至少公开资料没有看到。
~~~~~~~
特别声明:以上都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分析。如果还有我不知道的资料,或者资料本身有错误,以上分析也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
另外关于兰州交通大学(原名兰州铁道学院)我只是举个例子,并不是说兰州交通大学有多差。实际上兰州交通大学在我国3000多所高校的排名,长期排在300位左右,近些年甚至可以排到200。所以兰州交通大学还是可以的,比起985、211那肯定比不过,但在普通大学里面还是可以秒杀一片的。
在这里特别说一下,以免有人觉得兰州交通大学很差。
另外我看回复里面有网友说兰州交通大学很早就有本科,这个说的也没错。
不过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儿。我说当年兰州铁道学院是大专,指的是“高考分数对应的学校等级”是大专,而不是说“从本校毕业以后能够获得的最高学位”是大专。
这两个不是一回事儿,但并不矛盾。
实际上,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大专学校也可以开展本科/硕士教育,也可以授予本科/硕士学位。
别说兰州交通大学这种比较靠前的大学了,甚至很多三本大学,连博士学位都可以授予(国家承认,非克莱登)。
所以两者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