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她学历智商这些批判的比较到位了,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其实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无人涉及:
任和孟本身不能代表华为,他俩跟华为的利益在很多层面上并不一致,而华为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更加不一致,尤其加拿大事件。
下面分析一下孟的加拿大事件对我国和华为公司本身的伤害:
整个历时接近3年的孟晚舟案,表面的结果是美加两国最终做了退让,公主盛装回国,国家似乎获得了重大“外交胜利”,华为接回了自己的CFO,看似国家和华为都赢麻了。
但实际上自此以后,中国在世界外交层面更加孤立,朋友更少,而华为,对外做实了与中国政府的无比亲密关系,这次欧盟因安全原因彻底关死华为通信设备,与此有重大关系。
1、对中国外交的伤害:
很显然,加拿大之所以让步是因为中国抓了两个加拿大人康明凯、迈克尔。中国人也许可以认为这是对等作为,但从第三方国家角度看,毫无疑问这是绑架。加拿大抓孟是因为美国司法部起诉和引渡条例,从加拿大角度来说这是毫无问题的。后续孟的案件对全球都是公审,控辩双方有不少的法律精彩对决。关心此事的国人对案情可以做到了如指掌。可你听过公审康明凯和迈克尔么?甚至可以说,你知道康和迈到底有什么“间谍行为”么?
这件事完全树立了东方大国的“跋扈”形象,实际上得不偿失。
2、对华为公司本身的伤害:
非常客观的说,孟对于华为公司本人没有任何价值,从她的学历履历和下飞机之后令人瞠目的读稿答谢完全看出,她相当平庸,甚至可以说蠢。孟的唯一价值是任的女儿,以及他非常想安排的接班人。孟被起诉,最好的安排就是去美国接受调查,同时华为接受美国的处罚,交罚金,请美国人到公司检查,就像中兴一样,接受美国的改造。以公开和透明,换取欧美的市场。
这件事显然是华为本身愿意做的,因为华为确实违反了对伊朗的制裁,而且心知肚明明知故犯。而孟被抓之前,接受被处罚的立场甚至是任正非本人也认可的。但任无法接受孟被抓。在这个时候,他放弃了华为的立场,转为了作为一个父亲的立场。为一己私利,彻底牺牲华为的国际化之路,我认为是非常可悲的。
大家可以看看当年东芝公司涉及苏联的机床案是怎么做的。这两件事如出一辙。
3、是否应该如此深度介入孟晚舟事件?
这件事就不可细说了,其实理性来看,根本不应介入,由华为自行处理更为合适。但事件发生在高层见面期间(据后来透露,特朗普本身当时也并不清楚此事,完全是孟突然到达加拿大,美司法部临时决策,一个突发事件),涉及了face问题,这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