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赢了!
没有发生政变——民主的调节机制!
发生政变——即使政变但是不影响国家稳定!民主制度的稳定性!
政变成功了——觉醒的民众推翻了独裁者!这是民主的选择!
政变失败了——民主的国家没有独裁的土壤!这又是民主的胜利!
等过两年,再被中国打崩几个支柱产业,就老实了。
零、别念经了
念经没啥意义,有人只会喊民主自由好,问他民主自由为什么好,他会说因为民主自由好。其实都没有意义,就像当年美利坚某大统领说的:“笨蛋,问题是经济!” 你分析政治问题,不谈经济,搁那扯意识形态,闹呢?
问就是发达国家都是民主国家,锤子,民主国家和发达国家可没有高度重合,大量民主国家经济倒是都很垃圾。真正和发达高度重合的倒是那些殖民国家,发达国家里面不是殖民者出身,就三个特例,新加坡、以色列两个秀珍小国+韩国,其他哪个不是殖民者啊?那三位也是靠那些老殖民者扶起来的。
你会念经我也会念!什么民主国家!大经济好其实就是!一群披着德谟克拉西外衣的门阀政治国家,东汉时期的玩意,还整出优越感了。除了带嘤整出了文官制度,其他都是啥玩意啊。
很多殖人的话,说实话,听着让人感觉他们像是串子。。。怪恶心的。。。主要是透露出的那种“知识水平匮乏+宗教狂热+自以为知识水平很高的自信”,让人感到很恶心。。。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虽然他们一直在宗教狂热式的赞美所谓民主制度,对灯塔无比虔诚,但是估计他们之中99%的人连《联邦论》都没读过,甚至95%的人都没听说过。。。
一、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情况
问韩国为什么会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如果经济情况稳定,国民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那你哪怕是封建帝制,你国内都是稳定的,甚至你要是经济情况好,国民收入水平还能稳定提升,那你都不叫封建帝制了,那叫圣人王。
很长时间以来,东北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世界制造业的最大聚集地,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程度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因为经济增长,所以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就高,政治就稳定。因为是制造业为主,大多数人都能参与社会生产中,导致大多数人都能吃到发展红利,且因为大家都有活干,无业游民少,所以社会整体秩序就好,这种社会秩序的优势又能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发展,因为制造业是一种规模大、高分工、产业链长的产业种类,需要社会秩序稳定。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东北亚整体的制造业发展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中,所以在东北亚的韩日两个发达国家,在所有发达国家里面也是政治和社会情况最为稳定的国家。
所以结论就是,韩国政坛的动荡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东北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导致韩国经济稳定的根基被动摇了。但凡韩国经济能保持繁荣,尹锡悦哪怕再小丑,也不会整出这种烂活。
二、东亚格局
现如今东亚的核心在于东北亚,东北亚自朝鲜战争以后,经济整体上处于大的上升趋势,但是二战后的很长时间中,东北亚经济上的核心一直是日本,但是日本一直是一个有局限性的国家。一是其经济和政治都被美国高度控制;二是作为战败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一直不能享有最高地位;三是日本在整个东亚都是有历史罪孽的国家,难以得到整个东亚诸国的信服,实现整个东亚的整合。这些原因导致日本不能以自身和区域的利益优先,实现整个区域的整合。这也是为什么98年经济危机时,整个亚洲几乎都成为了西方金融资本的血包。
但是自98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东北亚三国的核心,在向中国转移,尤其是在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这种趋势已经是不可逆的了。中国在经济体量、军事实力、政治地位和历史传统上,都完全具备成为东亚地区主导者的条件。按照正常的经济惯性,这时候的具备就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东北亚核心三国——中日韩完成经济乃至政治上的一体化,并进一步去完成整个东亚的整合,就像历史上无数次发生的一样。但是由于域外超级大国对日韩的控制,最终这个整合没有实现,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14年左右的一系列事件。
而正是因为这个整合没有成功,导致后续中日韩这经济体量最大且产业结构较为重合的三国在经济和产业上摩擦开始逐渐加剧。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加剧还不明显。一是因为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还没有开花结果;二是因为中日韩的产业不仅在竞争,也高度一体化;三是因为之前日韩的领导人,至少是正常政客,知道和稀泥,一定程度上都在弥合分歧。
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战开打,一切都不一样了。中国高端制造业开始逐渐壮大,日韩接连上台右派领导人,连稀泥都不愿意和,三国经济冲突进一步逐渐加大。同时,因为日韩的产业根本竞争不过中国,所以日韩的经济基础会逐渐松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日韩会变成东亚国家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性下滑最厉害的两个国家。
三、中国
新中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力快速恢复,已经成为了东亚秩序的主导者和压舱石。东亚局势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将经济建设而不是输出革命作为核心,因此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局势去保障国家在工业生产及国际贸易的稳定性。这种趋势也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自中国国力在东亚取得决定性地位以后,越发明显。整个东亚地区在全世界不稳定的大环境中,是最稳定的地区,这本质是东亚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要求的,以及中国这个super power在东亚所维系的。
中日韩在文化、产业、地域、经济方面都是高度相似的,是有合作基础的,在2014年前后甚至一度有合作的趋势,都是日本和韩国都不算正常国家,他们的经济、政治、军事都被美国高度绑定。如果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真的形成,那就意味着全世界50%以上的生产力的融合,那意味着美国直接失去霸权。所以这个事情失败了,这件事件失败的后果就是三国由产业合作为主的产业关系变成了以竞争为主的产业关系。而2018年的贸易战以及日韩右翼领导人上台,所展示的反华决心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这就导致日韩直接成为成为中国产业战争的最前线,相似的重点产业+相近的地域=最直接的产业战争。这几年看下来,这场产业战争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争,实力悬殊太大了,自2018年起,所有人都过分低估了中国的制造业,包括中国自己。日韩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代表的就是世界制造业的巅峰,欧洲的制造业完全不如日韩,美国制造业的唯一优势就是他们掌握了最尖端的技术,有些东西只有他们能造,但是论生产效率、规模、成本控制、市场化运用、产业链完整,美国在制造业上也不如日韩,甚至美国人唯一的优势,还是靠政治手段拿到的,否则半导体最尖端的技术现在到底在美国人手上还是在日本人手上都是不好说的。都是就是这样的日韩制造业,面对中国的产业竞争是完全的失败。
说人话就是,原本中日韩三国合作,大家产业互补,对大家都有好处。例如很多中低端半导体,日韩的产品价格不高,质量也很硬,本来没有国产替代的需求,但是因为政治因素,我们直接国产化了,一开始产品很拉胯,但是随着产业提升,技术迭代,我们自己的产品已经够用了。这种情况在过去今年一直在发生,结果就是日韩的各个优势产业开始瓦解了,他们输了。
中国赢了吗?也没赢,今年贸易顺差要整到1万亿美刀了,你赢钱了,确实是赢,但是全世界都在亏钱,只有你一家在赢钱,那还是赢吗?很多人说,外贸赚了那么多钱,老百姓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是分配的问题,我只想说,大部分不是分配的问题,而是你外贸没有东西买了。你自己啥都能造了,一年一万亿外汇去买什么呢?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是物资的问题。国内现在已经不要求强制结汇了,你一年一万亿美刀顺差进来,如果像以前一样,强行超发7万亿rmb,哪怕强行给老百姓发钱,有什么用呢?不会以为商品就是货架上长出来的吧?不会吧?才过几年好日子就和美国那群白左中产一样了?你把钱发出来也是通货膨胀啊!高科技产品现在不卖给我们,其实哪怕美国人敞开了卖,高科技产品的那点产量,也花不了那么多钱,还是大量顺差用不了。剩下的就是农产品,你看看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你中国人买了多少了?真想把货全买了,把其他人都饿死吗?顺便再把本国农业都瓦解吗?我国现在的问题是,钱赚到了,但是没有那么多产品来丰富人民生活。如果我们要达到欧美人的生活水平,可能要消耗掉全世界几乎一半的生产力,国际市场上没有那么多产品给你买。。。而且因为产业结构问题,我们很多生产已经过剩了,所以我们很多生产力是以撒到第三世界国家身上的,类似当年二战以后的马歇尔计划了。
回到正题,中国饱受外贸赚钱花不出去和生产力过剩的困扰,那么日韩就是灭顶之灾了。我们过剩的生产力撒到国际市场,就是对日韩制造业的降维打击。所以日韩的家电产业很多年前就被打垮了,韩国引以为傲的造船业今年也被打垮了,汽车和半导体,中国已经开始攻城略地了,如果不采用政治手段,日韩产业被打垮只是时间问题。问题在自己国内和欧美可以采用政治手段,在其他国家怎么办呢?例如东南亚,本来自己的汽车产业就很拉胯,基本都需要国际厂商,那不是谁便宜,谁价格低就买谁吗?这样日韩也受不了啊。甚至我前阵子发现,现在很多中国建筑业已经开始考虑智能化了,已经开始每块砖头里面就加一个芯片,用于记录每块砖头的从生产到运输到建造的信息,同时因为有芯片,所以可以直接用无人化设备建造了。。。原因就是,一颗低端芯片太便宜了。。。
所以日韩产业越发衰落,经济下滑,就是时间问题了。
四、表演型政客
新世纪以来,所谓民主国家最糟糕的贡献就是所谓表演型政客。我认为其诞生的原因有几个:1、随着人类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后发国家逐渐追赶先发国家是正常情况,先发国家无法享受那么大的红利是大势所趋,所以无论你选谁,大概率这些国家的情况都会逐渐拉胯,毕竟能逆势而为的天降猛男,在人类历史上都不多,导致人们对政客祛魅,并进一步把选举娱乐化;2、大众媒体的崛起,导致民众有更多机会接触政治人物;3、绝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政治和经济。
这一系列情况导致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建制派的,有执政思路的政客选不上去,几乎所有选民都能通过大众媒体去接触你,但是这些人90%不懂政治,你给他们讲政治就是对牛弹琴,效果不如一段毫无营养但是能煽动情绪的演讲的1%。所以善于表演,善于煽动的政客在选举里有了独特优势。那么我们在过分一点,如果一个演员去竞选呢?你建制派政客的演技再好,能挑战别人的职业吗?所以小泽、川普、米莱这种表演型政客都上台了,他们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他们不懂政治,在政坛的唯一优势可能就是竞选。。。
而尹锡悦也是一路货色,他是检察官出身,和政坛关系紧密但是本质上不是政客,当年靠民粹+男女对立上的台。他不知道,政治是要折中的,所以上台直接对华不留余地的强硬,对日如同儿子一样硬舔。。。他不知道,权力不是你的位置,而是有多少人和多少资源会听你的指挥,所以他的政变如同儿戏。。。他也不知道,政治是要团结大多数人,所以他把自己搞的众叛亲离。
结论:因和中国产业竞争造成的经济问题是根本原因;把尹锡悦政治无能小丑的表演型政客选上来是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