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29岁就成了顶尖985的副教授,看看普通的自己,会有什么想法?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益品冀悟 - 2 个点赞 👍
高中同学25岁成为美国qsrank 前50学校的助理教授,看看自己,没什么想法哈。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一半的初中同学出国,四分之一的初中同学在读博士学位。一半的高中同学出国,四分之一在读博士学位。全部的大学同学出国,一半在攻读博士学位,四分之一在共读博士后,一个同学拿到教职。
读个博士来得及哈。选个好方向,33岁读完,也去美国找个好点学校的当个助理教授就可以了,不用着急,顺其自然。
查看全文>>
刘仕琪 - 0 个点赞 👍
接受自己的平庸,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查看全文>>
广厦石油总经理 - 18697 个点赞 👍
读他的研啊!!!
我就准备这么操作,那天高中同学聚会,发现已经有十来个教授了,好几个已经博导了。随口问了下能不能去他们那读博,简单了解了一下我的硕士成果后,都表示可以去!只要按时发论文,记得挂他的名字,他啥都不会管,我还可以继续上班,真是美滋滋。
这种时候不把资源利用起来,还准备嫉妒别人吗?
发布于 2023-06-09 14:0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2233 个点赞 👍
你病了
你得了一种无法接受自己不是第一的病
你觉得做不到最顶尖的都是废物都是loser
就算你超越了你的高中同学,你28岁成为了清华北大的教授,当你看到比尔盖茨,看到乔布斯,看到雷军,柳传志,马云,你又会觉得自己不如人家能赚钱,你又会开始焦虑
你活着的目的就只剩下装逼和面子
你觉得你必须在所有人 所有条件里 你都是最优秀的,否则你就会焦虑
你病了
发布于 2023-03-08 11: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阿董Adong - 848 个点赞 👍
我曾经是学生时代的传奇,同级无敌后跳级,最后依然班级第一,学校前五,16岁考上某非著名985。可惜大学时代没有继续努力,草草读个本科了事。
前段日子工作原因去杭州呆了几天,碰巧一个小学同学在浙大读书,今年毕业,就一起吃了饭。
吃饭途中,他导师师兄师姐等等时不时给他打电话,他一副很忙的样子,旁边也有他认识的人给他打招呼。
我调侃他,都快30了才毕业,你是工作两年又考研?还是不小心被延毕了?
他淡淡的说,他是博士,直博5年,越过硕士,直接博士。
我喝到一半的水被呛了出来,你说啥??博士???你小子读博士了?!?!你现在是个博士?!?!
记忆中他是那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同学,怎么转头就成浙大博士了?
他顿了一下,说,你知道吗?小学时我最讨厌的人是你,最佩服的人也是你。一开始是因为你太吵闹,不就是经常双百吗?一天天叽叽喳喳干啥呢?别人也有考双百的,也没见他们天天说,你倒好挂在嘴边,整天宣传。
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小时候不懂事,不知道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蹲在沙滩上比别人多挖两把沙,就以为自己牛啤上天了。。。。
他打断我,你还记得吗?有一次咱班的某某实在受不了你的傲娇,对你喊了一句,楼上的你去比呗,你厉害你聪明,去楼上的高年级比呗。你少见的吃瘪了,憋红了脸,你咋知道我不行呢?你给我等着。
说到当年跳级的理由,我也很模糊了,没想到他记得很清楚,是不是这个原因我大概记不得了,或多或少有点作用吧。
他继续,当一年后听说你真的跳了一级上学,全班都沉默了,老师还很惋惜,这下咱班的好学生少一个了。但是你知道吗?你的经历让我大为震撼,原来有些事不是做不成,而是大家不敢做。我那时就开始励志当个好学生,等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进班里前十了,老师还专门在班里夸了我,这事你都没做到,老师也从来没在班里夸你。
往事浮上心头,好多都已经被时间磨去了细节和色彩,但是同学的叙述又把这些旧照片还原了。
他接着说,考上初中以后,学习压力骤升,我本来基础就不是很好,学习一落千丈,自己过去的豪言壮语好像随波逐流去了大海,变成了泡沫一样。自己那时也笑话过去的自己。你那时好像过的也不怎么顺利,虽然在重点班,但是经常看到你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很少见到和同学一起。打听了一下,你的成绩貌似不是很突出了。
学生时代最黑暗的时代涌上眼前,黑白灰配色,却无比清晰,我以为我已经遗忘,没想到只是一厢情愿拿布蒙上了而已。
他正色道,有时候也能看到你同学放学堵你,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从闲言碎语中能了解个大概,你年纪小,又太狂,成绩也不是很拔尖,你同学大概看不惯你吧。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年冬天在停车场,期末,你又被同学算总账,我当时就在旁边,你同学怎么提醒你注意点收敛点,不然下次就叫更多人收拾你,这些我都记不太清了,印象最深的是你喊了一句,你们怎么就知道我做不到呢?
哦,那一次或许是我被提醒的最严重的一次了,我闷了一大口酒,有些事确实不愿意再回首。
同学停了一会,你知道吗?刚听你这句话,我有种强烈的既视感,非常看不起当时的你,因为我觉得当时的我已经长大,成长最大的痛是被生活磨去棱角,我那时已经经历了成长的痛苦,中二少年决定不再相信梦想,但是又有一点点期待你实现自己的豪言,可能是当时的我还有那么一点点想去相信梦想。那时以后,我就有意无意的去多关注你,放寒假了,都回家了,我甚至去你家附近蹲点等你,看你到底会做什么。
此时的我满脸黑线,青少年时代一个奇怪的迷题被解开,那个寒假是我最努力的一个寒假,倒不是为了什么梦想,只是单纯的想用事实证明去让同学们闭嘴。那个寒假经常会有被注视的感觉,我以为是努力学习后的错觉,现在知道了,真的有人跟踪我。
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男的跟踪男的,气氛有点焦♂灼♂,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我比你还关注,老早就去问老师,老师还纳闷我一个低年级学生怎么这么关注高年级考试,我一看到你的排名,我就知道,我可以继续相信梦想了,你是学校第16名,比上次进步70名。
哦?我只知道当时我排班里第9,学校排名倒是第一次听说。
他跟我碰了下杯,敬你一杯酒,自那时起,我又重新开始相信梦想,你可能不知道,那以后我也经常打听你的消息,每一次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来你,只要你成绩继续优秀,就证明梦想依然有效。
后面的故事就有点老套了,无法也是几次他快放弃,然后打听到我继续飞扬跋扈、口无遮拦但成绩依旧良好,班里人拿我无可奈何,就当养了个猴。他就整理思绪重新上路追求梦想。
他最后跟我说,高考前他的理想学校就是浙大,清北之下一档的存在。虽然实力有限,高考离浙大差了一大截,但是目标足够高,差一大截也能上一个不错的一本。那时他已经不在中二了,也没有天天继续打听监控我了,他说,他打听的事情已经足够多,可以支持他一路走下去。大学时继续努力,不知不觉间就保送浙大直博了。
问他下步打算,他已经应聘了他本科学校的老师,同时打算继续深造读博士后,过两年顺利的话打算可能会当个硕导接研究生了。
他说,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中不溜的成绩,不起眼的形象,最大的作用是成为别人青春的背景板,没有什么卓绝的天赋,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都是靠着对梦想的执着,他非常感谢我能成为他青春里的灯塔,一直支持他去相信梦想,在黑夜里指引他走向通往目标的路。
我苦笑着摇摇头,没想到我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心里的牵挂,虽然是个男的。我已经折在了本科的浅滩上,不想再深入下去,也没有能力深入下去,你能走到今天完全是你自己的努力,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我也是个普通人,只是人生的花季来的比较早而已,你现在正处人生的盛阳之中,也是活力四射的年纪,虽然是青春的尾巴,不过思想已经很成熟了,能更好的利用好花季去实现更好的人生。不像我,花季太早,思想尚不成熟,没有利用好花季,最后反而是你走的更远。
同学笑了笑,此一时非彼一时,人比人气死人,就像我已经不羡慕你昂扬的学生时代,你也不必高估我现在这个水博,过好当下就行,如果心里有更高的想法,就去行动,努力过,即使实现不了,也会少些遗憾。
话闭,我俩各吹了一瓶啤酒。
编辑于 2023-06-13 09:5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Mr.磨叽 - 498 个点赞 👍
人的际遇本身就是个难以预测的事情。
就说我们学院的一位老师,他的一位博士生——就是普通学生,家庭背景无甚特殊之处——毕业后去了清华大学当老师,而他的儿子在国外留学——而且是本专业里最好的大学之一——毕业后却只能去个北京的普通211。
毫无疑问,这个老师对自己亲儿子下的力气肯定比那位博士生大多了,但结果就是这样。
那是那个博士生特别聪明,天赋异禀么?其实也不是。他的研究成果、发的论文也不多,只不过毕业的时候恰好赶上清华招聘,他研究的那个方向跟清华的需求比较匹配,而他们本人的表达能力也不错,就这么应聘上了。
我这位老师的儿子,研究的方向相对传统一些,虽然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靠着家里的人脉也多发了不少论文,而且实话实说他的儿子的水平也不差,可现实情况是很多985高校这些方向都不缺人了,也就只能去个普通211——当然,因为父亲的关系,他的发展还是相对轻松些的。
人越是长大,越得明白这些因缘际会的东西,是个人的力量很难把握的。就比如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仔细看一下他们的履历,会发现这些人大多都是马云在任教和创业初期认识的学生、朋友,而这些人的毕业院校有相当多的都是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这些人未必会比他们当年的同学优秀多少,但就是因为认识了马云,很可能他们早已财富自由了,而他们当年被分配到家乡政府机关的同学,可能还在纠结自己什么时候能升个副处。
当然,不管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身也存在。当年我们县城的高中,每年都有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但也有一多半人是连大专都上不了的。虽然名义上说,大家的确都在一个高中里度过了三年,但是当年大家的差距本来就大,如今再羡慕人家,有那个功夫,还不如自己琢磨琢磨如何多挣点钱。
发布于 2023-03-12 14:45・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Zpuzzle - 372 个点赞 👍
郭德纲说过: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唐太宗李世民:16从军,18当大军先锋,24名满天下,29岁登基开创大唐盛世~
人家是29岁,您今年也是29岁,怎么不和他比啊?
您再看看这位——
汉和帝刘肇,年仅十岁即位为帝,但外戚当权,生母梁贵人被皇后窦氏设计而死,母仇无法报,只能做个傀儡皇帝。
他隐忍四年,靠身边宦官传递消息,十四岁布局反击,亲临指挥清扫外戚同党郭、邓两家,严守城门,直入窦府,将窦宪没收印信赶回封地,迫使所有参与策划谋反的窦氏兄弟自杀。
正式掌权后刘肇亲理政事,处理太尉宋由等窦氏党羽余孽。以仁善治国,多次下诏理清冤假错案,选拔了一批公允怀仁的官员,为受窦氏谋反牵连的班固翻案。
十几岁的年纪,难得执政后动作谨慎和犀利,每一项政治举措都精准地直击要害。对内,他整顿吏治,招贤纳士,努力修补吏治建设的漏洞。
对外,他先后征讨南北匈奴和西羌等往中原作乱的少数民族,永元六年,又派遣班超收复西域,并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东汉边境带来了久违的和平。
创造了“永元之隆”的盛景,立下了不世的功名~
可惜,作为汉朝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体弱多病仍然日耕不辍,晨起上朝、夜半批奏,从不懈怠。这样一位政治天才、英明君主27岁就离世了。
你看看,你如今29岁了,没啥成就,不过身体很好啊,欢实健康就是福。
再努力你能14岁就匡扶王朝么?再奋斗你能29岁开创大唐么?你要接受这世界上总有比你强。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编辑于 2023-03-08 23:5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也说 - 334 个点赞 👍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内卷,有很大原因就是在于“社会时钟”被人为拨快。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在与同龄人校验人生进度。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即便你能做到佛系,你的父母、亲朋好友都在有意无意给你施加朋辈压力——你的同学29岁都成为985高校副教授了,你还在原地踏步,你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后现代根本渗透不了这片土地,即便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韩,除非你甘心沦为社会边缘人和最底层。韩国至今还有高考“四当五落”的说法,想成为体面的中产阶层,就得领先同龄人抢跑,历经高强度的应试训练,进入SKY大学,最后成为检察官或者大企业的职员。
永不停歇的相互攀比,永不停歇的人多地少,是这片地区经济繁荣的永动机,也是这片地区千百年来的宿命。
发布于 2023-03-11 20:27・IP 属地重庆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宇宙区长孙连城 - 3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硅谷IT胖子 - 293 个点赞 👍
混学术界,要学的第一课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
学术界智商无上限,遇到什么样的神仙都有可能,永远都有比神仙更强的老神仙、年轻神仙、千人神仙......拿自己比永远都无限内伤,学会为神仙举萤光棒做个小粉丝就好啦.
发布于 2023-03-07 08:58・IP 属地澳大利亚查看全文>>
Nemo - 204 个点赞 👍
我其实对这种攀比没什么可共情的。我高中考试基本年级第一,但是我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只能考130多,而我看到我们省200多分的都十几个了,而在他们之上,全国范围内还有韦神这种一路满分到IMO的怪物。所以我那时候就知道我只能算普通人里出众的,但跟卷王也没法比。所以就不比了。我大学时期甚至一直有点自卑,因为我高考成绩上不了复旦数院,大二转专业才进去的,而数院里中学竞赛成绩比我好的同学太多了。这种自卑心理直到我拿到宾大offer以后才有点缓解。
现在么,反正我手已经能抓到学术界岸边了,也没什么强烈的执念了。你只看到你同学成了顶尖985副教授,但你知道顶尖985教职的peer pressure 有多大么?他的同行可能都在盯着他最近发了什么论文,私下里或许也会把他和其他人比来比去。你也不知道他合同到底怎么写的,考核要求怎么样。你以为人前风光没有代价么?这种压力让你来承受,你未必愿意。
编辑于 2023-03-09 18:15・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Yuhang Liu - 55 个点赞 👍
不会有想法。我感兴趣的只是大家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在哪个学校,获得了什么职位,论文发在了什么期刊,收到了多少次引用,这关我什么事呢?
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在我看来都没有多少意义,有也就是一句话就说完了。见到了我真觉得意义非凡的成果,我也不会有什么羡慕,第一反应当然是激动啊,有人研究出来了,代表人类解决了重要难题,我不用自己去研究了,或者可以站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研究的核心目标又不是比赛,是解决问题啊。问题解决了难道不是值得庆祝的好事吗?为什么会有什么想法呢?
发布于 2023-03-10 17:16・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笠道梓 - 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俊凯 - 31 个点赞 👍
昨天恰好阅读一本古诗宝典,有一节写《春晓》一诗背后的故事,专门提及了作者孟浩然生平事迹。
众所周知孟浩然和王维关系相当好,两人都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并称为“王孟”。
孟浩然应进士第不举,终身未及官场。而王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尚书右丞。这两者地位差距不可谓不大。
从题主提问的情绪上看,题主的自尊心比一身傲骨的著名诗人孟浩然还要强上许多啊!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孟浩然没有得到重用,跳过他没考上进士不谈,他有像王维这样厉害的好朋友,为什么没有把握住机会呢。
那本古诗宝典里又写道,有一次王维在皇宫办公,带着孟浩然一起去见识见识(所以他俩关系到底是有多好)。谁知道皇帝突然到访,孟浩然很害怕,立马躲进床下。王维不敢隐瞒,只能向皇帝奏明原因。皇帝说,孟浩然啊,我听说过的。就把孟浩然喊出来问话,问他有没有新作诗歌。孟浩然就背了一首自己写的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我去,看到这里我就傻眼了,孟浩然你背什么诗不好,非要背这首影射皇帝“非明主”的诗,这不是找死吗?
果然皇帝很生气说,我从来没有弃过你,是你自己不上进,怎么还能这样写呢?就让他走了,终身不许他入仕途。
题主你瞧,就算一样有旷世之才,但是抓不住机会,不会说话,没有站好队,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29岁大学副教授的同学,自然有自己过人之处,或是实力,或是背景,或是家庭,或是机遇。与我们普通人又有何相干呢?
但是换句话说,如果题主是孟浩然的话,又能否抓住面圣这次好机会一举翻身呢?
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只能尽人事,知天命。
编辑于 2023-03-07 16:4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数码墩墩 - 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到处挖坑蒋玉成 - 21 个点赞 👍
不用羡慕或者自卑,985副教授也就那样儿,又穷又忙压力又大,工作也挺辛苦的。
日子过得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知足不知足,非要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长处比,那就是自讨苦吃了。
发布于 2023-03-16 12:58・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看风景的蜗牛君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Han - 9 个点赞 👍
在我眼里,985的副教授不是什么成功的标志,就是普通的工作而已。
前一阵子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这几个人里有混金融圈的,北京天津沈阳都有房,资产几千万;有做房地产的,近几年有点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民航飞行员,飞西藏一个月20万,有华为的工程师,年薪也有几十万;有在大专任教,已经升到副院长的;还有一个开出租车的,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结婚后跟父母一起过,媳妇没工作靠他养,孩子在上学,但他是我们这群人的老大,我们都得叫他一声大哥。
饭店是大哥选的烧烤店,味道蛮不错的,几个人连吃带喝花了700块钱,也是大哥抢着结的账。
大哥在我们这些朋友中间很有威信,他家有什么事,一呼百应,只要我们有能力一定会尽全力。
我们之所以拥戴他,是因为他头脑聪明,为人仗义,我们之间出现冲突,他都能公平又巧妙的化解。所以大家遇到事情化不开就找他来主持公道。
他在本地有一群开出租的朋友,路见不平在群里一喊话,就能过来一群,场面十分感人。我们一个朋友的爷爷因为小脑萎缩走丢了,又赶上入冬变天,家人急得不行,就是大哥招呼兄弟们寻遍大街小巷,大半夜的在一个桥底下把老人找到的。家人拿出两万块钱感谢他,他说什么也没要,还自己掏钱请了一起帮忙的司机朋友吃饭。
我从心里是十分感激大哥的,不仅是因为大哥曾经热情的帮我解决过一些棘手的问题,更是因为他让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人群等级进行定位,重置了成功的定义。
我相信,如果不是当年大哥家里出了大事,以他的实力考上一所一本院校没问题,但他站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用单薄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任,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侠义精神。
之前一个车行的朋友手里有一台二手的玛莎拉帝,车况挺好的,车主着急出国,30多万就卖了,我们一群朋友曾经商量一起凑钱买下来送给大哥当出租车开,结果大哥死活不要,我们只好作罢。
所以,当有人在我面前炫耀自己开豪车住豪宅的时候,在我看来并没有大哥那辆老旧的马自达更耀眼。
大哥平时生活挺简朴,为人低调,只对朋友和家人慷慨,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坚守自己的原则,过好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就是真正的强者。
所以说,什么985副教授啊,那只是一个工作,并不能代表他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没什么可让人羡慕和自卑的,做好你自己,让周围人感受到你带来的温暖,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体现。
编辑于 2023-06-19 13:15・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Home Talk - 5 个点赞 👍
我从很久以前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个天才。
因为我很早就开始看书,懂的比很多同龄人甚至成年人都要多;因为我成绩很好,尤其数学别人束手无策的题往往只有我能做得出来;因为我家境不错,在很多人都没出过城的时代我已经年年飞国外旅游;同样因此我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电脑,算是国内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人,这也极大的扩展了我的见识,而且锻炼了我写东西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当中,因为父母都是标准“成功人士”,我们的亲戚,他们的朋友,也基本都是达官显贵,父母很喜欢带我出席他们的聚会,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是想激励我,让我早早见识到他们的光鲜亮丽,从而在我心中燃起“上进”的火焰。
这么看起来,无论是从我个人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家庭期待的角度,我似乎都必然要走上一条“成功”的道路,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是个标准意义上的普通人,普通的做着最基层的工作,在网上写东西也不温不火,和很多同辈同圈子的同龄人相比,我的前程和成就实在叫人不敢恭维。
在世俗角度,对比曾经的辉煌,我是个毋庸置疑的“失败者”。
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怪不得别人,而是源于我自己的选择——比如上学的时候我理科出色,但与此同时,我也热爱文学,简而言之,做题会让我愉快,但读书会让我更愉快,于是在做题和读书之间,我果断选择了后者,当然对于数学来说,只要学通了少做点题也问题不大,但可惜的是,除了一通百通的数理学科以外,其他类似语文英语这样的科目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像我这样天天熬夜看书,把英语课当成补觉课,语文课当成光明正大看闲书课,其他课当成偷偷摸摸看闲书课,成绩能好才是见鬼。
即便如此,我仍然在高考英语荣获37分的前提下成功考上二本,其实以我这种偏科程度来说,这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但也可以说是我人生“失败”的开始,毕竟二本连985 211的边都够不到,虽然当年的学历还没有通货膨胀到现在这种地步,但这种成绩还是让很多当年看好我的老师痛心疾首,我就这么在一群老师伤仲永的感叹眼神中没心没肺的进入了大学。
从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的角度,我无疑是失败的。
而到了大学里,有追求的同学们要么加入学生会,要么认真学习争取奖学金或者考研,再不济也要谈个恋爱享受一下玫瑰色青春,而我也发掘了新的兴趣,那就是——打工。
没错,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书看了一堆,也该见识见识真实的社会,以前在中学还是束手束脚,现在到了大学还成年了,我终于能深入这个世界,读一读社会这本大书了,于是我先发传单,然后到饭店后厨打工,再去当前台,在红星美凯龙卖沙发,在万达当服装模特,车展当车模,这期间还顺便去当了个兵,又加入当地文联,和一帮真假文人天天喝酒,经常醉醺醺的去上课,头晕眼花的还要在底下偷偷看书,考试虽然没不及格,但确实常常垫底,什么评优评先肯定没我的份,考研更不可能,于是到了毕业,我就麻溜的收拾行李滚蛋了。
从成长成材的大学生的角度,我无疑也是失败的。
离开了学校,我又一次陷入了思考,现在我书看的够多,社会经历也很丰富了,但我还不了解这个世界上更重要的一些工作——比如政府工作,但想体验其他生活,读书也好,上学也好,打工也好,其实都没啥门槛,但政府工作却不是我想体验就能去体验的,但这个时候当初心血来潮去当兵的好处就体现出来,我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加上当兵的优势,让我顺利的进入了政府工作,而且一上来就是到了相当核心的岗位,每天跟着领导跑上跑下,去这去那,虽然达成了我进一步了解世界的目的,但也经常累的跟条死狗一样,还压力山大。
终于,在领导调职并且想把我带走的节点,我再次陷入了思考,我意识到继续跟随领导,我会继续这样的生活,然后可能获得一定的升职,但升职之后做的事情也跟现在的领导差不了太多,而他的生活我已经太过了解,没有更多的探索价值了,最主要的是在这样的生活里,我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更别提写东西,写的全都是一些官面八股,累的要死也没啥成就感,我随心所欲了大半辈子,又何必为了这种毫无吸引力的东西,搭上自己自由的下半生?
于是我拒绝了领导,又申请调到了其他单位,然后又有单位申请调我过去,所以虽然一直在基层,但我工作七年恨不得换八个单位,在别人看来,我这样的属于不求上进前途无亮,但对我自己来说,我仍然在稳步推进着自己了解世界的步伐。
从力求上进的基层职工的角度,我肯定还是失败的。
再之后,因为脱离了核心部门,我渐渐有时间在网上写东西了,因为写的还不错,也积攒了一些热度,但通常来说,做自媒体的人到了这一步,就开始选择自己的垂直领域深耕,找到自己的固定立场吸引受众,将他们转化为“铁粉”,最终一跃成为大v,但我又再次陷入思索,我在想我写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变成大v扬名立万或者赚钱吗?我又不缺钱,我也对虚名没太大兴趣,我写东西只是为了帮助别人答疑解惑,也是让我自己获得有益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立场先行和功利性与我的目的都天然相悖,我不可能本末倒置,于是我依然随心所欲的写着我想写的东西,无论涨粉还是掉粉,大家都是萍水相逢,来去自由。
从一呼百应的大v的角度,我仍旧是失败的。
就这样,无数的失败堆砌起了这个失败的我,谁看我都觉得可惜,觉得难以理解,但我也终于理解了,唐伯虎的那句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呐。
编辑于 2023-03-10 14:09・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烈月 - 5 个点赞 👍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高中同学29岁就成了顶尖985的副教授,而自己仍然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也许他(她)还生活得没你潇洒呢。
每个人的天分、志趣与发展路径、生活际遇不同,其工作、生活的平台与方式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成就和快乐,不必在名利权势的攀比中自寻烦恼,把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活出个性化化精彩,不时拥有某种“获得感”即是成功和幸福!
发布于 2023-03-10 15:57・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鼎尚 CULTURE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高山县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东林侍读 - 3 个点赞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又要祭出这组图了。不要去比较,这会摧毁你的幸福感。找你自己的赛道,用适合自己的配速。
每个人都有光鲜的一面,也有不堪的一面,你看到的也并不是全部。不去打扰别人的幸福,也要注意不要被别人打扰。
编辑于 2023-03-08 00:3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秩序与觉醒 - 2 个点赞 👍
顶尖985算个屁!
我大学同班同学里,29岁成为清华副教授的也有,美国top 30 副教授的也有…我29的时候,却只有一身负债。
然后呢?他们29时有我长得帅吗?切!
发布于 2023-03-08 20:0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Edinson Cavani - 2 个点赞 👍
悠游自在就行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
老爹那一代的同班同学里面混得好的胡润榜都坐了好多年了,混得糟的进去蹲号子了现在还没出来。
这一辈,同期里面已经有7个人上过水滴筹了,甚至还真的死了两个,一个熬夜过劳死,一个摔死,虽然都是咎由自取但毕竟是G了(阿莫配酒大概率还吸了什么东西/上高架不系安全绳)。比上,有个别的老哥就算躺平10辈子也有花不完的钱。
比这个没有意义,关心这种事情不如多烤串打打牙祭。总有人混得比你糟糕,甚至死得早,也总有人你根本追不上。
同学只是意味着你们在X一段时间内在X个地方一起读过一阵子书。其他的一切照旧。
而且学术圈用到的权柄和手段不会比任何地方更少,学阀不是叫着玩的。
所以不如吃茶去
发布于 2023-03-09 07:42・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LAWRENCE - 1 个点赞 👍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难道你不应该庆幸自己还有个985副教授的同学吗?
难道你希望你同学都是烂赌鬼蹲监狱扫大街的?
你同学都是烂赌鬼蹲监狱扫大街的,对你来说只有心理上的优势,没有任何实际利益上的优势,相反还有劣势(谁知道会不会哪天拉你去赌管你借钱)
你同学都是985教授,都是省长市长,你心理上没优势,但你能获得实际的好处啊
反正我恨不得我亲戚朋友同学都是省长,老总,院士呢
发布于 2023-03-07 10:45・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Rhaego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陈同学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只柚子 - 0 个点赞 👍
人各有命,还是看自己有没有那块料,没有的话,早就不起任何波澜啦,师兄弟们硕导博导当起,咱IC/IT/电子/通信的工程师当起,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本科毕业十周年聚会,去当年学院的楼里走一圈,走到当年做毕设的实验室前,因为周末,大门紧闭。突然想起带着自己做实验的师兄,当年可是指导老师的得意门生,对科研充满了热爱,一心从事科研。博二还是博士毕业后就去了日本留学,后来就不知道近况了。
名字X度一搜,第一栏就看到了,几年前就学成归国回到母校,直接聘为副教授加硕导,现在约35岁已经是博导啦,说不定平时师兄仍然呆在门前的实验室里呢。当时就感觉:哇,师兄真厉害,本来已经认为很厉害了,没想到这么厉害!
----------------------------------------------------------------------------------
读研究生在另外所学校,导师下面有大师兄一枚,导师的头号弟子,本硕四年就提前毕业了,平时就表现出对科研的惊人天赋。博士毕业答辩上,看大师兄侃侃而谈,最后PPT列出了过去几年的科研成果,国内国外各种期刊,快50篇论文了,叹为观止。然后师兄去新加坡做博后去了,几年后归来,成为导师的得力同事,估计早就博导加身了。
而我这样的学渣,拿了个硕士学位就早早投入工业界,成为不起眼的工程师一枚。学术,与咱不搭边滴~~只是有时自我调侃,不少人看咱这气质,颇有学者、教授之风来着。
发布于 2023-03-10 11:4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Evan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