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看看能不能当次预言家。
很多人仅仅看到了这个动作的表面是宁德主动和下游绑定并形成锂矿的空头敞口,另一方面给锂矿企业喊话,打压上游锂矿的价格。
但我觉得这远不是宁德的目的。一句话总结我的揣测,宁德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借此机会夺过议价权,和上游签订锁价长单,扭转锂矿空头的头寸,甚至反手做多上游,并以此来挤压其他二线厂商,让他们退出竞争。
我来试着分析一下。首先,从去年开始,宁德国内的市场份额是被蜂巢、中航等二线蚕食的,而且二线厂商的资本支出和产量排布的扩张完全无惧宁德的扩张速度。可以说,再和他们和平发展两年,宁德可能将大幅度丧失从SK LG手上抢来的行业话语权,沦为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游的打工仔之一。
在二线电池厂中,我特意点名一个,兰钧。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这家的来头,虽然还没有上市且仅仅创立没几年,兰钧背后站着一个宁子实力深厚的势力——青山集团。青山总所周知是镍的霸主,此外,在海外的锂矿端也下了重注,也就是说兰钧在上游供应和扩张资金方面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二线电池厂。他们目前追赶的很快,一方面是融资还比较顺畅,另一方面,他们的天然空头敞口还没有被剥削过。
再回到宁德,目前它还是没有锂矿资源端的实际产出的,江西的云母估计今年有矿出来(以宁子的手段今年应该能搞定),四川的是个探矿权还比较遥远。那他现在和一众二线厂商贴身肉搏,除了技术上的一点优势外,没有任何护城河可言,甚至由于市场占有率过高,形成了巨大的天然锂矿空头敞口。
宁子这一20W锚点,势必将让利给下游车企,一起降价更多替代油车,形成需求的增量。那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宁德仍然会维持锂矿的空头敞口吗? 这显然不是明智的举动。但如果这时候宁德率先找到锂矿企业,并拿下锁价长单,把空头敞口关掉,甚至多签一些量,转手做多,变成锂矿多头敞口,这下子就有趣了。没有锁价长单的二线电池厂的天然空头敞口立马就可能暴露出风险,锂价涨飞天,电池厂死翘翘。宁德重新夺回话语权。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锂矿在未来几年供需紧平衡的基础之上。这可能是宁德孤注一掷的一招险棋,但也是接下来一系列商战的博弈开始。但不管怎么样,个人认为锂矿企业的战略价值需要重新得到重视,而不是在这个时候继续看空。二线电池厂反而陷入危险的处境,他们需要主动应变,来谋求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