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干不动,干了也很难甜。
咱这的经济增长核心,就是居民负债的增长。
单纯这句话是没有褒贬之分的。如果社保完善、金融市场讲规矩且产品丰富、大环境向上,你领了工资也会拿一大块去买组合买房炒股。
但咱这不是嘛。
在没有健全交易制度保障的大环境下,我国居民杠杆率一路飞升,从00年的10%出头飙到去年的62%。

这增加的50%居民杠杆率,就是这二十年的繁荣底力。
因为政府的负债可以趴在账上慢慢烂掉,企业的负债可以违约破产清掉,但居民负债,多数人还是会老老实实还。
咱这家庭负债的75%还是房贷,更优质,更不敢不还。
于是居民背上负债,把真金白银转给政府和企业;政府和企业拿着这笔优质稳健的现金流再去加杠杆,套现出高速增长。
黄老爷四大家族百姓.jpg
“好好干”,翻译翻译就是,“赶紧继续去负债”。
买房买车消费结婚生娃,本质都是负债。你负了,政府和企业才能套出你的稳健现金流,然后再把他们的垃圾资产打包进去,包装出有人买单的东西。
搞个动漫产业园,烂尾了?不要紧,周围搞房地产,诓你进来买房,再包装个芯片产业园。
其他投资人可能不相信政府的芯片产业投资真不真,但总会相信你的房贷会老实还。你的优质债务消弭了投资风险,于是垃圾资产可以再杠杆再变现。
但现在你是真干(借)不动。
表面上看,咱这的居民杠杆率不算特别高,也就稍稍高于欧元区水平:

但如果换个角度,刨去小国,看政府负债率:
加71%、日262%、法113%、美123%、英99%。
而咱的政府负债率是46%,荷兰水平。
在人口众多、不是资源型国家的前提下,咱凭借着相当低的政府负债率,拱出了欧元区水平的居民杠杆率。
说白了,就是把大量社保类开支压回居民身上,让居民自己负债解决。
所以我个人认为:
尽管在数据上看,我国居民杠杆率似乎还有增长空间。但实际里,刨去居民为失业养老医疗生育的自留地,62%可能已经快到死线。
我感觉极限就在70%上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拉到这个位置,应该就全炸了。
因为杠杆到极限后,没有买家,资产价格会掉头往下砸;
而我国城镇家庭70%的资产是房产;
高杠杆下的抵押物贬值就是全盘爆仓。
所以干不动。这不是一个情绪问题,这是个现实问题。
你摁着人脑袋去硬干,硬逼他们负债,结果就是烟花更绚烂。
这过去的二十年,因为本质是高负债驱动的增长,所以资产性收益一直远高于劳动性收益。
干是没有用的。十年二十年前敢负债买房,用负债扩张资产,才是最大的收益。
是有不少互联网新贵。但你们其实也是用加班的负债换取了期权的金融资产。如果只比工资,你们多数人还真比不过当年家里拼命买房的差生同学。
劳动信仰已经瓦解,“好好干”只等于“日子还凑合”,这是大众的真实心理认知。
在居民杠杆率已经逼到头的时候,站出来喊“好好干”,这是拿鞭子抽死驴。
其实加俩字,就能翻盘:
《政府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
杠杆率你政府最低,劳动法落不落地你嗦了蒜,市场准入权和最大产业投资握你手里。
我相信,如果人日从这个角度写一篇雄文,从土地财政转型、劳动保障、社保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税改革等角度,聊政府的杠杆责任和花钱效率。
那评论区一定是另一番气象。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