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提问者可能有一个误区,觉得经济问题对全社会打击是无差别的,所以经济不好就会全民怨声载道,其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个经济形势,都有受益者,只是受益者占比多少而已。同样即使鲜花着锦,仍然有输家。
我曾经在2008年2月登陆纽约工作,直接迎面撞上金融危机,在那个2年之间破产了20家世界500强的日子里,虽然每天股市和新闻血雨腥风,我的朋友圈基本上还是风平浪静。不是我们牛逼,而是小人物们只要有个避风港有份收入就能混过去。老实说不宏大叙事引用资料的话,我甚至都不觉得自己经历过那场金融危机(尽管那时我工作的基金确实倒闭了)。
同样的情况在今天国内也一样,通缩、消费降级、降房价对于一部分体制内和收入稳定工作的人,是好消息而非坏消息。我也经常和很多有比较稳定经济状况的国内朋友和咨询者说:当前最好的投资就是在能保证未来经济下限的情况下,大胆消费,这对于当前有一定额外财力的人们来说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所以很多岁静人过得很舒服甚至更舒服并不奇怪。
举个例子,宏大叙事的意见领袖群体里典型来源之一是高校的中年教授或者体制内的中年,他们确实没有题目中那些996房贷以及35岁的压力。不管他们的宏大叙事是建制还是反建制,更多是一种思维认知,而不是经济状况产生的动机。
其实类似的话也可以一样反过来,那些特别反对宏大叙事的人,也并不代表他们就活的不好。
宏大叙事本身没有什么错,我个人眼里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参与者究竟是在拿个例当作攻击对方的武器还是真的在讨论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或者至少是一个足够大群体的问题。
编辑于 2024-12-25 08:40・IP 属地美国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