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对周喆直这个角色的塑造是灾难性的。
按照编剧原本的打算,应该是想整出来一个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泰山一样的老领导形象。
不是不行啊,这一类角色拍好了也很有魅力,但电影实际拍出来的效果……
举个例子吧,电影最后为了炸月球,需要向全世界征集核弹。核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各国代表虽说是不情愿,但为了拯救地球也还是都给了。
但是核弹的启动程序,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最高机密。这么多国家,而且年代、型号都不一样,那么多的繁琐程序,一时半会就解不开,所以工作就僵住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老领导出来,对着对面那干活的秃头老哥,说了这么一句话:

你tmd搁这儿蛐蛐谁呢?
你要核弹炸地球,人家也没说啥直接就把核弹都拿出来了。核弹这东西搁哪个国家都是最高机密,启动程序肯定很复杂。
你跟人要核弹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这一点吗?
那帮程序员老哥,为了处理程序忙的脑袋都秃了(可能原本就是秃的),累死累活,最后干不完也不能怪人家,你tmd就来这么一句?

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个角色拍成这样?
你自己提的计划,任务有多艰巨你自己心里没数吗?人家累死累活给你干半天活,结果最后就得了个这?像不像那种只会给下属甩脸子的混蛋领导?

你能想象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结果被一场大雨浇了个透心凉之后,转头对那些跟着他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来上一句:“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想到养你们这么久,还是没敌得过这一场雨啊!”
这是诸葛亮干的事吗?
人家一句话都不会说,我是领导,计划是我定的,出了问题那就是我的责任。泰山一样的人,不会把压力推到部下身上。
冲着下属耀武扬威,很威风吗?

这是这个“诸葛亮”才能干得出来的事……

类似的操作还有。
电影最后,白展堂他们拿核弹把月球炸了,月球碎片砸过来。结果地球这边还没准备好点火。
派到各地处理服务器的小队都完成任务了,就北京这边掉了链子……

如果北京这边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提前点火的结果就是地壳受力不均,地球直接解体。

然后我们这位老领导跑到指挥官面前来了这么一句:

不是我说老爷子,你觉得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合适吗?之所以大家伙这么多人着急忙慌的,不就是因为你们的人掉了链子吗?
我想不明白为啥编剧非要这么拍,就这个李雪健饰演的老头,给我的感觉就非常像那种只会对着自己人吹胡子瞪眼的体制内老干部……
编剧是觉得这种形象很光彩吗?
可能是为了塑造老头的光辉形象,编剧给他安排了一个唱反调的反派角色。
问题在于,这演“反派”的哥们是个技术人员,你让老头跟一个谈操作可行性的技术人员唱对台戏,你到底是夸他呢,还是损他呢?

东方式的领袖,应当是那种稳如泰山,指挥若定,单单是站在那里,都让人不自觉地去信任的山一样的形象。
完全可以在众人一片混乱的时候让老头出来,用镇定感染在场的所有人。
把台词换成: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希望。
然后大家伙看着倒计时一分一秒地走,归零的最后一刻,图恒宇那边操作完成,进度条走到100%,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欢呼,然后老头来一句“点火!”
既能表现出同伴之间的相互信任,又能把老领导这种稳如泰山的气质演出来。
这不比你专冲自己人“窝里横”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