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1个

真正无三观无下限的地狱笑话是怎样的?

芙卡洛斯
162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针对前排两回答的争论,再发一次吴芝圃生平简介。

吴芝圃

1906年3月16日,吴芝圃生于赵村农民家。

1924年入读开封省立第二中学高中,因组织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

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领导了豫东农民武装起义。任中共杞县县委书记,开封市委委员兼组织部长,考城县委书记,郾城县工委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中共豫西特委书记,河南省委组织部长,中共豫东特委书记,豫东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中共豫皖苏区委书记,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淮北路西地委书记。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豫皖苏军区政治委员、区党委书记,华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开封市委书记,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主任兼开封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主席,河南省省长,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河南省委内部出现以建设速度的争论,在激进的吴芝圃和保守的潘复生之间,邓小平同志出面支持吴芝圃,潘复生受到批判。毛主席称,潘复生是“好人犯错误”,应当团结。会后,吴被提拔,任第一书记,潘被免职。

58-60年间,吴芝圃负责河南省总事宜。

1958年秋,在河南省召开的地、县两级秋粮征购大会上,吴芝圃又遭到河南省兰考县县长张钦礼的批判,张钦礼认为吴芝圃带头搞浮夸。张钦礼随即被判为“右倾机会主义”,会后,张钦礼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查看一年,送兰考县老君营农村接受群众监督劳动改造。

1960年12月上旬,张钦礼到北京上访,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河南省情况。

1960年12月,毛主席在看完河南信阳地委《关于整风运动和生产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后,称“信阳事件是阶级敌人的猖狂报复,是挂着共产党招牌的国民党进行阶级报复,实行阶级复辟,是敌人篡夺了领导权。”1961年7月,中央派遣刘建勋任河南省第一书记,主持河南纠偏和救灾工作,吴芝圃改任第二书记;1961年冬,刘建勋为张钦礼平反;1962年,刘建勋为潘复生平反,并免去了吴芝圃在河南的职务。

在十年浩劫中,吴芝圃受到错误批判,遭群众揪斗。1966年8月,郑州大学校园内出现《千刀万剐吴芝圃》的大字报,作者是光山县一位青年学生,大字报污蔑称,“屠杀河南人民的刽子手吴芝圃,制造了‘信阳事件’及信阳事件中最严重的‘光山事件’”。

1966年9月4日,“郑大联委”成立了“专揪吴芝圃战斗队”,在历史系二年级学生任延庆的带领下,十余人专程去广州揪原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9月5日,“联委”在郑州市体育场组织召开了全省首次“省会各界革命群众炮打省委司令部黑线煽风点火”大会,大会发言称河南省委1959年前后“左倾蛮干”,造成“信阳事件”的罪行。后来,吴芝圃多次被开会批斗。

1967年1月,“郑大联委”串联省会各大专院校造反派再次组织了“专揪吴芝圃联络站”。一方面深入信阳等地调查材料,另一方面又派人赴广州揪吴芝圃。郑大联委坚持清算以吴芝圃为首的原河南省委左倾蛮干、大刮五风罪行的大方向,得到被煽动群众的支持,由少数派成了多数派,保守派“战斗师”已基本瓦解。

吴芝圃最后于1967年10月病逝在广州的医院里,时年61岁。在医院期间,周总理多方设法医治吴芝圃的疾病,但最终不治。

十年浩劫结束后,吴芝圃终于得到平反昭雪。1979年1月24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吴芝圃主持追悼会。会上,吴芝圃的悼词为:“吴芝圃同志生前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残酷迫害,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折磨,致使他身患重病。……在今天的平反昭雪大会上我们郑重宣布:对于强加给吴芝圃同志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应予全部推倒,彻底为吴芝圃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与吴芝圃路线对立的潘复生和张钦礼,以及给潘复生和张钦礼平反的刘建勋,都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错误,造成了冤假错案,潘复生被免职,张钦礼被开除党籍,判处13年有期徒刑,刘建勋被调离河南。

发布于 2023-07-04 15:33・IP 属地四川
东方既白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