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话可能涉及少量英式幽默。
或者会引起做题家群体的不适。
源于我与某位《候鸟》粉丝的对话。
“《候鸟》真是神作啊,中国gal就应该做高考题材!这个才是中国人的共鸣!”
“emmmm,那中专生怎么办?”
“哈哈哈哈,他们能怎么办。没有青春呗。”
“不不不不,不能这样说,过分了。”
“那他们能怎么样。”
“他们可以给你做一个galgame然后告诉你中国gal就应该做高考题材!这个才是中国人的共鸣!”
当一个文化产品会让受众抱着我是对的,然后去系统性无视或者歧视其他群体的话。
必须考虑这种作品内藏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得有些畸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