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8年前,我朋友结婚,我去给她当伴娘。
接亲的时候都还很正常,到了男方那边开始拜堂,我跟其他的伴娘以为敬茶、改口之后就可以扶着新娘回房间休息了,毕竟盛暑天的大太阳那叫一个晒啊。
谁知这时候司仪突然拿了一个特别长特别长的名单出来,他每叫一个名字,就有一个亲戚上来,等我朋友磕头,然后再递给她一个薄薄的红包。
就这样,我朋友在大太阳底下磕了两个小时的头,脸上的精致妆容被汗水冲的乌七八糟,美美的盘发松散不堪摇摇欲坠。这本应是新娘人生中最美丽的一天,最终却如此狼狈。
伴娘们全都是敢怒不敢言,旁边有个男方的亲戚嬉笑着说:俺们这娶媳妇都这样,就这风俗,越是外地的越是要磕头哩!
有个伴娘回:那怪不得你们这地方一直这么穷!
另一个伴娘紧接着回:越是穷乡僻壤,就越是瞎讲究!
什么狗屁风俗,明明就是在给新人下马威。
临近中午,司仪才口干舌燥的念完最后一个名字,而那会我朋友都快中暑了,走路都走不稳当。
直到很久之后,我朋友偶然说到,她从来不敢回想她的婚礼,那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
几年后,我跟我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开始筹备婚礼。
我朋友的婚礼对我造成的冲击很大,所以我对于婚礼的流程格外在意。
在我和司仪沟通迎亲、敬茶、改口等等一系列流程的时候,把我认为不舒服的点全都剔除或修改,比如给双方父母磕头改成鞠躬、取消新娘叫门,取消吃生饺子,等等等等。
司仪看向我老公,征求他的意见,我老公一边吃着店里的糖果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都听我媳妇的,结婚她开心最重要!
到了婚礼当天,一起都在顺利进行着,直到迎亲结束后我和伴娘们进了房间。当时按流程,我们可以歇一歇吃点东西,然后准备中午去酒店举行仪式。
我们刚坐下,有个亲戚突然进了我们的房间,对我婆婆说:你家迎亲怎么这么简单?门也不叫头也不磕的?像啥话?
我婆婆小声说:**(我老公)嫌麻烦,不愿意。
不知名的亲戚:可不能啥都让小孩子做主,惯得他们!
这话明显是说给我听的,我跟伴娘们的好心情被破坏了一半,啧,怎么忘了还有奇葩亲戚这一茬了?
然后这位亲戚扭身就气势汹汹的出去了,几分钟后又气势汹汹的端进来一碗饺子,面色不豫的对我说:你吃口尝尝,看生不生!
我看着那几个明显没煮熟的速冻饺子皱起了眉头,心想,这咬一口肯定得拉肚子啊。
我婆婆跟在这亲戚身后也不吱声,伴娘们见她来者不善,纷纷劝解:新娘一会儿还要举行婚礼呢,不能吃东西,怕脱妆了,再说万一吃坏肚子多不好啊,现在摄像机也不在这,这个拍不到的。
谁知道这亲戚听完更来劲儿了:你就说生不生吧!
我脾气也上来了,把手里的团扇一扔:这饺子不熟怎么吃!那么想生你自己多生几个!
虽然出了这么个小插曲,我的婚礼依然很完美。
结婚本质上是庆祝新婚夫妇的结合,结果却慢慢的变了味道,有多少人是打着风俗规矩的幌子去欺负新娘的呢?
要是新郎希望用新娘的忍气吞声和委屈忍让来维系他婚礼的表面风光,这种人也不值得共度一生。
自己的婚礼还是要靠自己,不论是风俗也好,规矩也好,只要令你感到不适,就应该及时说不。
不要像我朋友一样,即使时隔多年,回忆起自己的婚礼,就好像一场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