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推荐卡洛•罗韦利物理科普系列(共四本)。这一系列书烫金精致、小开本精装优雅、设计唯美。因为定位在科普,所以对于这些专业的知识并不会特别深入的讲解,整体来说通俗易懂,但是读起来很有趣,卡洛•罗韦利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物理学知识,能够让非物理专业的初步了解前沿科技。(恕我直言,最后一本书中文名起的相当不行,看起来很掉价,配不上书的内容)
作者简介
卡洛•罗韦利,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罗韦利以其简洁诗意又充满热情的科普讲述惊艳世界,被誉为“让物理变性感的男人”、“下一个史蒂芬霍金”。《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本100多页的小书在意大利出版后创造了惊人的销售成绩,被译为40多种语言,引爆全球科普阅读热潮。


《七堂极简物理课》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世界,也带我们轻盈的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书中第一课写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个“最美的理论”。
书中第二课讲量子力学,其中潜藏着现代物理学最令人困惑的部分。
书中第三课探究宇宙:我们所栖居的宇宙的构造。
书中第四课讲宇宙中的基本粒子。
书中第五课探讨量子引力:旨在综合20世纪物理学重大发现的一些尝试。
书中第六课讲概率和黑洞的热。
书中最后一课则回到人类自身,提出面对物理学为我们展示的这个奇异世界,我们应当如何反思自己的存在。

《时间的秩序》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内?卡洛•罗韦利用诗意的文字,邀请我们思考这一亘古难题——时间的本质。
在我们的直觉里,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的,从过去流向未来,可以用钟表度量。可罗韦利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奇怪的宇宙,在这里,时间的特质——坍塌,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时间消失了。他告诉我们,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视角……
这本书是物理学与哲学的完美融合,在习以为常之处探索世界的惊人真相,用诗意语言、前沿物理学理论探索时间的本质,颠覆我们的常识与直觉。
直言不讳的说,除了少数搞尖端物理的学者,其余的所有人对于时间的概念都是错误的。
这一本相较于上一本《七堂极简物理课》,难度往上有所提升。本书中部论证的部分普通人看会稍显深奥晦涩。
但是本书的尾部笔锋斗转,从冷冰冰的物理论证转到了温情脉脉的哲思,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深思,对生命、对世界、对爱,如诗歌般流畅与深邃。
有位知友评价此书“读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迪,不是时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物理界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是我明白时间肯定不是什么——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那么,生命就有更多的可能,世界有更多的面目,即便是面对死亡与陨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也许一种湮灭却是另一种开始,生命永不停歇、缘起缘灭后,又是另一番缘分。”


《现实不似你所见》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的本质是什么?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力学……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本书中,一二部分主要描述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写的比较简略,但关键之处很通晓明白,作者很善于比喻和抓住关键点。三四部分重点介绍了作者主张的“圈论”,也就是一种和“弦论”不同的量子物理猜想,用这种猜想来解释黑洞、宇宙起源、是否存在无穷小等,都有了惊异的新解。最后一小节讲了信息和热量,非常震撼。
有书友这样评价道:“不知道科学专业的读者会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像一个满身杂草的动物,被一根根剔除杂质,光裸裸地、一步步地被洗净到认知的极限。后半部分(到引力场之后),因为理论知识的缺乏,我已经不太理解细节。但整本书严密的极有说服力的论说,让我隔了多年后像一个少年一样重新咂摸起时间、空间、信息、生命的本质、真理、未知、科学精神……酣畅淋漓。”

《极简科学起源课》

科学是人类至为美好的冒险,它时刻准备颠覆我们的某些确定认知。卡洛•罗韦利带我们回溯科学冒险的源头——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见证科学思想从萌芽到生长,一路讲述到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用诗意优美的语言引领我们重走这趟长达26世纪的伟大旅程。
这本书写的比他其他作品更加简略,比较适合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有一定了解,又同时好奇罗韦利个人观点的人来读,因为里面提到的一些人和他们的观点介绍的都很简短,甚至缺乏介绍。但如果有一些了解,就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路“温故知新”了。
本书的中文翻译有点问题,其本质是以阿那克西曼德为引子,阐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价值的科普读物。虽然时过境迁,科学哲学或科学思想已经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那么火热,但实际上很多东西今天读来依旧犀利,比如这句“科学知识的关键在于,不要被我们确信的一切和我们的固有认知禁锢,要时刻准备通过观察、讨论、提出新观点和新批评去不断改变它们,这种能力才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钥匙。科学思想的本质就是批判、反抗,就是排斥一切先验主义、一切盲目崇拜、一切永恒的真理。”
有书友评价:“比起科学本身的起源,这本书更关注科学思想的起源。看到了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完全不同的科学想法,科学并不至上,认识局限性和不断质疑才是科学的本质。一直觉得很神奇,为什么古希腊可以在公元前就出现那样普遍的公民意识。”

这几本书适合在一个安静的下午,手边放一杯茶,或是一杯咖啡,静静的阅读、思考,随着卡洛•罗韦利诗意的语言走进科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