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个回答0条评论
分享
我很疑惑,刘邦这中再三推辞的举动,到底是谦虚还是虚伪?
匿名用户
排序方式:被封时间
时间排序由新到旧
- 7 个点赞 👍
珍爱生命,少看盗版。
1、刘邦放弃亭长职位逃亡时,斩白蛇。
2、刘邦当亭长时,相士给惠帝和鲁元相面。
反正都是胡扯,就按题主的推导来
刘邦想做皇上,沛县众推举他当沛县县令而不是大沛国皇帝,刘邦推让明显是不高兴,勉强应下,也是非常不开心。
诸侯们推举刘邦当皇帝,刘邦推让明显也是不高兴,玛德N年前你们就该推举老子当皇上了,现在才来,也是不高兴加置气。
总结,刘邦就是生气,原因就是由于某些脑子有坑的蠢货天天净干些蠢事
发布于 2023-02-15 11:4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秋名山天降伟人 - 0 个点赞 👍
这里对比起项羽分封的案例,当时天下诸侯联军众多,项羽只有5万是自己人,所以项羽需要一个统治成本最低,拿到最高利益的分赃办法。所以就有了项羽代熊心分封的事件。
而刘邦称帝的事件,请注意以下事项
1,登基地点。
山东定陶,这是齐王韩信的地盘,我们往回看,项羽死后,刘邦葬于谷城,发生了什么?驰入军营夺了韩信兵权且徒封楚王,封彭越为梁王,另外还有原来的燕王,长沙王,赵王,淮南王,韩王等7王,此时只是5王上书,三辞三让是讨价还价的时间,最终有些诸侯王选择妥协,暂时称臣于刘邦,比如燕王就在刘邦称帝5个月之后就反了,但这个时候诸侯已经分散各地很难迅速形成合力,被各个击破。
2,刘邦称帝时候的实力于此时天下的势力不同于项羽分封时候,此时刘邦已经掌握大半天下。
领土夹攻于赵,梁,楚,包围韩,有稳定后方,所以天下形势变了,但是7王合力仍然能对刘邦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所以三辞三让也是为了确认各个诸侯的心意是否确认。
所以刘邦最终在三辞三让后,登基于山东定陶,定国号为汉,定都洛阳。
编辑于 2023-02-12 05: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齿轮与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