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书后发现了一个非常反直觉的事情。写得越快,反而质量越高。
我的码字速度在网文作者里算慢的,4000字经常要写3个小时左右。
但偶尔2个小时能写完,而两个小时写完的那天,往往读者反响都不错,是不是很离谱?
一开始我也觉得离谱,但后来我意识到了为什么。
影响我写作的并不是打字速度,而是构思速度,写的快的那天,往往灵感不错,早早进入心流状态,剧情如流水一般从我指尖迫不及待地流淌出来,老婆会说我一边码字一边在傻笑,整个人完全沉浸进去了。
反之,写得慢的时候,不是因为我码字慢,而是剧情构思得不够好,写一段不知道下一段如何过度,或者总感觉氛围还差点意思,返回去多改几遍……
很显然,是写得快的那天,质量更高了。
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快,我至今无法理解那些一个小时上万字的触手怪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就我自己而言,思维速度完全不能适应那种打字速度。
在写网文的时候,个人感觉思维是动态的,往往是这个场景叙述完。下一个场景自然而然的流出来了,对我来说,1500字—2000字/小时的速度写书的体验最好,手上太快了,思维跟不上,手上太慢了,会让脑子构建的剧情卡壳,没有办法流畅地持续构思。所以码字并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而是你的码字速度要跟大脑构建剧情的速度相适应。
发布于 2023-01-11 00:52・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