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富对一部分人来说是“迷信”。
富人二代,特权阶级,出生就有强大的财力和资源,站在资源分配的顶端,
他们不需要有啥理想,因为可以一路绿灯,可以花钱使唤人,
一些人媚富媚权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迷信”,
觉得变相地靠近富人就会出现自己也能分享资源的幻觉,
我身边媚富的人也有一种心态,就是努力无用论,觉得媚富就能唾手可得很多从天而降的礼物,以此安慰自己沉迷奶头乐的现状,
我觉得这种现象仔细品味还挺有意思的,
那就是太过于媚富的,通常是一类人,
自己不想努力眼高手低,还看不起勤勤恳恳赚干净钱的人,
夜郎自大看不起人,讥讽词还挺多:“厂妹”“进厂打螺丝”“农民工”,
看到有钱有势的就是:“少爷”“小姐”“爸爸”….
万柳书院的少爷,起初在不露脸的情况下,因为定位在万柳书院,北京高端小区,八九千万一套,露出了钱味,就被人闻着味追过来疯狂追捧,
还脑补他的千种万种好,
我只能说大伙把资本的原始积累也想得太清澈了吧,
自称老奴俯首称臣,对方会对你感恩戴德还是怎样,
只会觉得自己获得流量的这步棋走得挺对,
以后有钱人动动手指不仅能赚外快,还能享受顶礼膜拜,就跟向太随便直播就能割一个亿一样,
特权阶级会觉得穷人这样舔他们很正常,所以行使特权的时候动了普通人的利益也会眼都不眨一下,
之前小镇做题家事件,不也有一种声音,是觉得网友在小题大作吗。
媚富是一种幻觉,你怎么毫无保留地媚,自降身价为奴为婢,对方的成就不会变成你的,对方的身家分文不会进你的口袋。
这种风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变成这样的,也不是只有一个领域这样,
之前有专家提倡百姓见了官员要行跪拜礼,
影视文化里的主角越来越少出现底层穷人的身影,成了高官贵胄,武侠片里以前还会骂几句鹰犬走狗,现在是不是都没有了,
去大城市打拼的都市剧主角,住在租金得有八九千才能拿下的房子里,编剧是不是也对贫穷没有了想象,
阶级固化的问题下,很多东西已经自上而下地在逐渐渗透,
我还是觉得,媚富人群的努力无用论仅仅适用于麻醉自己,
努力对于跨阶层来说,可能真的望尘莫及,跨越阶层需要至少三代人的努力,
但是努力是有回响的,
对于东亚底层人来说,改变现状通过考试学习,比媚富来得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