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海刚峰,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刚”。
太岳张居正,其实也远比你想象的“正”。
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两位不但惺惺相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同一类人。
这你敢信?
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个清贫,一个奢侈,一个郁郁不得志,一个权倾朝野。
与大家的固有印象不同,海瑞与张居正相比并不能算“愣头青”,实际上他比张居正大将近一轮,进入官场也要早不少。
别看海瑞不得志,但却历经四朝,比张居正为官时间还要长。
海瑞死后被追封太子太保,而张居正死后却被抄家。
海瑞是真清廉,清廉到近乎“怪癖”的程度。
相比之下,张居正生前虽然奢侈,但死后被抄家。
当时刚抄完大太监冯保的家,大家都以为张居正怎么也要比冯保这条鱼要大吧?
结果抄出来就傻眼了,家财还不到冯保的零头。
当时所有人都不信,甚至为了“追赃”逼死了张居正的儿子,最后发现,原来真的就只有这么多……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只是看上去那么“黑白分明”,就拿这两位来说,不论是清正廉明的海瑞,还是“穷奢极欲”的张居正,他们骨子里其实都是一种人。
这么两个从出生到死,没有一点相似之处的人,怎么能说他们是同一种人呢?
如果是同一种人,那又是哪一种人呢?
这种人就叫做理想主义者。
他们的理想甚至都是相同的,都是为国为民。
那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天壤之别呢?
因为道路。
海瑞选择直接追求理想,正面硬刚,管你们他娘的说什么,老子就是要为理想而奋斗,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张居正选择了什么呢?他选择了迂回,为了达到心中的理想,我可以不择手段,在那个理想面前,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包括自己的名声。
海瑞的路看似荆棘丛生,但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这是一条笔直的大路,他可以在路上肆意狂奔,即便破衣烂衫,但内心充满了光明。
张居正的路看似一片坦途,但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这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山路,他必须小心翼翼的走出每一步,一失足便会跌落万丈深渊。
张居正是懂海瑞的,他甚至会羡慕海瑞,即便清贫,但他背负的只有理想,轻装上阵,一往无前。
海瑞也是懂张居正的,他评价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张居正的使命使他背负了太多理想之外的东西,权力、责任、利益,当然随之而来的是骂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有可能是遗臭万年。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两位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各自方式。
海瑞成了清廉的代名词,几百年后仍然被人传颂,他创造的是不朽的精神财富。
张居正的改革,其影响绝不仅是万历中兴那么简单。
他开启的是一轮影响至今的制度革新,这个级别的改革,成功者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
他们在各自的方向上做到了极致。
如果黄泉相见,大概会相视一笑吧。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